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GPT
登录
注册
汽车之心
探索智能汽车的万象与新知。
IP属地:上海
+关注
帖子 · 359
帖子 · 359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汽车之心
汽车之心
·
05-13 11:39
辅助驾驶迎来供应链黄金时代,车企需要「六边形战士」
比亚迪挥起「天神之眼 C」的大刀,斩向了中阶辅助驾驶。 7 万级,暴露出中阶辅助驾驶最不「性感」的一面。 尽管中阶辅助驾驶是高阶辅助驾驶之下更厚实的一块蛋糕,但它一定是乏味的。 由于技术同质化,中阶辅助驾驶的价值感更多体现在价格与性能的错位配置上。 这使得中阶辅助驾驶玩家注定要做压榨成本,提高性能的「累活儿」,在枯燥的测试过程中反复锤炼产品。 由此,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比拼的不是先进的技术创新思维,更多是坚实的工程化能力。 这其实是博世的绝对优势。 作为辅助驾驶行业的后起之秀,博世敢于将高阶辅助驾驶应用于 QNX 这一航空级操作系统,并在业内首次将私有云合规应用于辅助驾驶开发项目上,足以窥见其对安全合规的不懈追求,以及自身强大的工程化落地能力。 2023 年底,博世高阶辅助驾驶方案已在奇瑞星纪元 ES 车型上量产落地。 现在,这家国际 Tier1 进入中阶辅助驾驶的「斗兽场」,成为了搅动中阶辅助驾驶风云的新变量。 01、中阶辅助驾驶,5000 元级别的卡位战 今天,中阶辅助驾驶扛起辅助驾驶普及的大旗,成为新一片蓝海市场。 在「性能往上卷,价格往下压」的竞争趋势下,主流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心照不宣地玩起了「规则怪谈」。 想要上牌桌,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辅助驾驶方案满足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等功能。 传感器、域控制器、软件全套成本控制在 5000 元级别。 这既是活下去的条件,也是与主机厂谈判的筹码。 头部选手们能促成这一共识,本质上是辅助驾驶行业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反应。 一方面是技术催熟。 当辅助驾驶进化到端到端、去高精地图层面时,中阶辅助驾驶瞄准的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功能,在数据、算力、算法的三力作用下,成了被反复训练、验证过的产物。 市场也已经给出了答案:如今主机厂把灵魂定义为高阶辅助驾驶,选择自研高阶辅助驾驶,合作中阶辅助驾驶
看
29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辅助驾驶迎来供应链黄金时代,车企需要「六边形战士」
汽车之心
汽车之心
·
05-12
自动驾驶商用车的「春天」来了
自动驾驶商用车的「春天」来了? 在自动驾驶落地过程中,不同于深受 C 端消费者关注的乘用车板块,商用车产品智能化打动的对象是以毫厘计算盈利状况的各类车主们,比如,干线物流、运输配送以及园区、环卫、港口等场景。 因而,商用车各层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均远低于乘用车。商用车成为自动驾驶应用落地的「深水区」,也是最后一块堡垒。 被外界忽视的是,商用车自动驾驶正在打破了近几年「冰封」状态,迎来一轮融资热潮。 去年 6 月至今以来,至少 8 家商用车自动驾驶玩家传出融资或 IPO 相关消息,其中以智能重卡最为亮眼。 比如:智能重卡领域的「造车派」的苇渡科技,背靠滴滴、有编队模式特色的卡尔动力,以及最新传出融资消息的商用车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挚途科技等。 近期,挚途科技宣布已经完成超亿元 B 轮融资首轮交割,投资方为安徽黄山国混创投基金。 据悉,该笔融资将用于建设汽车智能产品制造中心;对端到端大模型、智能驾驶安全技术等持续加大投入,让一汽解放智能车成为技术领先,安全放心的代名词;并进一步助力无人环卫场景规模化部署。 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抢跑的它们拥有诸多共性,比如涵盖 ADAS 和 ADS 等的多元产品体系,具备较强的技术积累,拥有落地场景方背后的支持,尤其加速在低速场景发力。 透视资本市场的弄潮儿,可以把握商用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运营的风向。 01、自动驾驶「融资热」商用车,谁先赢得资本加注? 「烈火」烧热了「冷灶」。 地平线上市带起的自动驾驶资本市场的火热,还在升温。 在资本「溢出」效应下,融资旋风从乘用车吹到了商用车,涉入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深水区」。 率先热闹起来的,属于在产品商业化落地层面领跑者,更是代表了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去年 6 月至今以来,至少 8 家包括智能重卡及其他细分板块的自动驾驶商用车玩家,在资本市场传出消息: 5 月初,挚途科技完成超亿元 B 轮融资首轮交割。 3
看
6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自动驾驶商用车的「春天」来了
汽车之心
汽车之心
·
05-12
车企都在抢AI,真正的底牌是整车操作系统
造车就像植树。 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新能源汽车,更加注重的是营造产品的表象,比拼谁的参数高、尺寸大。 这就像一棵树,只注重树的高度,而忽视根的深度,遇上极端天气很容易被连根拔起,而如果要构建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更加需要建起茂密的森林。 「建森林」的理念,放在汽车行业亦是如此。 行业人士曾提出,在功能产品向智能产品的转换过程中,如果没有操作系统,芯片再强,都是在沼泽地里起种树。 汽车操作系统是一台智能车的神经中枢,支撑着硬件、软件和车辆功能的控制,对成本控制和汽车的用户体验极为重要,决定了一台车的智能化上限。 东软睿驰总裁兼 CTO 杜强告诉汽车之心,中国汽车行业率先跨进 AI 定义汽车(AIDV)时代,作为具有天然生态属性的操作系统,类似于安卓,AIOS 能够为底层芯片、顶层应用以及整车各类设备提供全面支持和高度适配。 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视角来看,如果能在 AIDV 阶段率先建立操作系统的核心生态地位,有望为中国汽车行业在未来 10~20 年赢得技术主导权和竞争先机。 而东软睿驰要做的是,将前瞻性的技术去伪存真,完成工程化的普及应用,逐渐聚拢生态合作资源,形成不断扩大的生态合作圈。 东软睿驰之于车企,就像罗宾之于蝙蝠侠,为车企突破行业挑战提供坚实支撑和可靠助力。 01、技术底座,制胜的基础 汽车正加速向智能体演进,背后对底层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伴随 AI 技术与汽车的不断深化融合,汽车行业正从「软件定义汽车」向「AI 定义汽车」演进,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架构的升级,更推动着汽车开发模式、应用生态和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提升。 过去软件定义汽车,汽车从一个固定的硬件产品变成了可以不断更新的用户产品,汽车硬件成为模块化、通用化的平台和资源池,支撑整车软件多样化开发与部署。 对车企而言,软件定义汽车实现了对功能、系统开发和软硬件的完全控制权。 如今 AI 定义汽车,智能汽车将经历
看
98
回复
评论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车企都在抢AI,真正的底牌是整车操作系统
汽车之心
汽车之心
·
05-09
顺丰+商用车龙头双巨头押注,白犀牛斩获2亿融资,无人配送日活剑指5000台
近日,L4 级自动驾驶公司「白犀牛」宣布完成 2 亿元 B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顺丰集团(以下简称「顺丰」)领投,鑫源汽车及老股东线性资本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现有产品市场推广以及供应链体系优化。 随着这次融资落地,白犀牛成为首家同时获得快递行业龙头与商用车主机厂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 两大战略投资方的助力,将加速白犀牛在城市无人配送赛道的商业化布局,进一步夯实白犀牛的行业领先地位。 01、L4 公司+快递龙头+车企,构建合作铁三角 自 2019 年成立以来,白犀牛始终专注于为城市公开道路提供全天候、全路况配送解决方案。 顺丰作为物流行业龙头,2024 年已与白犀牛展开深度业务合作,目前白犀牛在顺丰体系内的日均活跃运营无人车(以下简称「日活」)规模已经达到数百台,且在持续快速交付中,主要服务于顺丰各快递网点到末端驿站的无人配送场景,可显著提升物流效率。 不仅顺丰,白犀牛也和三通一达、极兔等快递公司达成合作,在与快递客户实际合作中,帮助客户实现物流效率提升约 20-50%。 以实际运营情况为例,一快递加盟商,导入 3 台白犀牛无人车,覆盖 5 个驿站的包裹转运,日均派送 5000 单,实现配送成本降低 50% 以上。 一直营快递网点,此前快递员每日需往返网点与配送区域 6 次,单程 5-10 公里,单次耗时长达 1 小时。 导入无人车负责运输后,快递员仅需负责末端配送与揽收,工作强度大幅下降,派揽单量提升 20%,收入也随之增加,实现了物流效率与人员能效的双重提升。 白犀牛此轮融资的另一位战略投资方鑫源汽车,是城配物流车行业头部企业,将在车辆底盘研发、车规级标准等方面为白犀牛提供技术支持和制造赋能,推动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的规模化落地。 白犀牛创始人兼 CEO 朱磊表示,顺丰与鑫源汽车的加入,不仅是对白犀牛技术实力与商业模式探索的认可,更从侧面验证了产业方对无人配送赛
看
16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顺丰+商用车龙头双巨头押注,白犀牛斩获2亿融资,无人配送日活剑指5000台
汽车之心
汽车之心
·
05-08
从「一招鲜」到「平台化」,智能辅助驾驶需要全能战士
2025 年,注定是中国智能驾驶发展的分水岭。 年初,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技术体系,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开始从高端车型向大众市场加速渗透。 刚刚结束的 2025 上海车展,呈现的行业趋势表明: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正取代单点技术创新,成为竞争新焦点。 在这场技术盛宴中,头部玩家的布局策略展现出惊人的战略一致性。 **乾昆 ADS 以四大版本精准切分市场:ADS SE 基础版、ADS Pro 增强版、ADS Max 超阶版、ADS Ultra 旗舰版。 地平线以征程系列芯片平台构建起覆盖 10+ TOPS 到 560 TOPS 的算力矩阵,如同搭建起智能驾驶的「算力阶梯」,精准对应从基础 L2+到高阶 L4 的进化需求。 Momenta 以「量产数据+Robotaxi 验证」的双轮驱动,构建起数据闭环的进化飞轮。 Nullmax 则通过平台化将核心的、复杂的自动驾驶算法模型,整合为一套支持不同车型、芯片的平台型软件,在免去大量低价值重复开发,将量产周期进一步压缩的同时,实现智能前视一体机到城区辅助驾驶的全场景覆盖,满足高中低不同市场需求。 四家不约而同采用「技术分层+场景适配」策略,通过硬件扩展、数据闭环、软硬解耦构建平台化能力,推动行业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全场景服务能力较量。 这种技术架构的趋同,折射出智能驾驶产业的新竞争维度:具备行泊一体到舱驾融合的全栈技术储备,实现跨算力平台、跨应用场景的弹性适配能力,正成为头部玩家的新护城河。 01、辅助驾驶进入「全民时代」,「平台化」战略成主流 今年春节后,各大车企纷纷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立下全系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 flag。 2 月 10 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技术矩阵; 3 月 3 日,吉利汽车发布「千里浩瀚」; 3 月 18 日,奇瑞汽车发布猎鹰智驾。 到了 4 月底的上海车展,辅助驾驶方案供应商将这股势头推向高潮。 汽
看
12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一招鲜」到「平台化」,智能辅助驾驶需要全能战士
汽车之心
汽车之心
·
05-07
未来运输机器人登场,无人货运进入 DeepSeek 时刻
