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惠星的财报解读
长期关注A股和中概股,能力圈范围:科技股、互联网公司。
IP属地:辽宁
+关注
帖子 · 105
帖子 · 105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惠星的财报解读
惠星的财报解读
·
09-18
元保Q2财报掘金:AI赋能下的保险科技龙头被低估了!
8月份各项数据公布后,美联储降息预期逐步升温,全球流动性宽松信号渐明。部分兼具成长韧性与估值修复空间的中概股板块,会是挖掘结构性机会的重要方向。 趁着中概股半年报披露收官这个窗口,我也挖掘了一些机构覆盖少、研究关注度低的次新股,这些次新股往往暗藏业绩与估值的预期差机遇。 而 2025 年 4 月刚登陆纳斯达克的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元保,便以一份超预期的Q2业绩报、显著低估的估值水平,成为值得我重点关注的标的。 以下结合公司财报、行业数据与资本市场动态,从业绩反差、低估逻辑、核心优势及未来潜力四大维度,解析投资价值。 业绩亮眼与估值洼地:鲜明反差下的价值机遇 2025年8月27日,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元保(NASDAQ:YB)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Q2业绩报。这份成绩单堪称亮眼:上半年营收20.4亿元,同比增长33.4%;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幅达82.5%,盈利增速显著跑赢营收。 拆分单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2%,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5.6%,环比保持稳健增长,印证业务增长的持续性。 但与强劲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TTM)仅 7.3 倍。这个估值不仅大幅低于众安在线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行业,也显著低于传统保险机构,甚至低于水滴这些保险科技公司。拆分单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2%,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5.6%,环比保持稳健增长,印证业务增长的持续性。 但与强劲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TTM)仅 7.3 倍。这个估值不仅大幅低于众安在线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行业,也显著低于传统保险机构,甚至低于水滴这些保险科技公司。 从市场表现来看,元保股价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这为长期投资者创
看
1,507
回复
11
点赞
20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元保Q2财报掘金:AI赋能下的保险科技龙头被低估了!
惠星的财报解读
惠星的财报解读
·
09-08
环球新材国际,被低估的新材料龙头必将青云直上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去年9月初,我为大家详细介绍过一家被低估的公司芯动联科,彼时其股价33元,现在已经涨至80元,涨幅超过140%。今天再为大家介绍另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 近几个月,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涨幅喜人,但是众多投资标的毫无疑问已经被资本市场追逐过度,估值明显高到离谱。很多投资者都在思考,在此种局面下,是否还有仍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答案当然是:有,而且质地优秀,发展前景良好! 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家表面性能材料龙头公司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 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是全球表面性能材料领域的领军者,是全球唯一实现从原材料到高端珠光材料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在合成云母的研发制造工艺、氧化铝为基材的汽车级珠光颜料量产等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 让环球新材国际被广大投资者关注的因素无疑是其在今年7月31日完成对全球科技巨头德国默克集团旗下的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的收购,收购价格6.65亿欧元,此项收购案标志着中国新材料企业全面进军全球价值链高端,尤其是汽车和化妆品领域。 环球新材国际这家公司本身的发展情况如何?市值只有50多亿人民币的它以50多亿元的人民币现金收购SUSONITY之后能否重复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故事?这将是我在这篇文章中和大家分析探讨的。 一:稳健成长的行业龙头 根据公司官网和投资网站的资料数据,从2018年至今,环球新材国际营收从3.18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6.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0%,并且从未有一年的增长率在15%以下。公司毛利率多年保持在50%以上,产品竞争力和经营能力可见相当不俗。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12亿元,同比增长1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5
