涌流商业

媒体人,公众号“涌流商业”作者,关注消费及互联网产业。

IP属地:北京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11-04 21:50

      每家店近600万,星巴克中国业务卖了好价钱

      精挑细选了一年多之后,星巴克中国业务花落博裕资本。双方已达成协议,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运营在华零售业务。 总部位于香港的博裕资本成立于 2010 年,最初因科技行业投资而声名鹊起,近年增加了对消费品产业的投资,比如蜜雪冰城,并持有高端百货公司运营商SKP 45%的股份。 本次交易,博裕资本将持有至多60%股份,星巴克保留另外的40%,并继续拥有星巴克品牌和知识产权,将其授权给新公司;博裕将以约40亿美元收购股份。 以博裕出资推算,星巴克中国业务总价值为66.66亿美元,而星巴克中国门店数为8,011家,每一家咖啡店约合83.2万美元(592万元)。 截至2025财年末(2025年9月28日),星巴克美国和中国的门店占全球门店总数的61%,其中美国门店6,864家,中国门店8,011家。 星巴克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在2021年达到37亿美元峰值,2024年下降到约30亿美元,2025年小幅回升至31.05亿美元。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2019年的34%下降至2024年的14%。 11月3日,星巴克还给出了另外一种计算方式,预计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超过130亿美元,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出售合资公司控股权所得款项、星巴克保留的合资公司股份价值,以及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内,星巴克可获得的持续授权收益的净现值。 如果以130亿美元估算,则约合每家咖啡店价值高达162万美元(1155万元)。 竞争对手瑞幸的最新市值为112.3亿美元,较星巴克中国的130亿美元低约14%。数量上,瑞幸更为庞大,全球门店总数已达到2.62万家(截至第二季度末),其中国内市场2.61万家(含16,903家自营门店、9,214家合作门店)。 以市值估算,每一家瑞幸咖啡店约合42.8万美元(305万元)。即便考虑到瑞幸体系中35%的门店为加盟店,与星巴克单店价值83.2万美元仍有不小差距。
      159评论
      举报
      每家店近600万,星巴克中国业务卖了好价钱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11-02 23:55

      被巴菲特反对的卡夫亨氏分拆,进行到这一步了

      巴菲特的不认可,没有影响卡夫亨氏公司分拆的决心和进展。 12月29日,第三季度业绩会上,公司首席执行官卡洛斯·艾布拉姆斯-里维拉(Carlos Abrams-Rivera) 等管理层更新了进展。他说:“明年对我们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将为分拆做准备。我们致力于长期投资,并正在采取切实行动,确保两家公司在分拆后都能取得成功。” 第一笔剥离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主角是意大利的婴幼儿及特色食品业务。 两个月前(9月2日),这家食品巨头宣布将拆分为两家上市公司,一家专注于北美食品杂货业务,一家专注于全球的酱料调味品业务。拆分目的是让公司在多年销售低迷后重拾增长,这一过程预计需要3亿美元成本费用。 消息公布后,沃伦·巴菲特对媒体表达了不认可态度。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卡夫亨氏的最大股东,持股27.5%。此次拆分决定由董事会做出,巴菲特作为股东因无法投票感到不满。 伯克希尔·哈撒韦和3G资本在2013年以280亿美元的价格将亨氏私有化,2015年以630亿美元收购了卡夫。卡夫亨氏组建后,在全球拥有4.6万名员工。 2025年9月宣布分拆消息时,卡夫亨氏的市值仅约为308亿美元;近期进一步下滑至292亿美元。 巴菲特当时表示:“合并当然不是一个绝妙的主意,但我认为拆分也无法解决问题。”“它不会创造价值,而且涉及大量费用,你知道的,它对番茄酱的味道没有任何作用。” 2019年时,巴菲特就曾表达后悔,“我在购买卡夫时犯了一个错误,支付太多了。”当时股价跌至合并时价格的一半。 2025年8月初,伯克希尔·哈撒韦对其持有的卡夫亨氏股份进行了37.6亿美元的减记。而2023年底之前,3G资本已出售了全部持股,也不在董事会中有席位。 巴菲特的观点是,拆分计划成本高昂且具有破坏性,股东应该获得投票权;他们在告诉了卡夫亨氏的代表,伯克希尔·哈撒韦不赞成。 而卡夫亨氏董事会执行主席Miguel P
      261评论
      举报
      被巴菲特反对的卡夫亨氏分拆,进行到这一步了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10-30