如果说 Robotaxi 承载着自动驾驶最丰富的想象力,那最先让想象力落地的,大概率是 Robotruck。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由「1+N 形式」组成的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装载着煤炭、矿石等大宗物料,在漫天尘土中驶入西北深处。 依托这种混合编队模式,卡尔动力率先从大宗货运场景切入,打开了万亿级无人货运市场。目前其华北、西北地区 L4 卡车编队运营里程突破 2000 万公里,运输货物达 2 亿吨公里,运营年化收入规模达 3 亿元。 而对于自动驾驶货运的下一站,卡尔动力已备好王牌,新发布的未来运输机器人 KargoBot Space,不设驾驶舱,可将单车运输毛利提升 5 倍。 并且,这台车首次集齐了自动驾驶行业内最硬核的赋能利器: 感知方面,搭载 6 颗禾赛科技超高清激光雷达 AT1440; 计算方面,搭载 2 颗地平线旗舰版芯片征程 6P; 补能方面,接入宁德时代全国骐骥底盘换电网络。 卡尔动力以此为基点,从固定路线走向多场景,以革新智能物流的姿态,跃入 60 亿级的全球物流市场前台。 01、卡尔动力算了一笔降本增效的经济账 同属 L4 赛道,Robotaxi 与 Robotruck 由于场景属性不同,从不同的商业逻辑出发,对应着不同的运营法则。 前者载人,直接面向大众,强调短、频、快,即通过供需调度降低空载率,用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乘坐体验; 后者载物,直接面向物流行业,强调单次载物重量,即通过载重与里程数衡量物流效益。 相较于 Robotaxi 的精耕细作,Robotruck 省略用户体验这一环,更纯粹地聚焦于货运流程上。 对于 L4 级自动驾驶而言,这是一道更易解的题。 在自动驾驶卡车尚未入场前,货运司机普遍陷入「不超载很难赚到钱」的困局中,效益与安全的天平开始失衡。 因此,解题关键在于如何在提升运量的同时保障安全,降低人力、能耗等成本。 卡尔动力率先提出了基本解:「1+N」
看
138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未来运输机器人登场,无人货运进入 DeepSeek 时刻
汽车之心
汽车之心
·
05-01
宝马不想患上电车“速度依赖症”
当行业沉迷于堆砌屏幕数量、炒作零百加速的「数字游戏」时,智能电动汽车正在陷入「作妖式创新」的怪圈——以表面参数的疯狂内卷,掩盖技术深度的匮乏,用华而不实的功能堆砌,替代驾驶本质的追求。 究其根本,底盘操控这些影响用户长期使用的「里子活」技术难以突破,所以只能在汽车配置这些用户看得见的「面子活」上下功夫。 这种窘境持续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电力驱动」和「驾驶乐趣」,难以兼容于同一台车上。 「堆料主义」下的面子活不是坏事,坏的,是创新少了,尤其是「里子活」这一块重要的拼图。 2025上海车展,宝马首发亮相了新世代驾趣概念车,这是宝马新技术的测试平台,代表了宝马如何为纯电车注入新大脑,以及对智能化的新理解。 01、里子技术活壁垒更高 是追求性能操控,还是「车坐不开」,市场已经早有答案。 小米 SU7 Ultra 靠着整车综合实力的投入,踏入豪华车市场的角逐。 比亚迪仰望通过对悬架和底盘的自研,实现了「四肢」的全栈控制。 曾在电动漂移世界纪录的赛场上扬起尘土的智己,将性能操控视为品牌的支撑点。 越来越多的车企意识到,一个品牌想建立豪华感,需要在车辆的驾驶环节下更多功夫,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这些中国品牌的围剿中,传统豪门给出了更系统的解题思路——将机械素质与电子架构深度融合,通过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实现动力与操控的深度融合。 如果把宝马的驾控超级大脑比作建房子,电子电气架构就是房屋结构,决定了房屋的层高和形状。 域集中式架构是行业公认的电子电子架构变革方向,零跑、小鹏和蔚来的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将车身、辅助驾驶和座舱都整合进一个运算中枢。 宝马选择通过整合动力、制动、转向等核心系统为一个整体,让蛮横的电机扭矩转化为精准的操控语言。 拿数据来说,新世代驾趣概念车最大扭矩为 18000N·m,能爬上 54 度的大陡坡。 这一数字背后,是宝马对动力输出逻辑的重新
看
35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宝马不想患上电车“速度依赖症”
汽车之心
汽车之心
·
04-27
Momenta 崛起:全球车企智变浪潮背后的中国力量
这届上海国际车展,Momenta 很忙,忙着为各大车企「站台」。 包括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智己在内的六大品牌,均宣布与 Momenta 开启进一步战略合作。 正如 Momenta 今天刻下的时代坐标:全球品牌的共同选择。 由此,包括 DeepSeek、宁德时代、Momenta 在内,三家巨头企业正成为推动全球智能化、电动化事业的重要力量。 今天 Momenta 的朋友圈内,涵盖自主车企,合资车企、国际车企三类角色,累计量产合作车型超 130 款。 与之对应的,则是 Momenta 为车企赋能的三重战略。 成为自主车企的智能化助攻; 用智能化定义「新合资主义」; 促进国际车企智能化辐射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Momenta 今天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正如辅助驾驶的开发没有银子弹。 基于数据飞轮效应带来的先发优势与规模优势,让 Momenta 多年体系化能力的积累,终于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刻。 01、自主、合资、国际车企的牌桌上,为何都有 Momenta 在辅助驾驶供应商的竞技场,如果说技术实力、量产经验是比拼的核心要素,那服务能力则是达成供求关系的加分项。 一个不恰当比喻,这就好比汽车上的智能变速箱,它能将技术动能(发动机)与量产经验(底盘)无缝衔接,根据不同场景需求实时调整传动逻辑。 更具象化一些,即供应商按照车企特性调整服务策略,成为完美契合车企智能化诉求的理想合作伙伴。 Momenta 牢牢抓住了这点,敲开了自主、合资、国际车企的大门,从各车企的自身基因,竞争环境着眼,我们可以窥见 Momenta 的「成功学」策略。 自主企业智能化的关键词:领先与提速。 无论传统自主品牌还是新势力,诞生于智能化这片热土,就注定被辅助驾驶的大浪裹挟。 新势力卷的凶猛,首要目标即进入辅助驾驶第一梯队,并成为绝对头部。而 Momenta 首创飞轮大模型,用数据驱动的方式
看
63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Momenta 崛起:全球车企智变浪潮背后的中国力量
汽车之心
汽车之心
·
04-27
在上海车展,联发科为智能座舱释放「升阶魔法」
2025 年,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浪潮正在持续加速。 智能体 AI 的崛起,正重塑座舱交互的未来,DeepSeek、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纷纷落地车载场景,为智能座舱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舱驾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成为上海车展上核心关键词之一,以汽车厂商们展开激烈竞逐,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这两股力量的交汇,正在重新定义汽车智能化的技术标准。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联发科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重磅发布天玑旗舰座舱芯片 C-X1。 凭借 3nm 制程和双 AI 引擎带来的 400TOPS AI 算力,C-X1 将智能座舱芯片性能推向新的巅峰,为这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注入强劲动力。 01、双 AI 引擎,打造全球最强智能座舱芯片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人机交互的主要组成,已从单一的驾驶空间转变为集资讯、娱乐、交互、控制于一体的智能空间。 进入 2025 年,支持大语言模型(LLMs)、多屏高分辨率显示、DMS/OMS、AR-HUD 甚至是车载大型 3A 游戏等 AI、安全和娱乐应用,是新一轮座舱计算平台升级的趋势。 天玑汽车座舱平台 C-X1 便是联发科面向这一趋势投入的一颗「深水炸弹」。 在性能上,基于先进的 3nm 制程,C-X1 采用 Arm v9.2-A 架构,拥有 12 核 CPU,而且 CPU 单核性能对比目前业内旗舰车芯领先 80%,将座舱性能标准率先推入下一个时代。 如果说传统座舱芯片是燃油发动机,靠排量来提升性能。那 C-X1 就是混动系统,通过加入新的「能源」,让性能、能耗表现全面起飞。 为什么这么说? 为了满足智能座舱对端侧 AI 应用和车载娱乐应用的性能需求,C-X1 集成了 NVIDIA Blackwell GPU 与深度学习加速器。 这颗强悍的 GPU 拥有 10.2 TFLOPS 强劲算力,火力全开后可以提供的计算性能以及 GPU 3D 渲染性能,对
看
16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在上海车展,联发科为智能座舱释放「升阶魔法」
汽车之心
汽车之心
·
04-25
“德赛西威 Inside”,定义舱驾一体最优解
智驾平权时代,无论车企还是供应商,都试图找到降本增效的黄金分割线。 舱驾一体方案顺势走入台前。 该方案的原理是让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系统共用一个「大脑」,将两种域控制器集成为「一个盒子」,以此实现数据共享、算力共用以及功能协同,做到降本增效。 上海国际车展上,擅长「造盒子」的德赛西威放出大招——行业首个基于高通 SA8775P 打造的舱驾一体方案,面向中阶辅助驾驶领域。 并且,在自研传感器、域控制器之外,也搭建起了算法系统。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出行方案供应商,德赛西威在智能座舱、组合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三大核心业务上带来了诸多升级动作,如发布车路云一体化架构 EEA4.0、第五代 AI 座舱 G10PH,推出 Smart Solution 3.0 等。 显然,在全栈能力的再度进化下,德赛西威借 AI 之力,为行业注入更具穿透力的发展势能。 01、舱驾一体,撬动智驾平权的新杠杆 舱驾一体的本质是整合资源。 传统汽车架构像两个大厨在各自工作台上烹饪,一个负责主菜(辅助驾驶),一个负责甜点(座舱),工具、食材互不共享。 而舱驾融合后,两位大厨共享一个工作台,厨房资源(算力)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配,比如夜间行车时,闲置的座舱算力可以瞬间强化辅助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 在这套逻辑上,由于资源共享,舱驾一体能够砍去冗余的硬件开支,强化算力的高效应用,被看作对抗成本竞争的有效方式。 但在撕开降本增效的裂缝之前,舱驾一体在技术实现上,几乎都是难点。 航盛集团技术中心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钱乾曾指出,舱驾一体的关键是处理好技术架构的差异。 智能座舱集中在人机交互、信息娱乐等方面,主要需要 CPU 和 GPU 分别提供通用算力和图形算力; 智能驾驶涵盖传感器、数据处理等领域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涉及复杂的实时决策和操控,主要需要 GPU 和 NPU 支持算法与流程调度。 说白了,这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要融合多
看
18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德赛西威 Inside”,定义舱驾一体最优解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139988500277360","uuid":"4139988500277360","gmtCreate":1676885401585,"gmtModify":1676888159936,"name":"汽车之心","pinyin":"qczxqichezhixin","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signature":"探索智能汽车的万象与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184,"headSize":0,"tweetSize":359,"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success","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1","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出道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0ca1da0456dc7894c946d44bf9a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f2f65e8ce4cfaae8db2bea9b127f58b","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5948a31b6edf154422335b265235809","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9.28","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03.27","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userBadgeCount":2,"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上海","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34479766532904,"gmtCreate":1747107591128,"gmtModify":1747132182621,"author":{"id":"413998850027736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name":"汽车之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9988500277360","authorIdStr":"4139988500277360"},"themes":[],"title":"辅助驾驶迎来供应链黄金时代,车企需要「六边形战士」","htmlText":"比亚迪挥起「天神之眼 C」的大刀,斩向了中阶辅助驾驶。 