看
1,510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环球新材国际,被低估的新材料龙头必将青云直上
惠星的财报解读
惠星的财报解读
·
07-08
$中国飞鹤(06186)$
飞鹤上周末发了业绩预告,网友们的讨论也是角度繁多,五花八门,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根据中国飞鹤(6186.HK)的中期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录得收益约91亿元至93亿元,净利润约10亿元至12亿元。同时,飞鹤宣布拟动用不少于10亿元用于回购股份,并维持稳定分红政策,预期2025年分派股息总额不少于20亿元。 飞鹤目前仍是中国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从这一点来看,飞鹤的长期价值依然存在。在中国整体消费市场承压的的大环境下,飞鹤的股价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从4港元出头涨到现在的5.7港元,涨幅接近40%,说明行业龙头在经济低迷期仍然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其实飞鹤这份中期业绩里有两个经营方面的重点值得投资者关注,一是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的12亿生育补贴计划,这肯定会对短期的业绩有些影响,但却是加强公司品牌长期发展的一步妙招,婴幼儿奶粉的品牌形象是重中之重,生育补贴计划可以抓住一大批用户心智,在未来数年内赢得一批用户的品牌认可。 二是调整库存。这属于一次性调整,近两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这个细分行业最明显的趋势是高端产品份额逆势扩张,我个人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拥有新生儿的家庭,其经济实力都在一定程度之上,所以对婴儿奶粉的需求也逐渐转向更高端的产品。 根据21世纪的报道,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婴配奶粉市场中,超高端+市场占比达到33.2%,超高端市场31.2%,高端市场24.2%,中高端市场8.6%,中低端市场2.7%。而飞鹤的超高端产品星飞帆卓睿销售额2024年同比大幅增长60%以上,达67亿元。很明显,只有超高端产品才是飞鹤转型的关键。 清出老产品,替换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超高端产品,调整之后公
看
1,09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惠星的财报解读
惠星的财报解读
·
05-15
贝壳是居住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它作为市场中的服务者,其业绩不光能够体现它自身的经营情况,我们也能从中窥见居住市场有哪些大趋势、小苗头。 “稳住楼市”自去年政治局会议被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体现了顶层会议对房地产工作的重视。但从侧面来看,当下房地产市场情况之复杂,非一家企业能够独自破局,行业可能还要面临脱胎换骨的“阵痛”。贝壳这次财报,营收情况会明显好于宏观市场,“解法”在于:从运营管理上找效率提升的空间,建立"服务者溢价"的市场规则。 对比24年,一季度的活跃门店和活跃经纪人的数量都在增加,联网门店超过5.5万家创历史新高,贝联门店的活跃经纪人净增长超9万人,门店和经纪人收益也获得提升。一季度店均GTV同比增长8%、人均GTV同比增长了14%,并且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长——从最初的真房源系统到AI赋能业务提效,从家装供应链到贝好家C2M模式,所有基础设施的投入本质都在降低经纪人的作业成本、放大其专业价值,这正是长期主义的体现。让平台上的各方从博弈走向高效协作、让行业摆脱低效竞争,反之也带动平台规模与效率的正向循环,以优质的供给赢得市场溢价。 增速一直比较快的家装业务也是这个逻辑,像贝壳从24年就在推“资金存管”,其实就是把装修费“存管”起来,装到满意才打款,是比较颠覆性的尝试,一季度家装的利润率贡献也首次达到32.6%,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此外,比较新的贝好家业务,在首个开盘的C2M产品定位合作项目“北京长安华曦府”,直接拿下“三开三罄”的结果,很有亮点,这块业务现在还看不出规模和盈利,但是个很有想象空间的尝试,供给的质量也会影响需求的释放,居住产业链的机会点很多,这也正是企业的机会。
$贝壳(BEKE)$
看
1.95万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惠星的财报解读
惠星的财报解读
·
01-26
北汽蓝谷的逻辑梳理——业绩拐点临近,预计到2027年扭亏
$北汽蓝谷(600733)$