      促销淹没阿迪达斯,公布好业绩后股价大跌

      阿迪达斯正处于业绩复苏中,但现在有个难题,经销商高库存和大促销再度影响了投资者信心。 10月29日,阿迪达斯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收入增长3%至66.3亿欧元,创下季度新高,各市场、部门、品类和渠道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公司股价随后下跌超过10%,创下7月底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总体上,阿迪达斯状态不错:营业利润增长48%至19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10.1%;净利润增长52%至13亿欧元;上调全年业绩预期。 问题出在美国市场。北美是仅次于欧洲的第二大市场,受美元疲软影响,阿迪达斯第三季度北美市场收入下降了5%;经汇率调整后,北美收入勉强增长了1%,远低于公司整体8%的增幅。 阿迪达斯前9个月的销售中,占比最大的欧洲市场收入为63.11亿欧元,其次是美国38.21亿欧元,大中华区和新兴市场规模相近,分别为27.44亿欧元和25.67亿欧元。 业绩会上,CEO比约恩·古尔登(Bjorn Gulden)说:“(美国)零售商非常谨慎……很明显,他们希望减少前期进货量。”由于需要清理其他大品牌积压的库存,他们在折扣方面也非常灵活,而折扣影响着阿迪达斯的全价销售。 他举例,“如果你以全价出售一双100欧元的鞋子,而竞争对手以五折出售一双200欧元的鞋子,你的销量当然会下降。”北美市场黑五购物季即将到来,古尔登预计今年的折扣力度不会低于去年。 “当然,我们希望市场上的库存水平能够下降。这样一来,折扣力度就会减弱。但话说回来,这不在你的控制范围内。” 阿迪达斯的销售中,经销商渠道占比为63%,直接销售DTC占比37%(22%自营门店+15%自营电商)。高库存会影响经销商未来的采购量。 阿迪达斯预计美国关税将使其今年的营业利润减少1.2亿欧元,其中第四季度受到的冲击最大。不过,这一数字低于此前预估的2亿欧元。阿迪达斯在尽量避免提高低价鞋服价格,因为消费者对价格上涨敏感。 在第三大市场大中华
      188评论
      举报
      促销淹没阿迪达斯,公布好业绩后股价大跌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10-30

      糖果难卖,亿滋转向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热量和糖分的摄入量,迫使厂商不断寻找更健康的产品组合。 10月28日,零食巨头亿滋国际(拥有奥利奥、吉百利、妙卡、LU等品牌)公布业绩后,管理层表示,正在考虑扩大零糖、无麸质、蛋白质产品系列。 2025财年第三季度,亿滋国际收入增长5.9%至97.44亿美元;但按固定汇率,调整后营业收入减少了5.8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降至12.0%。 亿滋国际表面增长的背后,是巧克力业务面临可可成本飙升、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等多重挑战。当天,公司下调了年度盈利预期。 一直被视为增长引擎的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在本季度出现了明显放缓。亿滋国际首席执行官德克·范德普特(Dirk Van de Put)在业绩会上透露,中国市场第三季度增长率为低个位数负增长,这是公司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罕见的低迷表现。 范德普特指出,尽管今年迄今为止亿滋在中国仍保持正增长,但短期压力显著。他认为,当前中国消费者信心“处于近20年来的低谷”,这直接影响了非必需消费品类如零食的销售。 尽管如此,他仍对中长期复苏抱有期待,并强调亿滋在中国仍拥有“充足的分销渠道”作为基本盘。 9月在巴克莱的会议上,范德普特也曾谈及中国市场情况:在这里,亿滋覆盖了约300万至600万家门店,并维持每年约10万家新店的拓展速度。范德普特强调,增长不仅来自于门店数量的增加,更来自于单店产品种类的丰富与品牌建设深化。 他希望通过强化品牌影响力、优化产品组合,让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接近两位数”的增长。 亿滋国际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售卖零食,2024年净收入约为364亿美元。这其中,新兴市场功不可没,但当下处境艰难。 这些国家的裁员潮对公司产品销售产生影响,整个新兴市场的成交量下降了4.7%,阿根廷遭遇恶性通货膨胀、印度情况也不好,如果排除这两大市场,4.7%的销量下滑幅度就收窄为3%。 尽管短期面临压力,亿滋对新兴市场长期潜力看好。
      242评论
      举报
      糖果难卖,亿滋转向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10-27