7 万级,暴露出中阶辅助驾驶最不「性感」的一面。 尽管中阶辅助驾驶是高阶辅助驾驶之下更厚实的一块蛋糕,但它一定是乏味的。 由于技术同质化,中阶辅助驾驶的价值感更多体现在价格与性能的错位配置上。 这使得中阶辅助驾驶玩家注定要做压榨成本,提高性能的「累活儿」,在枯燥的测试过程中反复锤炼产品。 由此,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比拼的不是先进的技术创新思维,更多是坚实的工程化能力。 这其实是博世的绝对优势。 作为辅助驾驶行业的后起之秀,博世敢于将高阶辅助驾驶应用于 QNX 这一航空级操作系统,并在业内首次将私有云合规应用于辅助驾驶开发项目上,足以窥见其对安全合规的不懈追求,以及自身强大的工程化落地能力。 2023 年底,博世高阶辅助驾驶方案已在奇瑞星纪元 ES 车型上量产落地。 现在,这家国际 Tier1 进入中阶辅助驾驶的「斗兽场」,成为了搅动中阶辅助驾驶风云的新变量。 01、中阶辅助驾驶,5000 元级别的卡位战 今天,中阶辅助驾驶扛起辅助驾驶普及的大旗,成为新一片蓝海市场。 在「性能往上卷,价格往下压」的竞争趋势下,主流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心照不宣地玩起了「规则怪谈」。 想要上牌桌,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辅助驾驶方案满足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等功能。 传感器、域控制器、软件全套成本控制在 5000 元级别。 这既是活下去的条件,也是与主机厂谈判的筹码。 头部选手们能促成这一共识,本质上是辅助驾驶行业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反应。 一方面是技术催熟。 当辅助驾驶进化到端到端、去高精地图层面时,中阶辅助驾驶瞄准的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功能,在数据、算力、算法的三力作用下,成了被反复训练、验证过的产物。 市场也已经给出了答案:如今主机厂把灵魂定义为高阶辅助驾驶,选择自研高阶辅助驾驶,合作中阶辅助驾驶","listText":"比亚迪挥起「天神之眼 C」的大刀,斩向了中阶辅助驾驶。 7 万级,暴露出中阶辅助驾驶最不「性感」的一面。 尽管中阶辅助驾驶是高阶辅助驾驶之下更厚实的一块蛋糕,但它一定是乏味的。 由于技术同质化,中阶辅助驾驶的价值感更多体现在价格与性能的错位配置上。 这使得中阶辅助驾驶玩家注定要做压榨成本,提高性能的「累活儿」,在枯燥的测试过程中反复锤炼产品。 由此,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比拼的不是先进的技术创新思维,更多是坚实的工程化能力。 这其实是博世的绝对优势。 作为辅助驾驶行业的后起之秀,博世敢于将高阶辅助驾驶应用于 QNX 这一航空级操作系统,并在业内首次将私有云合规应用于辅助驾驶开发项目上,足以窥见其对安全合规的不懈追求,以及自身强大的工程化落地能力。 2023 年底,博世高阶辅助驾驶方案已在奇瑞星纪元 ES 车型上量产落地。 现在,这家国际 Tier1 进入中阶辅助驾驶的「斗兽场」,成为了搅动中阶辅助驾驶风云的新变量。 01、中阶辅助驾驶,5000 元级别的卡位战 今天,中阶辅助驾驶扛起辅助驾驶普及的大旗,成为新一片蓝海市场。 在「性能往上卷,价格往下压」的竞争趋势下,主流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心照不宣地玩起了「规则怪谈」。 想要上牌桌,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辅助驾驶方案满足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等功能。 传感器、域控制器、软件全套成本控制在 5000 元级别。 这既是活下去的条件,也是与主机厂谈判的筹码。 头部选手们能促成这一共识,本质上是辅助驾驶行业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反应。 一方面是技术催熟。 当辅助驾驶进化到端到端、去高精地图层面时,中阶辅助驾驶瞄准的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功能,在数据、算力、算法的三力作用下,成了被反复训练、验证过的产物。 市场也已经给出了答案:如今主机厂把灵魂定义为高阶辅助驾驶,选择自研高阶辅助驾驶,合作中阶辅助驾驶","text":"比亚迪挥起「天神之眼 C」的大刀,斩向了中阶辅助驾驶。 7 万级,暴露出中阶辅助驾驶最不「性感」的一面。 尽管中阶辅助驾驶是高阶辅助驾驶之下更厚实的一块蛋糕,但它一定是乏味的。 由于技术同质化,中阶辅助驾驶的价值感更多体现在价格与性能的错位配置上。 这使得中阶辅助驾驶玩家注定要做压榨成本,提高性能的「累活儿」,在枯燥的测试过程中反复锤炼产品。 由此,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比拼的不是先进的技术创新思维,更多是坚实的工程化能力。 这其实是博世的绝对优势。 作为辅助驾驶行业的后起之秀,博世敢于将高阶辅助驾驶应用于 QNX 这一航空级操作系统,并在业内首次将私有云合规应用于辅助驾驶开发项目上,足以窥见其对安全合规的不懈追求,以及自身强大的工程化落地能力。 2023 年底,博世高阶辅助驾驶方案已在奇瑞星纪元 ES 车型上量产落地。 现在,这家国际 Tier1 进入中阶辅助驾驶的「斗兽场」,成为了搅动中阶辅助驾驶风云的新变量。 01、中阶辅助驾驶,5000 元级别的卡位战 今天,中阶辅助驾驶扛起辅助驾驶普及的大旗,成为新一片蓝海市场。 在「性能往上卷,价格往下压」的竞争趋势下,主流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心照不宣地玩起了「规则怪谈」。 想要上牌桌,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辅助驾驶方案满足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等功能。 传感器、域控制器、软件全套成本控制在 5000 元级别。 这既是活下去的条件,也是与主机厂谈判的筹码。 头部选手们能促成这一共识,本质上是辅助驾驶行业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反应。 一方面是技术催熟。 当辅助驾驶进化到端到端、去高精地图层面时,中阶辅助驾驶瞄准的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功能,在数据、算力、算法的三力作用下,成了被反复训练、验证过的产物。 市场也已经给出了答案:如今主机厂把灵魂定义为高阶辅助驾驶,选择自研高阶辅助驾驶,合作中阶辅助驾驶","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c54a6209db14a6fcdddccea429a2d97","width":"1080","height":"74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447976653290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4181383544936,"gmtCreate":1747035066563,"gmtModify":1747036819523,"author":{"id":"413998850027736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name":"汽车之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9988500277360","authorIdStr":"4139988500277360"},"themes":[],"title":"自动驾驶商用车的「春天」来了","htmlText":"自动驾驶商用车的「春天」来了? 在自动驾驶落地过程中,不同于深受 C 端消费者关注的乘用车板块,商用车产品智能化打动的对象是以毫厘计算盈利状况的各类车主们,比如,干线物流、运输配送以及园区、环卫、港口等场景。 因而,商用车各层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均远低于乘用车。商用车成为自动驾驶应用落地的「深水区」,也是最后一块堡垒。 被外界忽视的是,商用车自动驾驶正在打破了近几年「冰封」状态,迎来一轮融资热潮。 去年 6 月至今以来,至少 8 家商用车自动驾驶玩家传出融资或 IPO 相关消息,其中以智能重卡最为亮眼。 比如:智能重卡领域的「造车派」的苇渡科技,背靠滴滴、有编队模式特色的卡尔动力,以及最新传出融资消息的商用车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挚途科技等。 近期,挚途科技宣布已经完成超亿元 B 轮融资首轮交割,投资方为安徽黄山国混创投基金。 据悉,该笔融资将用于建设汽车智能产品制造中心;对端到端大模型、智能驾驶安全技术等持续加大投入,让一汽解放智能车成为技术领先,安全放心的代名词;并进一步助力无人环卫场景规模化部署。 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抢跑的它们拥有诸多共性,比如涵盖 ADAS 和 ADS 等的多元产品体系,具备较强的技术积累,拥有落地场景方背后的支持,尤其加速在低速场景发力。 透视资本市场的弄潮儿,可以把握商用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运营的风向。 01、自动驾驶「融资热」商用车,谁先赢得资本加注? 「烈火」烧热了「冷灶」。 地平线上市带起的自动驾驶资本市场的火热,还在升温。 在资本「溢出」效应下,融资旋风从乘用车吹到了商用车,涉入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深水区」。 率先热闹起来的,属于在产品商业化落地层面领跑者,更是代表了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去年 6 月至今以来,至少 8 家包括智能重卡及其他细分板块的自动驾驶商用车玩家,在资本市场传出消息: 5 月初,挚途科技完成超亿元 B 轮融资首轮交割。 3","listText":"自动驾驶商用车的「春天」来了? 在自动驾驶落地过程中,不同于深受 C 端消费者关注的乘用车板块,商用车产品智能化打动的对象是以毫厘计算盈利状况的各类车主们,比如,干线物流、运输配送以及园区、环卫、港口等场景。 因而,商用车各层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均远低于乘用车。商用车成为自动驾驶应用落地的「深水区」,也是最后一块堡垒。 被外界忽视的是,商用车自动驾驶正在打破了近几年「冰封」状态,迎来一轮融资热潮。 去年 6 月至今以来,至少 8 家商用车自动驾驶玩家传出融资或 IPO 相关消息,其中以智能重卡最为亮眼。 比如:智能重卡领域的「造车派」的苇渡科技,背靠滴滴、有编队模式特色的卡尔动力,以及最新传出融资消息的商用车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挚途科技等。 近期,挚途科技宣布已经完成超亿元 B 轮融资首轮交割,投资方为安徽黄山国混创投基金。 据悉,该笔融资将用于建设汽车智能产品制造中心;对端到端大模型、智能驾驶安全技术等持续加大投入,让一汽解放智能车成为技术领先,安全放心的代名词;并进一步助力无人环卫场景规模化部署。 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抢跑的它们拥有诸多共性,比如涵盖 ADAS 和 ADS 等的多元产品体系,具备较强的技术积累,拥有落地场景方背后的支持,尤其加速在低速场景发力。 透视资本市场的弄潮儿,可以把握商用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运营的风向。 01、自动驾驶「融资热」商用车,谁先赢得资本加注? 「烈火」烧热了「冷灶」。 地平线上市带起的自动驾驶资本市场的火热,还在升温。 在资本「溢出」效应下,融资旋风从乘用车吹到了商用车,涉入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深水区」。 率先热闹起来的,属于在产品商业化落地层面领跑者,更是代表了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去年 6 月至今以来,至少 8 家包括智能重卡及其他细分板块的自动驾驶商用车玩家,在资本市场传出消息: 5 月初,挚途科技完成超亿元 B 轮融资首轮交割。 3","text":"自动驾驶商用车的「春天」来了? 在自动驾驶落地过程中,不同于深受 C 端消费者关注的乘用车板块,商用车产品智能化打动的对象是以毫厘计算盈利状况的各类车主们,比如,干线物流、运输配送以及园区、环卫、港口等场景。 因而,商用车各层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均远低于乘用车。商用车成为自动驾驶应用落地的「深水区」,也是最后一块堡垒。 被外界忽视的是,商用车自动驾驶正在打破了近几年「冰封」状态,迎来一轮融资热潮。 去年 6 月至今以来,至少 8 家商用车自动驾驶玩家传出融资或 IPO 相关消息,其中以智能重卡最为亮眼。 比如:智能重卡领域的「造车派」的苇渡科技,背靠滴滴、有编队模式特色的卡尔动力,以及最新传出融资消息的商用车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挚途科技等。 近期,挚途科技宣布已经完成超亿元 B 轮融资首轮交割,投资方为安徽黄山国混创投基金。 据悉,该笔融资将用于建设汽车智能产品制造中心;对端到端大模型、智能驾驶安全技术等持续加大投入,让一汽解放智能车成为技术领先,安全放心的代名词;并进一步助力无人环卫场景规模化部署。 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抢跑的它们拥有诸多共性,比如涵盖 ADAS 和 ADS 等的多元产品体系,具备较强的技术积累,拥有落地场景方背后的支持,尤其加速在低速场景发力。 透视资本市场的弄潮儿,可以把握商用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运营的风向。 01、自动驾驶「融资热」商用车,谁先赢得资本加注? 「烈火」烧热了「冷灶」。 地平线上市带起的自动驾驶资本市场的火热,还在升温。 在资本「溢出」效应下,融资旋风从乘用车吹到了商用车,涉入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深水区」。 率先热闹起来的,属于在产品商业化落地层面领跑者,更是代表了资本市场的风向标。 去年 6 月至今以来,至少 8 家包括智能重卡及其他细分板块的自动驾驶商用车玩家,在资本市场传出消息: 5 月初,挚途科技完成超亿元 B 轮融资首轮交割。 3","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8988c97ade56ae1e4ce210717e28efe","width":"1080","height":"74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68b09e7eb734b0c35cdfe83e8d8ca01","width":"0","height":"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98e05e0a13f07167510c17b808b0f66","width":"1080","height":"43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41813835449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9,"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4381870620808,"gmtCreate":1747032218917,"gmtModify":1747034661227,"author":{"id":"413998850027736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name":"汽车之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9988500277360","authorIdStr":"4139988500277360"},"themes":[],"title":"车企都在抢AI,真正的底牌是整车操作系统","htmlText":"造车就像植树。 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新能源汽车,更加注重的是营造产品的表象,比拼谁的参数高、尺寸大。 这就像一棵树,只注重树的高度,而忽视根的深度,遇上极端天气很容易被连根拔起,而如果要构建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更加需要建起茂密的森林。 「建森林」的理念,放在汽车行业亦是如此。 行业人士曾提出,在功能产品向智能产品的转换过程中,如果没有操作系统,芯片再强,都是在沼泽地里起种树。 汽车操作系统是一台智能车的神经中枢,支撑着硬件、软件和车辆功能的控制,对成本控制和汽车的用户体验极为重要,决定了一台车的智能化上限。 东软睿驰总裁兼 CTO 杜强告诉汽车之心,中国汽车行业率先跨进 AI 定义汽车(AIDV)时代,作为具有天然生态属性的操作系统,类似于安卓,AIOS 能够为底层芯片、顶层应用以及整车各类设备提供全面支持和高度适配。 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视角来看,如果能在 AIDV 阶段率先建立操作系统的核心生态地位,有望为中国汽车行业在未来 10~20 年赢得技术主导权和竞争先机。 而东软睿驰要做的是,将前瞻性的技术去伪存真,完成工程化的普及应用,逐渐聚拢生态合作资源,形成不断扩大的生态合作圈。 东软睿驰之于车企,就像罗宾之于蝙蝠侠,为车企突破行业挑战提供坚实支撑和可靠助力。 01、技术底座,制胜的基础 汽车正加速向智能体演进,背后对底层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伴随 AI 技术与汽车的不断深化融合,汽车行业正从「软件定义汽车」向「AI 定义汽车」演进,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架构的升级,更推动着汽车开发模式、应用生态和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提升。 过去软件定义汽车,汽车从一个固定的硬件产品变成了可以不断更新的用户产品,汽车硬件成为模块化、通用化的平台和资源池,支撑整车软件多样化开发与部署。 对车企而言,软件定义汽车实现了对功能、系统开发和软硬件的完全控制权。 如今 AI 定义汽车,智能汽车将经历","listText":"造车就像植树。 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新能源汽车,更加注重的是营造产品的表象,比拼谁的参数高、尺寸大。 这就像一棵树,只注重树的高度,而忽视根的深度,遇上极端天气很容易被连根拔起,而如果要构建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更加需要建起茂密的森林。 「建森林」的理念,放在汽车行业亦是如此。 行业人士曾提出,在功能产品向智能产品的转换过程中,如果没有操作系统,芯片再强,都是在沼泽地里起种树。 汽车操作系统是一台智能车的神经中枢,支撑着硬件、软件和车辆功能的控制,对成本控制和汽车的用户体验极为重要,决定了一台车的智能化上限。 东软睿驰总裁兼 CTO 杜强告诉汽车之心,中国汽车行业率先跨进 AI 定义汽车(AIDV)时代,作为具有天然生态属性的操作系统,类似于安卓,AIOS 能够为底层芯片、顶层应用以及整车各类设备提供全面支持和高度适配。 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视角来看,如果能在 AIDV 阶段率先建立操作系统的核心生态地位,有望为中国汽车行业在未来 10~20 年赢得技术主导权和竞争先机。 而东软睿驰要做的是,将前瞻性的技术去伪存真,完成工程化的普及应用,逐渐聚拢生态合作资源,形成不断扩大的生态合作圈。 东软睿驰之于车企,就像罗宾之于蝙蝠侠,为车企突破行业挑战提供坚实支撑和可靠助力。 01、技术底座,制胜的基础 汽车正加速向智能体演进,背后对底层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伴随 AI 技术与汽车的不断深化融合,汽车行业正从「软件定义汽车」向「AI 定义汽车」演进,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架构的升级,更推动着汽车开发模式、应用生态和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提升。 过去软件定义汽车,汽车从一个固定的硬件产品变成了可以不断更新的用户产品,汽车硬件成为模块化、通用化的平台和资源池,支撑整车软件多样化开发与部署。 对车企而言,软件定义汽车实现了对功能、系统开发和软硬件的完全控制权。 如今 AI 定义汽车,智能汽车将经历","text":"造车就像植树。 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新能源汽车,更加注重的是营造产品的表象,比拼谁的参数高、尺寸大。 这就像一棵树,只注重树的高度,而忽视根的深度,遇上极端天气很容易被连根拔起,而如果要构建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更加需要建起茂密的森林。 「建森林」的理念,放在汽车行业亦是如此。 行业人士曾提出,在功能产品向智能产品的转换过程中,如果没有操作系统,芯片再强,都是在沼泽地里起种树。 汽车操作系统是一台智能车的神经中枢,支撑着硬件、软件和车辆功能的控制,对成本控制和汽车的用户体验极为重要,决定了一台车的智能化上限。 东软睿驰总裁兼 CTO 杜强告诉汽车之心,中国汽车行业率先跨进 AI 定义汽车(AIDV)时代,作为具有天然生态属性的操作系统,类似于安卓,AIOS 能够为底层芯片、顶层应用以及整车各类设备提供全面支持和高度适配。 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视角来看,如果能在 AIDV 阶段率先建立操作系统的核心生态地位,有望为中国汽车行业在未来 10~20 年赢得技术主导权和竞争先机。 而东软睿驰要做的是,将前瞻性的技术去伪存真,完成工程化的普及应用,逐渐聚拢生态合作资源,形成不断扩大的生态合作圈。 东软睿驰之于车企,就像罗宾之于蝙蝠侠,为车企突破行业挑战提供坚实支撑和可靠助力。 01、技术底座,制胜的基础 汽车正加速向智能体演进,背后对底层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伴随 AI 技术与汽车的不断深化融合,汽车行业正从「软件定义汽车」向「AI 定义汽车」演进,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架构的升级,更推动着汽车开发模式、应用生态和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提升。 过去软件定义汽车,汽车从一个固定的硬件产品变成了可以不断更新的用户产品,汽车硬件成为模块化、通用化的平台和资源池,支撑整车软件多样化开发与部署。 对车企而言,软件定义汽车实现了对功能、系统开发和软硬件的完全控制权。 如今 AI 定义汽车,智能汽车将经历","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ab46bcddc25febdec819ed930d6fe14","width":"1080","height":"74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514fc1f84dff8c23bfb612ff5146000","width":"1080","height":"56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90bd87e590f0f9203e682debf1e1b02","width":"1080","height":"57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43818706208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3025761858128,"gmtCreate":1746753045865,"gmtModify":1746754992852,"author":{"id":"413998850027736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name":"汽车之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9988500277360","authorIdStr":"4139988500277360"},"themes":[],"title":"顺丰+商用车龙头双巨头押注,白犀牛斩获2亿融资,无人配送日活剑指5000台","htmlText":"近日,L4 级自动驾驶公司「白犀牛」宣布完成 2 亿元 B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顺丰集团(以下简称「顺丰」)领投,鑫源汽车及老股东线性资本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现有产品市场推广以及供应链体系优化。 随着这次融资落地,白犀牛成为首家同时获得快递行业龙头与商用车主机厂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 两大战略投资方的助力,将加速白犀牛在城市无人配送赛道的商业化布局,进一步夯实白犀牛的行业领先地位。 01、L4 公司+快递龙头+车企,构建合作铁三角 自 2019 年成立以来,白犀牛始终专注于为城市公开道路提供全天候、全路况配送解决方案。 顺丰作为物流行业龙头,2024 年已与白犀牛展开深度业务合作,目前白犀牛在顺丰体系内的日均活跃运营无人车(以下简称「日活」)规模已经达到数百台,且在持续快速交付中,主要服务于顺丰各快递网点到末端驿站的无人配送场景,可显著提升物流效率。 不仅顺丰,白犀牛也和三通一达、极兔等快递公司达成合作,在与快递客户实际合作中,帮助客户实现物流效率提升约 20-50%。 以实际运营情况为例,一快递加盟商,导入 3 台白犀牛无人车,覆盖 5 个驿站的包裹转运,日均派送 5000 单,实现配送成本降低 50% 以上。 一直营快递网点,此前快递员每日需往返网点与配送区域 6 次,单程 5-10 公里,单次耗时长达 1 小时。 导入无人车负责运输后,快递员仅需负责末端配送与揽收,工作强度大幅下降,派揽单量提升 20%,收入也随之增加,实现了物流效率与人员能效的双重提升。 白犀牛此轮融资的另一位战略投资方鑫源汽车,是城配物流车行业头部企业,将在车辆底盘研发、车规级标准等方面为白犀牛提供技术支持和制造赋能,推动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的规模化落地。 白犀牛创始人兼 CEO 朱磊表示,顺丰与鑫源汽车的加入,不仅是对白犀牛技术实力与商业模式探索的认可,更从侧面验证了产业方对无人配送赛","listText":"近日,L4 级自动驾驶公司「白犀牛」宣布完成 2 亿元 B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顺丰集团(以下简称「顺丰」)领投,鑫源汽车及老股东线性资本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现有产品市场推广以及供应链体系优化。 