      山姆中国新总裁,来自阿里巴巴

      每周,董明伦(Douglas McMillon)和家人都会从山姆会员商店采购一次,必选品是鲜榨橙汁、蓝莓,外加一只烤鸡,这样周末晚上他们就不用做饭了。只需一个小时,晚餐一切搞定,他喜欢这样便捷的电商体验。 一小时极速达在中国山姆所在的城市已普及,但类似的服务在美国2024年才开始。作为沃尔玛公司CEO,中国山姆及电商是董明伦满意的业务之一。这里有近60家会员商店(其中8家在过去一年开业),上个季度交易额实现两位数增长;电商业务增长39%。 但危机也显而易见,今年夏季,人们在讨论山姆的选品及品控是不是失控了,一盒好丽友派掀起了一场信任危机。 现在,重塑品质形象、挽回中产家庭购物者的任务,即将交给新管理者。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宣布了山姆会员店总裁新人选、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鹏。山姆代理总裁Jane Ewing将结束外派任期、返回沃尔玛国际部。 刘鹏曾担任天猫国际总经理,天猫进出口业务总裁,负责将众多海外品牌引入中国;更早以前,他还曾在苏宁电器、海尔集团、麦德龙供职。 沃尔玛中国总裁及CEO朱晓静对刘鹏的寄语是:“我们相信,凭借其国际化的视野、对全球供应链的深度整合能力和丰富的中国零售及全渠道经验,刘鹏能够带领山姆中国团队实现战略升级。” 中国第一家山姆会员商店于1996年8月落户深圳。近年来,山姆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除了已经在30多个城市开设的近60家门店,预计今年年底前还有5家新店开业。 山姆还在大力发展电商业务,提供包括自营电商(山姆会员商店APP)、京东旗舰店、京东到家等多种购买渠道。目前,山姆APP服务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2025年之前,英国人文安德(Andrew Miles)执掌山姆多年。他在2012年加入沃尔玛中国,担任山姆首席营运官COO,2017年晋升为山姆总裁,2025年1月正式退休。 这12年间,山姆门店从8家增长到50多家。对于
      262评论
      举报
      山姆中国新总裁,来自阿里巴巴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10-26

      宝洁大中华区业绩增长5%,警报部分解除

      宝洁大中华区业绩增长5%,警报部分解除 受益于产品升级和提价,宝洁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为47.5亿美元,每股收益(EPS)1.99美元。 宝洁将进行重大重组,计划在2016-2017财年裁减7,000个非制造业岗位(占比15%)。 10月24日,宝洁公布了上述业绩,这家消费巨头正处于CEO交替阶段。首席运营官Shailesh Jejurikar将在2026年初接替詹慕仁(Jon Moeller)。 詹慕仁担任COO和CEO的最近七年里,宝洁实现了175亿美元的销售额增长、60亿美元的利润增长、以及1800亿美元的市值增长。候任CEO Jejurikar在宝洁工作了36年,2014年成为公司全球领导团队的一员,他领导过织物护理和家居护理业务。 24日,由宝洁首席财务官安德烈·舒尔滕(Andre Schulten)更新公司经营情况,他介绍,公司对从纸尿裤到洗衣液等一系列产品进行创新,以对抗积极促销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织物护理和婴儿护理市场。 宝洁管理层认为,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市场环境紧张。而竞争对手的应对措施之一就是加大促销力度,宝洁更新产品的计划需要更长时间,不像投入促销资金那么简单,但这种应对方式更具结构性。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是通过创新和对品牌的投资来推动整合优势。 宝洁旗下拥有众多知名品牌,涵盖美发、护肤、个人护理、家居清洁、婴儿护理等领域,包括海飞丝、潘婷、飘柔、SK-II、玉兰油、舒肤佳、佳洁士、欧乐-B、吉列、博朗、护舒宝、帮宝适、汰渍、碧浪等。 第一季度,10大产品类别中有8个类别的有机销售额实现增长或保持不变,7大地区中有6个的有机销售额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 此前,宝洁的问题是美容、医疗保健业务增长,但被婴儿和女性护理部门的下滑所抵消;织物和家庭护理业务的销售又仅仅持平。过去7年,宝洁的有机增长率从7%下滑至
      461评论
      举报
      宝洁大中华区业绩增长5%,警报部分解除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10-25