随着这次融资落地,白犀牛成为首家同时获得快递行业龙头与商用车主机厂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 两大战略投资方的助力,将加速白犀牛在城市无人配送赛道的商业化布局,进一步夯实白犀牛的行业领先地位。 01、L4 公司+快递龙头+车企,构建合作铁三角 自 2019 年成立以来,白犀牛始终专注于为城市公开道路提供全天候、全路况配送解决方案。 顺丰作为物流行业龙头,2024 年已与白犀牛展开深度业务合作,目前白犀牛在顺丰体系内的日均活跃运营无人车(以下简称「日活」)规模已经达到数百台,且在持续快速交付中,主要服务于顺丰各快递网点到末端驿站的无人配送场景,可显著提升物流效率。 不仅顺丰,白犀牛也和三通一达、极兔等快递公司达成合作,在与快递客户实际合作中,帮助客户实现物流效率提升约 20-50%。 以实际运营情况为例,一快递加盟商,导入 3 台白犀牛无人车,覆盖 5 个驿站的包裹转运,日均派送 5000 单,实现配送成本降低 50% 以上。 一直营快递网点,此前快递员每日需往返网点与配送区域 6 次,单程 5-10 公里,单次耗时长达 1 小时。 导入无人车负责运输后,快递员仅需负责末端配送与揽收,工作强度大幅下降,派揽单量提升 20%,收入也随之增加,实现了物流效率与人员能效的双重提升。 白犀牛此轮融资的另一位战略投资方鑫源汽车,是城配物流车行业头部企业,将在车辆底盘研发、车规级标准等方面为白犀牛提供技术支持和制造赋能,推动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的规模化落地。 白犀牛创始人兼 CEO 朱磊表示,顺丰与鑫源汽车的加入,不仅是对白犀牛技术实力与商业模式探索的认可,更从侧面验证了产业方对无人配送赛","text":"近日,L4 级自动驾驶公司「白犀牛」宣布完成 2 亿元 B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顺丰集团(以下简称「顺丰」)领投,鑫源汽车及老股东线性资本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现有产品市场推广以及供应链体系优化。 随着这次融资落地,白犀牛成为首家同时获得快递行业龙头与商用车主机厂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 两大战略投资方的助力,将加速白犀牛在城市无人配送赛道的商业化布局,进一步夯实白犀牛的行业领先地位。 01、L4 公司+快递龙头+车企,构建合作铁三角 自 2019 年成立以来,白犀牛始终专注于为城市公开道路提供全天候、全路况配送解决方案。 顺丰作为物流行业龙头,2024 年已与白犀牛展开深度业务合作,目前白犀牛在顺丰体系内的日均活跃运营无人车(以下简称「日活」)规模已经达到数百台,且在持续快速交付中,主要服务于顺丰各快递网点到末端驿站的无人配送场景,可显著提升物流效率。 不仅顺丰,白犀牛也和三通一达、极兔等快递公司达成合作,在与快递客户实际合作中,帮助客户实现物流效率提升约 20-50%。 以实际运营情况为例,一快递加盟商,导入 3 台白犀牛无人车,覆盖 5 个驿站的包裹转运,日均派送 5000 单,实现配送成本降低 50% 以上。 一直营快递网点,此前快递员每日需往返网点与配送区域 6 次,单程 5-10 公里,单次耗时长达 1 小时。 导入无人车负责运输后,快递员仅需负责末端配送与揽收,工作强度大幅下降,派揽单量提升 20%,收入也随之增加,实现了物流效率与人员能效的双重提升。 白犀牛此轮融资的另一位战略投资方鑫源汽车,是城配物流车行业头部企业,将在车辆底盘研发、车规级标准等方面为白犀牛提供技术支持和制造赋能,推动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的规模化落地。 白犀牛创始人兼 CEO 朱磊表示,顺丰与鑫源汽车的加入,不仅是对白犀牛技术实力与商业模式探索的认可,更从侧面验证了产业方对无人配送赛","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ecf4c6766f4bae87379485963ccb620","width":"1080","height":"74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52c8791f1f8ef562d1ea6bfb473a8a4","width":"1080","height":"70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5b50bccd6ec77a0087d317f2f680891","width":"1080","height":"69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30257618581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2763052659392,"gmtCreate":1746688595689,"gmtModify":1746691616154,"author":{"id":"413998850027736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name":"汽车之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9988500277360","authorIdStr":"4139988500277360"},"themes":[],"title":"从「一招鲜」到「平台化」,智能辅助驾驶需要全能战士","htmlText":"2025 年,注定是中国智能驾驶发展的分水岭。 年初,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技术体系,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开始从高端车型向大众市场加速渗透。 刚刚结束的 2025 上海车展,呈现的行业趋势表明: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正取代单点技术创新,成为竞争新焦点。 在这场技术盛宴中,头部玩家的布局策略展现出惊人的战略一致性。 **乾昆 ADS 以四大版本精准切分市场:ADS SE 基础版、ADS Pro 增强版、ADS Max 超阶版、ADS Ultra 旗舰版。 地平线以征程系列芯片平台构建起覆盖 10+ TOPS 到 560 TOPS 的算力矩阵,如同搭建起智能驾驶的「算力阶梯」,精准对应从基础 L2+到高阶 L4 的进化需求。 Momenta 以「量产数据+Robotaxi 验证」的双轮驱动,构建起数据闭环的进化飞轮。 Nullmax 则通过平台化将核心的、复杂的自动驾驶算法模型,整合为一套支持不同车型、芯片的平台型软件,在免去大量低价值重复开发,将量产周期进一步压缩的同时,实现智能前视一体机到城区辅助驾驶的全场景覆盖,满足高中低不同市场需求。 四家不约而同采用「技术分层+场景适配」策略,通过硬件扩展、数据闭环、软硬解耦构建平台化能力,推动行业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全场景服务能力较量。 这种技术架构的趋同,折射出智能驾驶产业的新竞争维度:具备行泊一体到舱驾融合的全栈技术储备,实现跨算力平台、跨应用场景的弹性适配能力,正成为头部玩家的新护城河。 01、辅助驾驶进入「全民时代」,「平台化」战略成主流 今年春节后,各大车企纷纷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立下全系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 flag。 2 月 10 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技术矩阵; 3 月 3 日,吉利汽车发布「千里浩瀚」; 3 月 18 日,奇瑞汽车发布猎鹰智驾。 到了 4 月底的上海车展,辅助驾驶方案供应商将这股势头推向高潮。 汽","listText":"2025 年,注定是中国智能驾驶发展的分水岭。 年初,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技术体系,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开始从高端车型向大众市场加速渗透。 刚刚结束的 2025 上海车展,呈现的行业趋势表明: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正取代单点技术创新,成为竞争新焦点。 在这场技术盛宴中,头部玩家的布局策略展现出惊人的战略一致性。 **乾昆 ADS 以四大版本精准切分市场:ADS SE 基础版、ADS Pro 增强版、ADS Max 超阶版、ADS Ultra 旗舰版。 地平线以征程系列芯片平台构建起覆盖 10+ TOPS 到 560 TOPS 的算力矩阵,如同搭建起智能驾驶的「算力阶梯」,精准对应从基础 L2+到高阶 L4 的进化需求。 Momenta 以「量产数据+Robotaxi 验证」的双轮驱动,构建起数据闭环的进化飞轮。 Nullmax 则通过平台化将核心的、复杂的自动驾驶算法模型,整合为一套支持不同车型、芯片的平台型软件,在免去大量低价值重复开发,将量产周期进一步压缩的同时,实现智能前视一体机到城区辅助驾驶的全场景覆盖,满足高中低不同市场需求。 四家不约而同采用「技术分层+场景适配」策略,通过硬件扩展、数据闭环、软硬解耦构建平台化能力,推动行业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全场景服务能力较量。 这种技术架构的趋同,折射出智能驾驶产业的新竞争维度:具备行泊一体到舱驾融合的全栈技术储备,实现跨算力平台、跨应用场景的弹性适配能力,正成为头部玩家的新护城河。 01、辅助驾驶进入「全民时代」,「平台化」战略成主流 今年春节后,各大车企纷纷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立下全系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 flag。 2 月 10 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技术矩阵; 3 月 3 日,吉利汽车发布「千里浩瀚」; 3 月 18 日,奇瑞汽车发布猎鹰智驾。 到了 4 月底的上海车展,辅助驾驶方案供应商将这股势头推向高潮。 汽","text":"2025 年,注定是中国智能驾驶发展的分水岭。 年初,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技术体系,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开始从高端车型向大众市场加速渗透。 刚刚结束的 2025 上海车展,呈现的行业趋势表明: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正取代单点技术创新,成为竞争新焦点。 在这场技术盛宴中,头部玩家的布局策略展现出惊人的战略一致性。 **乾昆 ADS 以四大版本精准切分市场:ADS SE 基础版、ADS Pro 增强版、ADS Max 超阶版、ADS Ultra 旗舰版。 地平线以征程系列芯片平台构建起覆盖 10+ TOPS 到 560 TOPS 的算力矩阵,如同搭建起智能驾驶的「算力阶梯」,精准对应从基础 L2+到高阶 L4 的进化需求。 Momenta 以「量产数据+Robotaxi 验证」的双轮驱动,构建起数据闭环的进化飞轮。 Nullmax 则通过平台化将核心的、复杂的自动驾驶算法模型,整合为一套支持不同车型、芯片的平台型软件,在免去大量低价值重复开发,将量产周期进一步压缩的同时,实现智能前视一体机到城区辅助驾驶的全场景覆盖,满足高中低不同市场需求。 四家不约而同采用「技术分层+场景适配」策略,通过硬件扩展、数据闭环、软硬解耦构建平台化能力,推动行业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全场景服务能力较量。 这种技术架构的趋同,折射出智能驾驶产业的新竞争维度:具备行泊一体到舱驾融合的全栈技术储备,实现跨算力平台、跨应用场景的弹性适配能力,正成为头部玩家的新护城河。 01、辅助驾驶进入「全民时代」,「平台化」战略成主流 今年春节后,各大车企纷纷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立下全系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 flag。 2 月 10 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技术矩阵; 3 月 3 日,吉利汽车发布「千里浩瀚」; 3 月 18 日,奇瑞汽车发布猎鹰智驾。 到了 4 月底的上海车展,辅助驾驶方案供应商将这股势头推向高潮。 汽","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ba04b5665c924e450adcbb74d8009ec","width":"0","height":"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6186cc76d54658b87e1f2503c0f11d4","width":"1080","height":"67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0d1584195be583f48f3b7455b4a5b04","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27630526593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2494584410168,"gmtCreate":1746599837698,"gmtModify":1747144406932,"author":{"id":"413998850027736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name":"汽车之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9988500277360","authorIdStr":"4139988500277360"},"themes":[],"title":"未来运输机器人登场,无人货运进入 DeepSeek 时刻","htmlText":"如果说 Robotaxi 承载着自动驾驶最丰富的想象力,那最先让想象力落地的,大概率是 Robotruck。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由「1+N 形式」组成的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装载着煤炭、矿石等大宗物料,在漫天尘土中驶入西北深处。 依托这种混合编队模式,卡尔动力率先从大宗货运场景切入,打开了万亿级无人货运市场。目前其华北、西北地区 L4 卡车编队运营里程突破 2000 万公里,运输货物达 2 亿吨公里,运营年化收入规模达 3 亿元。 而对于自动驾驶货运的下一站,卡尔动力已备好王牌,新发布的未来运输机器人 KargoBot Space,不设驾驶舱,可将单车运输毛利提升 5 倍。 并且,这台车首次集齐了自动驾驶行业内最硬核的赋能利器: 感知方面,搭载 6 颗禾赛科技超高清激光雷达 AT1440; 计算方面,搭载 2 颗地平线旗舰版芯片征程 6P; 补能方面,接入宁德时代全国骐骥底盘换电网络。 卡尔动力以此为基点,从固定路线走向多场景,以革新智能物流的姿态,跃入 60 亿级的全球物流市场前台。 01、卡尔动力算了一笔降本增效的经济账 同属 L4 赛道,Robotaxi 与 Robotruck 由于场景属性不同,从不同的商业逻辑出发,对应着不同的运营法则。 前者载人,直接面向大众,强调短、频、快,即通过供需调度降低空载率,用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乘坐体验; 后者载物,直接面向物流行业,强调单次载物重量,即通过载重与里程数衡量物流效益。 相较于 Robotaxi 的精耕细作,Robotruck 省略用户体验这一环,更纯粹地聚焦于货运流程上。 对于 L4 级自动驾驶而言,这是一道更易解的题。 在自动驾驶卡车尚未入场前,货运司机普遍陷入「不超载很难赚到钱」的困局中,效益与安全的天平开始失衡。 因此,解题关键在于如何在提升运量的同时保障安全,降低人力、能耗等成本。 卡尔动力率先提出了基本解:「1+N」","listText":"如果说 Robotaxi 承载着自动驾驶最丰富的想象力,那最先让想象力落地的,大概率是 Robotruck。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由「1+N 形式」组成的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装载着煤炭、矿石等大宗物料,在漫天尘土中驶入西北深处。 依托这种混合编队模式,卡尔动力率先从大宗货运场景切入,打开了万亿级无人货运市场。目前其华北、西北地区 L4 卡车编队运营里程突破 2000 万公里,运输货物达 2 亿吨公里,运营年化收入规模达 3 亿元。 而对于自动驾驶货运的下一站,卡尔动力已备好王牌,新发布的未来运输机器人 KargoBot Space,不设驾驶舱,可将单车运输毛利提升 5 倍。 并且,这台车首次集齐了自动驾驶行业内最硬核的赋能利器: 感知方面,搭载 6 颗禾赛科技超高清激光雷达 AT1440; 计算方面,搭载 2 颗地平线旗舰版芯片征程 6P; 补能方面,接入宁德时代全国骐骥底盘换电网络。 卡尔动力以此为基点,从固定路线走向多场景,以革新智能物流的姿态,跃入 60 亿级的全球物流市场前台。 01、卡尔动力算了一笔降本增效的经济账 同属 L4 赛道,Robotaxi 与 Robotruck 由于场景属性不同,从不同的商业逻辑出发,对应着不同的运营法则。 前者载人,直接面向大众,强调短、频、快,即通过供需调度降低空载率,用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乘坐体验; 后者载物,直接面向物流行业,强调单次载物重量,即通过载重与里程数衡量物流效益。 相较于 Robotaxi 的精耕细作,Robotruck 省略用户体验这一环,更纯粹地聚焦于货运流程上。 对于 L4 级自动驾驶而言,这是一道更易解的题。 在自动驾驶卡车尚未入场前,货运司机普遍陷入「不超载很难赚到钱」的困局中,效益与安全的天平开始失衡。 因此,解题关键在于如何在提升运量的同时保障安全,降低人力、能耗等成本。 卡尔动力率先提出了基本解:「1+N」","text":"如果说 Robotaxi 承载着自动驾驶最丰富的想象力,那最先让想象力落地的,大概率是 Robotruck。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由「1+N 形式」组成的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装载着煤炭、矿石等大宗物料,在漫天尘土中驶入西北深处。 依托这种混合编队模式,卡尔动力率先从大宗货运场景切入,打开了万亿级无人货运市场。目前其华北、西北地区 L4 卡车编队运营里程突破 2000 万公里,运输货物达 2 亿吨公里,运营年化收入规模达 3 亿元。 而对于自动驾驶货运的下一站,卡尔动力已备好王牌,新发布的未来运输机器人 KargoBot Space,不设驾驶舱,可将单车运输毛利提升 5 倍。 并且,这台车首次集齐了自动驾驶行业内最硬核的赋能利器: 感知方面,搭载 6 颗禾赛科技超高清激光雷达 AT1440; 计算方面,搭载 2 颗地平线旗舰版芯片征程 6P; 补能方面,接入宁德时代全国骐骥底盘换电网络。 卡尔动力以此为基点,从固定路线走向多场景,以革新智能物流的姿态,跃入 60 亿级的全球物流市场前台。 01、卡尔动力算了一笔降本增效的经济账 同属 L4 赛道,Robotaxi 与 Robotruck 由于场景属性不同,从不同的商业逻辑出发,对应着不同的运营法则。 前者载人,直接面向大众,强调短、频、快,即通过供需调度降低空载率,用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乘坐体验; 后者载物,直接面向物流行业,强调单次载物重量,即通过载重与里程数衡量物流效益。 相较于 Robotaxi 的精耕细作,Robotruck 省略用户体验这一环,更纯粹地聚焦于货运流程上。 对于 L4 级自动驾驶而言,这是一道更易解的题。 在自动驾驶卡车尚未入场前,货运司机普遍陷入「不超载很难赚到钱」的困局中,效益与安全的天平开始失衡。 因此,解题关键在于如何在提升运量的同时保障安全,降低人力、能耗等成本。 卡尔动力率先提出了基本解:「1+N」","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b5544844e934a66171f0b8cfc58f78b","width":"1080","height":"74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85a9f49e2225449ff403156caefa47e","width":"1080","height":"72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00f3df977e01fd28a54138b4226a6cf","width":"510","height":"2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24945844101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8,"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0337033359480,"gmtCreate":1746084474352,"gmtModify":174608451871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name":"汽车之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9988500277360","authorIdStr":"4139988500277360"},"themes":[],"title":"宝马不想患上电车“速度依赖症”","htmlText":"当行业沉迷于堆砌屏幕数量、炒作零百加速的「数字游戏」时,智能电动汽车正在陷入「作妖式创新」的怪圈——以表面参数的疯狂内卷,掩盖技术深度的匮乏,用华而不实的功能堆砌,替代驾驶本质的追求。 究其根本,底盘操控这些影响用户长期使用的「里子活」技术难以突破,所以只能在汽车配置这些用户看得见的「面子活」上下功夫。 这种窘境持续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电力驱动」和「驾驶乐趣」,难以兼容于同一台车上。 「堆料主义」下的面子活不是坏事,坏的,是创新少了,尤其是「里子活」这一块重要的拼图。 2025上海车展,宝马首发亮相了新世代驾趣概念车,这是宝马新技术的测试平台,代表了宝马如何为纯电车注入新大脑,以及对智能化的新理解。 01、里子技术活壁垒更高 是追求性能操控,还是「车坐不开」,市场已经早有答案。 小米 SU7 Ultra 靠着整车综合实力的投入,踏入豪华车市场的角逐。 比亚迪仰望通过对悬架和底盘的自研,实现了「四肢」的全栈控制。 曾在电动漂移世界纪录的赛场上扬起尘土的智己,将性能操控视为品牌的支撑点。 越来越多的车企意识到,一个品牌想建立豪华感,需要在车辆的驾驶环节下更多功夫,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这些中国品牌的围剿中,传统豪门给出了更系统的解题思路——将机械素质与电子架构深度融合,通过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实现动力与操控的深度融合。 如果把宝马的驾控超级大脑比作建房子,电子电气架构就是房屋结构,决定了房屋的层高和形状。 域集中式架构是行业公认的电子电子架构变革方向,零跑、小鹏和蔚来的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将车身、辅助驾驶和座舱都整合进一个运算中枢。 宝马选择通过整合动力、制动、转向等核心系统为一个整体,让蛮横的电机扭矩转化为精准的操控语言。 拿数据来说,新世代驾趣概念车最大扭矩为 18000N·m,能爬上 54 度的大陡坡。 这一数字背后,是宝马对动力输出逻辑的重新","listText":"当行业沉迷于堆砌屏幕数量、炒作零百加速的「数字游戏」时,智能电动汽车正在陷入「作妖式创新」的怪圈——以表面参数的疯狂内卷,掩盖技术深度的匮乏,用华而不实的功能堆砌,替代驾驶本质的追求。 究其根本,底盘操控这些影响用户长期使用的「里子活」技术难以突破,所以只能在汽车配置这些用户看得见的「面子活」上下功夫。 这种窘境持续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电力驱动」和「驾驶乐趣」,难以兼容于同一台车上。 「堆料主义」下的面子活不是坏事,坏的,是创新少了,尤其是「里子活」这一块重要的拼图。 2025上海车展,宝马首发亮相了新世代驾趣概念车,这是宝马新技术的测试平台,代表了宝马如何为纯电车注入新大脑,以及对智能化的新理解。 01、里子技术活壁垒更高 是追求性能操控,还是「车坐不开」,市场已经早有答案。 小米 SU7 Ultra 靠着整车综合实力的投入,踏入豪华车市场的角逐。 比亚迪仰望通过对悬架和底盘的自研,实现了「四肢」的全栈控制。 曾在电动漂移世界纪录的赛场上扬起尘土的智己,将性能操控视为品牌的支撑点。 越来越多的车企意识到,一个品牌想建立豪华感,需要在车辆的驾驶环节下更多功夫,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这些中国品牌的围剿中,传统豪门给出了更系统的解题思路——将机械素质与电子架构深度融合,通过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实现动力与操控的深度融合。 如果把宝马的驾控超级大脑比作建房子,电子电气架构就是房屋结构,决定了房屋的层高和形状。 域集中式架构是行业公认的电子电子架构变革方向,零跑、小鹏和蔚来的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将车身、辅助驾驶和座舱都整合进一个运算中枢。 宝马选择通过整合动力、制动、转向等核心系统为一个整体,让蛮横的电机扭矩转化为精准的操控语言。 拿数据来说,新世代驾趣概念车最大扭矩为 18000N·m,能爬上 54 度的大陡坡。 这一数字背后,是宝马对动力输出逻辑的重新","text":"当行业沉迷于堆砌屏幕数量、炒作零百加速的「数字游戏」时,智能电动汽车正在陷入「作妖式创新」的怪圈——以表面参数的疯狂内卷,掩盖技术深度的匮乏,用华而不实的功能堆砌,替代驾驶本质的追求。 究其根本,底盘操控这些影响用户长期使用的「里子活」技术难以突破,所以只能在汽车配置这些用户看得见的「面子活」上下功夫。 这种窘境持续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电力驱动」和「驾驶乐趣」,难以兼容于同一台车上。 「堆料主义」下的面子活不是坏事,坏的,是创新少了,尤其是「里子活」这一块重要的拼图。 2025上海车展,宝马首发亮相了新世代驾趣概念车,这是宝马新技术的测试平台,代表了宝马如何为纯电车注入新大脑,以及对智能化的新理解。 01、里子技术活壁垒更高 是追求性能操控,还是「车坐不开」,市场已经早有答案。 小米 SU7 Ultra 靠着整车综合实力的投入,踏入豪华车市场的角逐。 比亚迪仰望通过对悬架和底盘的自研,实现了「四肢」的全栈控制。 曾在电动漂移世界纪录的赛场上扬起尘土的智己,将性能操控视为品牌的支撑点。 越来越多的车企意识到,一个品牌想建立豪华感,需要在车辆的驾驶环节下更多功夫,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这些中国品牌的围剿中,传统豪门给出了更系统的解题思路——将机械素质与电子架构深度融合,通过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实现动力与操控的深度融合。 如果把宝马的驾控超级大脑比作建房子,电子电气架构就是房屋结构,决定了房屋的层高和形状。 域集中式架构是行业公认的电子电子架构变革方向,零跑、小鹏和蔚来的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将车身、辅助驾驶和座舱都整合进一个运算中枢。 