      茅台换帅,七年历经六任董事长

      10月25日上午,茅台集团宣布人事调整:张德芹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另作他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 这经是茅台在过去七年间第五次更换一把手。 2018年5月,执掌茅台七年的袁仁国卸任,李保芳接任。李保芳是2015年从贵州省经信委主任的位置上调任茅台的,与袁仁国搭档了3年。 2020年3月,48岁的高卫东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调任茅台,接替62岁的李保芳。 2021年8月,47岁的丁雄军接替高卫东。丁雄军与刚刚官宣的陈华一样,都来自贵州省能源局;丁雄军掌舵时间较长,两年半多。 2024年4月,茅台内部成长起来的高管张德芹上任,距今仅有一年半。 如今,66岁的袁仁国已病逝,高卫东服刑中,丁雄军尚在被调查阶段。 在本次人事变动前,10月20日,贵州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刘永升刚刚带队调研茅台。在张德芹陪同下,他们调研了茅台包装车间、中国酒文化城等地。 新任董事长陈华,1972年出生,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专业毕业。陈华1994年参加工作,曾在盘江煤电集团、林东矿业集团、贵州安监局工作;后升任六盘水市副市长、盘江煤电集团董事长;2022年3月起任贵州省能源局书记。 过去五任董事长,如果忽略台面以下部分,他们都在茅台发展轨迹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袁仁国执掌茅台期间,市场策略由温和转向激进,高峰时期有约2000家经销商,市场拓展迅速;新品加速,先后上市了陈年茅台酒、王子酒、迎宾酒等;平均每两年提价一次,逐步拉开与五粮液的距离,站稳高端白酒价格带。 到2018年初,茅台市值破万亿,相当于贵州2016年GDP的85%。但同时,茅台混乱丛生:政商关系影响下,有经销商囤积居奇、炒价抬价,甚至以假酒掉包真酒。 李保芳成为一把手后,渠道上,他大刀阔斧削减经销商,清理产品。那时,茅台终端价格已经恢复到2012年高点附近,提价节奏放缓,集团出台多项措施稳定批价。 相较于袁仁国时期最高2000家经
      412评论
      举报
      茅台换帅,七年历经六任董事长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10-22

      沃尔玛救了人造肉

      上周四,股价收于0.52美元;本周二,股价最高飙升至2.91美元。 几乎被投资者遗忘的植物肉第一股Beyond Meat,过去几天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行情,周一飙升127%、周二飙升146%。 10月21日,Beyond Meat宣布计划将分销渠道拓展至沃尔玛。Beyond汉堡六件装和鸡块将在美国2000家沃尔玛门店销售,公司市值因此飞跃至约15亿美元。 曾经风头无两的植物肉第一品牌Beyond Meat,在过去数年市值严重缩水,它的股价曾在2019年达到历史高点230多美元,市值高达百亿美元。 资本市场吹起了一个泡沫,又戳破了它。投资圈里几乎没人在谈论它了,即便是当年做出过天量市场规模预测的分析师。留下Beyond Meat在持续亏损和10亿多美元的债务中挣扎,财务前景岌岌可危。 持续数年之久的跌宕剧情,裹挟了许多人和事;追随植物肉故事的人们,从躁动兴奋到落寞离场,如今又燃起一束光。 五年由盛及衰 Beyond Meat自2012年推出第一款产品以来,一直在生产植物性肉类替代品,包括汉堡、香肠、肉丸、肉干。许多消费者尝试过几次后,依旧选择新鲜且便宜的普通肉类。 Beyond Meat每个季度都在亏损,11.5亿美元的债务将于2027年3月到期。Beyond Meat停止了中国业务,这里曾被视为主要潜在增长市场,这也标志着公司停止全球扩张。 这家植物肉第一品牌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爆发式增长阶段(2016-2021年)和收缩阶段(2022年至今)。 在第一阶段,由于技术革新、知名投资人背书,公司呈指数级增长,收入在五年内增长了28倍,虽然未能盈利。 第二阶段,需求疲软,2022年收入比2021年降低了30%,2022年和2023年毛利润都为负数。2024年全年,收入再下降4.9%至3.265亿美元,净亏损从2023年的3.381亿美元收窄至1.603亿美元。 初生逢时 Bey
      1.20万4
      举报
      沃尔玛救了人造肉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10-21