宝马选择通过整合动力、制动、转向等核心系统为一个整体,让蛮横的电机扭矩转化为精准的操控语言。 拿数据来说,新世代驾趣概念车最大扭矩为 18000N·m,能爬上 54 度的大陡坡。 这一数字背后,是宝马对动力输出逻辑的重新","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4fa6c79151717e0fc605219c8179ea3","width":"1080","height":"74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3272ff7df99af1fa458e5209fb0e995","width":"108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f599d0ea973923109b555ebf89c8610","width":"1080","height":"72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03370333594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5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8936972284800,"gmtCreate":1745743623452,"gmtModify":1745744166245,"author":{"id":"413998850027736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name":"汽车之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9988500277360","authorIdStr":"4139988500277360"},"themes":[],"title":"Momenta 崛起:全球车企智变浪潮背后的中国力量","htmlText":"这届上海国际车展,Momenta 很忙,忙着为各大车企「站台」。 包括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智己在内的六大品牌,均宣布与 Momenta 开启进一步战略合作。 正如 Momenta 今天刻下的时代坐标:全球品牌的共同选择。 由此,包括 DeepSeek、宁德时代、Momenta 在内,三家巨头企业正成为推动全球智能化、电动化事业的重要力量。 今天 Momenta 的朋友圈内,涵盖自主车企,合资车企、国际车企三类角色,累计量产合作车型超 130 款。 与之对应的,则是 Momenta 为车企赋能的三重战略。 成为自主车企的智能化助攻; 用智能化定义「新合资主义」; 促进国际车企智能化辐射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Momenta 今天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正如辅助驾驶的开发没有银子弹。 基于数据飞轮效应带来的先发优势与规模优势,让 Momenta 多年体系化能力的积累,终于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刻。 01、自主、合资、国际车企的牌桌上,为何都有 Momenta 在辅助驾驶供应商的竞技场,如果说技术实力、量产经验是比拼的核心要素,那服务能力则是达成供求关系的加分项。 一个不恰当比喻,这就好比汽车上的智能变速箱,它能将技术动能(发动机)与量产经验(底盘)无缝衔接,根据不同场景需求实时调整传动逻辑。 更具象化一些,即供应商按照车企特性调整服务策略,成为完美契合车企智能化诉求的理想合作伙伴。 Momenta 牢牢抓住了这点,敲开了自主、合资、国际车企的大门,从各车企的自身基因,竞争环境着眼,我们可以窥见 Momenta 的「成功学」策略。 自主企业智能化的关键词:领先与提速。 无论传统自主品牌还是新势力,诞生于智能化这片热土,就注定被辅助驾驶的大浪裹挟。 新势力卷的凶猛,首要目标即进入辅助驾驶第一梯队,并成为绝对头部。而 Momenta 首创飞轮大模型,用数据驱动的方式","listText":"这届上海国际车展,Momenta 很忙,忙着为各大车企「站台」。 包括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智己在内的六大品牌,均宣布与 Momenta 开启进一步战略合作。 正如 Momenta 今天刻下的时代坐标:全球品牌的共同选择。 由此,包括 DeepSeek、宁德时代、Momenta 在内,三家巨头企业正成为推动全球智能化、电动化事业的重要力量。 今天 Momenta 的朋友圈内,涵盖自主车企,合资车企、国际车企三类角色,累计量产合作车型超 130 款。 与之对应的,则是 Momenta 为车企赋能的三重战略。 成为自主车企的智能化助攻; 用智能化定义「新合资主义」; 促进国际车企智能化辐射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Momenta 今天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正如辅助驾驶的开发没有银子弹。 基于数据飞轮效应带来的先发优势与规模优势,让 Momenta 多年体系化能力的积累,终于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刻。 01、自主、合资、国际车企的牌桌上,为何都有 Momenta 在辅助驾驶供应商的竞技场,如果说技术实力、量产经验是比拼的核心要素,那服务能力则是达成供求关系的加分项。 一个不恰当比喻,这就好比汽车上的智能变速箱,它能将技术动能(发动机)与量产经验(底盘)无缝衔接,根据不同场景需求实时调整传动逻辑。 更具象化一些,即供应商按照车企特性调整服务策略,成为完美契合车企智能化诉求的理想合作伙伴。 Momenta 牢牢抓住了这点,敲开了自主、合资、国际车企的大门,从各车企的自身基因,竞争环境着眼,我们可以窥见 Momenta 的「成功学」策略。 自主企业智能化的关键词:领先与提速。 无论传统自主品牌还是新势力,诞生于智能化这片热土,就注定被辅助驾驶的大浪裹挟。 新势力卷的凶猛,首要目标即进入辅助驾驶第一梯队,并成为绝对头部。而 Momenta 首创飞轮大模型,用数据驱动的方式","text":"这届上海国际车展,Momenta 很忙,忙着为各大车企「站台」。 包括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智己在内的六大品牌,均宣布与 Momenta 开启进一步战略合作。 正如 Momenta 今天刻下的时代坐标:全球品牌的共同选择。 由此,包括 DeepSeek、宁德时代、Momenta 在内,三家巨头企业正成为推动全球智能化、电动化事业的重要力量。 今天 Momenta 的朋友圈内,涵盖自主车企,合资车企、国际车企三类角色,累计量产合作车型超 130 款。 与之对应的,则是 Momenta 为车企赋能的三重战略。 成为自主车企的智能化助攻; 用智能化定义「新合资主义」; 促进国际车企智能化辐射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Momenta 今天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正如辅助驾驶的开发没有银子弹。 基于数据飞轮效应带来的先发优势与规模优势,让 Momenta 多年体系化能力的积累,终于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刻。 01、自主、合资、国际车企的牌桌上,为何都有 Momenta 在辅助驾驶供应商的竞技场,如果说技术实力、量产经验是比拼的核心要素,那服务能力则是达成供求关系的加分项。 一个不恰当比喻,这就好比汽车上的智能变速箱,它能将技术动能(发动机)与量产经验(底盘)无缝衔接,根据不同场景需求实时调整传动逻辑。 更具象化一些,即供应商按照车企特性调整服务策略,成为完美契合车企智能化诉求的理想合作伙伴。 Momenta 牢牢抓住了这点,敲开了自主、合资、国际车企的大门,从各车企的自身基因,竞争环境着眼,我们可以窥见 Momenta 的「成功学」策略。 自主企业智能化的关键词:领先与提速。 无论传统自主品牌还是新势力,诞生于智能化这片热土,就注定被辅助驾驶的大浪裹挟。 新势力卷的凶猛,首要目标即进入辅助驾驶第一梯队,并成为绝对头部。而 Momenta 首创飞轮大模型,用数据驱动的方式","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a112e0fb2379a1ff5ebf4a7152c249b","width":"1080","height":"74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f5b686e1d1a78496cd810f4896e8d7b","width":"1080","height":"37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fb0b2d756798e4220cbe38980d2e5fa","width":"1080","height":"81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89369722848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3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8935851467208,"gmtCreate":1745742772763,"gmtModify":1745744308071,"author":{"id":"413998850027736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name":"汽车之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9988500277360","authorIdStr":"4139988500277360"},"themes":[],"title":"在上海车展,联发科为智能座舱释放「升阶魔法」","htmlText":"2025 年,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浪潮正在持续加速。 智能体 AI 的崛起,正重塑座舱交互的未来,DeepSeek、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纷纷落地车载场景,为智能座舱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舱驾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成为上海车展上核心关键词之一,以汽车厂商们展开激烈竞逐,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这两股力量的交汇,正在重新定义汽车智能化的技术标准。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联发科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重磅发布天玑旗舰座舱芯片 C-X1。 凭借 3nm 制程和双 AI 引擎带来的 400TOPS AI 算力,C-X1 将智能座舱芯片性能推向新的巅峰,为这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注入强劲动力。 01、双 AI 引擎,打造全球最强智能座舱芯片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人机交互的主要组成,已从单一的驾驶空间转变为集资讯、娱乐、交互、控制于一体的智能空间。 进入 2025 年,支持大语言模型(LLMs)、多屏高分辨率显示、DMS/OMS、AR-HUD 甚至是车载大型 3A 游戏等 AI、安全和娱乐应用,是新一轮座舱计算平台升级的趋势。 天玑汽车座舱平台 C-X1 便是联发科面向这一趋势投入的一颗「深水炸弹」。 在性能上,基于先进的 3nm 制程,C-X1 采用 Arm v9.2-A 架构,拥有 12 核 CPU,而且 CPU 单核性能对比目前业内旗舰车芯领先 80%,将座舱性能标准率先推入下一个时代。 如果说传统座舱芯片是燃油发动机,靠排量来提升性能。那 C-X1 就是混动系统,通过加入新的「能源」,让性能、能耗表现全面起飞。 为什么这么说? 为了满足智能座舱对端侧 AI 应用和车载娱乐应用的性能需求,C-X1 集成了 NVIDIA Blackwell GPU 与深度学习加速器。 这颗强悍的 GPU 拥有 10.2 TFLOPS 强劲算力,火力全开后可以提供的计算性能以及 GPU 3D 渲染性能,对","listText":"2025 年,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浪潮正在持续加速。 智能体 AI 的崛起,正重塑座舱交互的未来,DeepSeek、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纷纷落地车载场景,为智能座舱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舱驾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成为上海车展上核心关键词之一,以汽车厂商们展开激烈竞逐,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这两股力量的交汇,正在重新定义汽车智能化的技术标准。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联发科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重磅发布天玑旗舰座舱芯片 C-X1。 凭借 3nm 制程和双 AI 引擎带来的 400TOPS AI 算力,C-X1 将智能座舱芯片性能推向新的巅峰,为这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注入强劲动力。 01、双 AI 引擎,打造全球最强智能座舱芯片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人机交互的主要组成,已从单一的驾驶空间转变为集资讯、娱乐、交互、控制于一体的智能空间。 进入 2025 年,支持大语言模型(LLMs)、多屏高分辨率显示、DMS/OMS、AR-HUD 甚至是车载大型 3A 游戏等 AI、安全和娱乐应用,是新一轮座舱计算平台升级的趋势。 天玑汽车座舱平台 C-X1 便是联发科面向这一趋势投入的一颗「深水炸弹」。 在性能上,基于先进的 3nm 制程,C-X1 采用 Arm v9.2-A 架构,拥有 12 核 CPU,而且 CPU 单核性能对比目前业内旗舰车芯领先 80%,将座舱性能标准率先推入下一个时代。 如果说传统座舱芯片是燃油发动机,靠排量来提升性能。那 C-X1 就是混动系统,通过加入新的「能源」,让性能、能耗表现全面起飞。 为什么这么说? 为了满足智能座舱对端侧 AI 应用和车载娱乐应用的性能需求,C-X1 集成了 NVIDIA Blackwell GPU 与深度学习加速器。 这颗强悍的 GPU 拥有 10.2 TFLOPS 强劲算力,火力全开后可以提供的计算性能以及 GPU 3D 渲染性能,对","text":"2025 年,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浪潮正在持续加速。 智能体 AI 的崛起,正重塑座舱交互的未来,DeepSeek、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纷纷落地车载场景,为智能座舱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舱驾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成为上海车展上核心关键词之一,以汽车厂商们展开激烈竞逐,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这两股力量的交汇,正在重新定义汽车智能化的技术标准。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联发科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重磅发布天玑旗舰座舱芯片 C-X1。 凭借 3nm 制程和双 AI 引擎带来的 400TOPS AI 算力,C-X1 将智能座舱芯片性能推向新的巅峰,为这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注入强劲动力。 01、双 AI 引擎,打造全球最强智能座舱芯片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人机交互的主要组成,已从单一的驾驶空间转变为集资讯、娱乐、交互、控制于一体的智能空间。 进入 2025 年,支持大语言模型(LLMs)、多屏高分辨率显示、DMS/OMS、AR-HUD 甚至是车载大型 3A 游戏等 AI、安全和娱乐应用,是新一轮座舱计算平台升级的趋势。 天玑汽车座舱平台 C-X1 便是联发科面向这一趋势投入的一颗「深水炸弹」。 在性能上,基于先进的 3nm 制程,C-X1 采用 Arm v9.2-A 架构,拥有 12 核 CPU,而且 CPU 单核性能对比目前业内旗舰车芯领先 80%,将座舱性能标准率先推入下一个时代。 如果说传统座舱芯片是燃油发动机,靠排量来提升性能。那 C-X1 就是混动系统,通过加入新的「能源」,让性能、能耗表现全面起飞。 为什么这么说? 为了满足智能座舱对端侧 AI 应用和车载娱乐应用的性能需求,C-X1 集成了 NVIDIA Blackwell GPU 与深度学习加速器。 这颗强悍的 GPU 拥有 10.2 TFLOPS 强劲算力,火力全开后可以提供的计算性能以及 GPU 3D 渲染性能,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4a97d14b7e4ee35fd3f69c20905d7a3","width":"1080","height":"74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bb09f3312939cee6c320128e4c73d67","width":"1080","height":"71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04030b5bd2a72db5526b266fe6fcf64","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89358514672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8144739762728,"gmtCreate":1745548378843,"gmtModify":1745549085946,"author":{"id":"4139988500277360","authorId":"4139988500277360","name":"汽车之心","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50dd5f8e6b3bf0cf67ae66948d6c5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39988500277360","authorIdStr":"4139988500277360"},"themes":[],"title":"“德赛西威 Inside”,定义舱驾一体最优解","htmlText":"智驾平权时代,无论车企还是供应商,都试图找到降本增效的黄金分割线。 舱驾一体方案顺势走入台前。 该方案的原理是让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系统共用一个「大脑」,将两种域控制器集成为「一个盒子」,以此实现数据共享、算力共用以及功能协同,做到降本增效。 上海国际车展上,擅长「造盒子」的德赛西威放出大招——行业首个基于高通 SA8775P 打造的舱驾一体方案,面向中阶辅助驾驶领域。 并且,在自研传感器、域控制器之外,也搭建起了算法系统。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出行方案供应商,德赛西威在智能座舱、组合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三大核心业务上带来了诸多升级动作,如发布车路云一体化架构 EEA4.0、第五代 AI 座舱 G10PH,推出 Smart Solution 3.0 等。 显然,在全栈能力的再度进化下,德赛西威借 AI 之力,为行业注入更具穿透力的发展势能。 01、舱驾一体,撬动智驾平权的新杠杆 舱驾一体的本质是整合资源。 传统汽车架构像两个大厨在各自工作台上烹饪,一个负责主菜(辅助驾驶),一个负责甜点(座舱),工具、食材互不共享。 而舱驾融合后,两位大厨共享一个工作台,厨房资源(算力)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配,比如夜间行车时,闲置的座舱算力可以瞬间强化辅助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 在这套逻辑上,由于资源共享,舱驾一体能够砍去冗余的硬件开支,强化算力的高效应用,被看作对抗成本竞争的有效方式。 但在撕开降本增效的裂缝之前,舱驾一体在技术实现上,几乎都是难点。 航盛集团技术中心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钱乾曾指出,舱驾一体的关键是处理好技术架构的差异。 智能座舱集中在人机交互、信息娱乐等方面,主要需要 CPU 和 GPU 分别提供通用算力和图形算力; 智能驾驶涵盖传感器、数据处理等领域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涉及复杂的实时决策和操控,主要需要 GPU 和 NPU 支持算法与流程调度。 说白了,这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要融合多","listText":"智驾平权时代,无论车企还是供应商,都试图找到降本增效的黄金分割线。 舱驾一体方案顺势走入台前。 该方案的原理是让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系统共用一个「大脑」,将两种域控制器集成为「一个盒子」,以此实现数据共享、算力共用以及功能协同,做到降本增效。 上海国际车展上,擅长「造盒子」的德赛西威放出大招——行业首个基于高通 SA8775P 打造的舱驾一体方案,面向中阶辅助驾驶领域。 并且,在自研传感器、域控制器之外,也搭建起了算法系统。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出行方案供应商,德赛西威在智能座舱、组合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三大核心业务上带来了诸多升级动作,如发布车路云一体化架构 EEA4.0、第五代 AI 座舱 G10PH,推出 Smart Solution 3.0 等。 显然,在全栈能力的再度进化下,德赛西威借 AI 之力,为行业注入更具穿透力的发展势能。 01、舱驾一体,撬动智驾平权的新杠杆 舱驾一体的本质是整合资源。 传统汽车架构像两个大厨在各自工作台上烹饪,一个负责主菜(辅助驾驶),一个负责甜点(座舱),工具、食材互不共享。 而舱驾融合后,两位大厨共享一个工作台,厨房资源(算力)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配,比如夜间行车时,闲置的座舱算力可以瞬间强化辅助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 在这套逻辑上,由于资源共享,舱驾一体能够砍去冗余的硬件开支,强化算力的高效应用,被看作对抗成本竞争的有效方式。 但在撕开降本增效的裂缝之前,舱驾一体在技术实现上,几乎都是难点。 航盛集团技术中心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钱乾曾指出,舱驾一体的关键是处理好技术架构的差异。 智能座舱集中在人机交互、信息娱乐等方面,主要需要 CPU 和 GPU 分别提供通用算力和图形算力; 智能驾驶涵盖传感器、数据处理等领域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涉及复杂的实时决策和操控,主要需要 GPU 和 NPU 支持算法与流程调度。 说白了,这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要融合多","text":"智驾平权时代,无论车企还是供应商,都试图找到降本增效的黄金分割线。 舱驾一体方案顺势走入台前。 该方案的原理是让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系统共用一个「大脑」,将两种域控制器集成为「一个盒子」,以此实现数据共享、算力共用以及功能协同,做到降本增效。 上海国际车展上,擅长「造盒子」的德赛西威放出大招——行业首个基于高通 SA8775P 打造的舱驾一体方案,面向中阶辅助驾驶领域。 并且,在自研传感器、域控制器之外,也搭建起了算法系统。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出行方案供应商,德赛西威在智能座舱、组合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三大核心业务上带来了诸多升级动作,如发布车路云一体化架构 EEA4.0、第五代 AI 座舱 G10PH,推出 Smart Solution 3.0 等。 显然,在全栈能力的再度进化下,德赛西威借 AI 之力,为行业注入更具穿透力的发展势能。 01、舱驾一体,撬动智驾平权的新杠杆 舱驾一体的本质是整合资源。 传统汽车架构像两个大厨在各自工作台上烹饪,一个负责主菜(辅助驾驶),一个负责甜点(座舱),工具、食材互不共享。 而舱驾融合后,两位大厨共享一个工作台,厨房资源(算力)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配,比如夜间行车时,闲置的座舱算力可以瞬间强化辅助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 在这套逻辑上,由于资源共享,舱驾一体能够砍去冗余的硬件开支,强化算力的高效应用,被看作对抗成本竞争的有效方式。 但在撕开降本增效的裂缝之前,舱驾一体在技术实现上,几乎都是难点。 航盛集团技术中心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钱乾曾指出,舱驾一体的关键是处理好技术架构的差异。 智能座舱集中在人机交互、信息娱乐等方面,主要需要 CPU 和 GPU 分别提供通用算力和图形算力; 智能驾驶涵盖传感器、数据处理等领域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涉及复杂的实时决策和操控,主要需要 GPU 和 NPU 支持算法与流程调度。 说白了,这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要融合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6495d27f417588d7fff4f4b3f07e4c0","width":"1080","height":"74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57338aa2a1e40560c593613aafdf55f","width":"1080","height":"23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facf38d6eb8d6844c09f6d64c4f9445","width":"1080","height":"63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81447397627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