      五粮液们绷不住了

      又一个白酒低谷期,旧日纠葛再度上演。 10月19日晚,五粮液集团发布致消费者告知书,点名46家非授权店铺名单,涉及抖音、京东、快手、美团、拼多多、淘宝等多个平台。 五粮液的主张是,这些网络平台都存在非授权门店销售五粮液品牌产品,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线上销售秩序,更可能为消费者带来多重权益风险;呼吁消费者通过五粮液官网公布的销售渠道购买,并主动索要发票等购买凭证,便于溯源验证。 被点名示众的渠道包括:抖音超值购频道、抖音超市;淘宝百亿补贴官方频道、淘宝真酷官方频道;美团名酒行、美团1919酒类直供;京东名优酒水折扣店、名优白酒京东严选旗舰店。 “双11”大促已经开始,急需销售回款的零售商不断向下试探价格。五粮液此时行动,不仅在于防范假酒,也有加强渠道管控之意。 以普五第八代(52度500ml)为例,这些被点名的渠道和网店定价多在820元-890元之间。部分网店销量不小,比如“酒零月色”官方旗舰店有10万多粉丝;“酒之家”链接显示已经销售4500多件,单瓶售价859元。拼多多上“国泰酒水专营店”1769元的两瓶装已经销售1.4万件。 如果通过平台搜索,你能看到更低的价格,拼多多上某店定价750元的普五第八代,显示已经销售2000多件。 普五第八代的官方指导零售价是1499元,但实际价格一直低于此;出厂价在2024年2月从969元上调为1019元,而实际上,近期普五批价降至约820元。 目前,京东、抖音、淘宝的五粮液官方旗舰店里,两瓶装售价1830-1838元,单瓶折合915-919元。 未授权网店与官方旗舰店之间数十至一百多元的差价,凸显了问题所在。高端白酒生意难做,酒厂与经销商,不同层级、渠道、地域的经销商之间在博弈。 这是2024年11月以来,五粮液第四次针对线上非授权渠道发声。相比于前几次,这一次五粮液直接点名。 五粮液的第一次告知书隐晦指向拼多多,称“我司接到众多消费者关于
      706评论
      举报
      五粮液们绷不住了
    • 涌流商业涌流商业
      ·10-16

      雀巢CEO上任第一把火:裁员1.6万人,强势审视业务

      一个半月前,菲利普·纳夫拉蒂尔(Philipp Navratil)匆匆上任雀巢CEO之时,外界对这位1976年出生的高管了解甚少,他在今年才加入雀巢董事会。 前任CEO傅乐宏(Laurent Freixe)因为办公室婚外情被解雇,曾领导拉丁美洲和咖啡业务的纳夫拉蒂尔被推至台前。 现在,伴随他首次亮相发言,一个坦白且强势激进的领导形象呈现给投资者。 10月16日,雀巢公布第三季度业绩,纳夫拉蒂尔完整阐述了他的领导策略,包括优先考虑高潜在回报的业务、不再接受失去市场份额、更强力的削减开支,包括在未来两年裁员1.6万人。雀巢在全球共拥有约27.7万名员工。 纳夫拉蒂尔上任正值雀巢“敏感时刻”。 雀巢集团旗下业务涵盖咖啡、糖果和宠物护理等多个领域,旗下资产达1910亿瑞士法郎(约合2386亿美元);超过10亿瑞郎的品牌有31个。雀巢股价自2022年触及127瑞郎的高点以来,已下跌逾40%,核心业务销售放缓。 过去数年,与许多消费品巨头一样,雀巢的业绩受到需求疲软、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公司提高了价格,以抵消部分销量下滑的影响。可厌倦了涨价的消费者削减开支,转向更便宜的商品,让雀巢经受了两年的销售增长放缓。 2025年前三季度,雀巢有机销售额增长(OG)3.3%,其中实际内部增长(RIG)仅为0.6%,涨价的贡献率为2.8%。大中华区持续拖累集团业绩,对第三季度集团OG和RIG分别造成了80个基点和40个基点的影响。 前三季度,雀巢产品中最大的驱动力是咖啡和糖果,这再次得益于涨价策略;另一个重要增长动力是宠物护理业务,该业务内部增长强劲。 前任傅乐宏致力于将雀巢的重心重新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并重塑他认为已经失去的企业文化。比如,雀巢在7月宣布对维生素、矿物质和补充剂品牌启动战略审查,这是前前任CEO施奈德任期内收购热潮的一部分。 施耐德成是雀巢近160年历史上第二位来自外部的CEO,这
      432评论
      举报
      雀巢CEO上任第一把火:裁员1.6万人,强势审视业务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