看了北汽蓝谷的业绩预告,很多朋友认为公司越做越亏、前景不明,股价也不理想。我综合了最近的很多消息,有几点思考在此分享,但不构成投资建议。 先说结论,如题所示:从各方面来看,北汽集团要把新能源车做好做强的决心很足,从北京国资的角度来看也必须做大做强、打造出自有的新能源车企,因此24年以来很多动作都在密集落地,基于此,我认为未来两年内,北汽蓝谷将逐步构建起较强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矩阵,迎来销量持续增长,进而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1、产品矩阵必然要扩容 享界S9去年上市了,更大的期待是后续新品。增程版25年上市已经是板上钉钉,大概率在上半年就会成行,这一节点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毕竟这两年理想、零跑能够先后实现净利润转正,混动车型的问世是关键。 加上享界本身就因为电动智能化优势、华为智选品牌加成、豪华新能源轿车市场供给相对不足buff叠满,增程版必将再添一把大火进一步激活享界品牌的市场表现,平均月销量到达万级应该是迟早的事。 此外,根据以往的车型发布的经验来说,S9很有可能会有其他升级版,比如加长版,同时我国消费者对于SUV可以说是情有独钟,那么享界必然会上SUV车型,不过怎么协调和M9的定位差别是北汽和华为要考虑的,也许走越野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去年12月份,集团张总和老余在海南合体参加了央视直播,期间也有表示未来北汽和华为还将带来更多合作车型,也能侧面印证这一猜想。 再看看其他车企,这个猜测还能更加明朗。同处于鸿蒙智行四界之一的智界,先有轿车车型S7,随后出了轿跑SUV R7,上市两个月销量就突破了4.2万,也让智界这一品牌立住了、站稳了,口碑和销量双丰收。 类似的还有24年以来备受关注的零跑,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净利润转正的新势力。产品矩阵上看,零跑也是逐步实现了的B、
看
2,50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北汽蓝谷的逻辑梳理——业绩拐点临近,预计到2027年扭亏
惠星的财报解读
惠星的财报解读
·
01-06
深康佳A牵手宏晶微电子,开启半导体业务二次升级与价值重估
《盐铁论》有句话,“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主张与时俱进,很适合当下的深康佳。 深康佳近年来一直深化践行“一轴两轮三驱动”发展战略,这里面有关键的一环,就是半导体业务。 12月30日,深康佳A发布的一则筹划发行股份购买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公告。这背后,就是蕴含着深康佳聚焦半导体主营业务,通过协同发展谋求行稳致远的深远布局。 牵手宏晶微,扩宽半导体业务版图 从业务角度来看,深康佳凭借自身强大的生产实力,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康佳集团存储芯片版图持续扩张,从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到封装测试等环节入手,已经打造出集模组、主控、设计、封测及销售于一体的矩阵式全国产化供应链集群。 这意味着深康佳能够高效地将半导体芯片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流畅衔接。 其中代表性的有康佳集团旗下康芯威、康盈半导体以及康芯云。以康芯威为例,早在2023年,康芯威产能规模释放效应明显,累计销量近2000万颗。其自研eMMC产品已进入中兴、九联、海信等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而宏晶微电子在半导体相关业务方面也有着不错的积累,业务范围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产品可应用于新型平板、高铁、汽车、广电、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康佳收购宏晶微电子,是深康佳在拓展业务版图上的补强。 无论是消费电子领域,还是工业控制等领域,深康佳都有望实现业务的深度渗透与拓展,进而提升整体的市场份额和营收能力。 技术协同,共推半导体业务升级 技术层面的协同更是此次合作的关键所在。 深康佳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在半导体生产工艺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技术沉淀,掌握着不少关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Micro LED核心技术上表现突出,自研直接激光转移技术良率高达99.999%。 旗下还有康芯威专攻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设计,拥有从SOC到系统等全链条
看
3,90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深康佳A牵手宏晶微电子,开启半导体业务二次升级与价值重估
惠星的财报解读
惠星的财报解读
·
2024-12-17
金蝶国际:信创浪潮下的潜在黑马
2024年以来,A股市场上的信创概念股表现异常亮眼,尤其是中国软件、中国长城等核心标的,在区间内实现了超过一倍的涨幅。然而,港股市场对信创概念的热度相对较低,金蝶国际(HK0268)作为信创核心标的之一,股价涨幅远逊于A股同行。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和国内信创政策的推动,金蝶的长期价值正被逐步释放。 信创加速,金蝶正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外部制裁与内部需求双重驱动了中国IT产业的自主化进程。在数字经济转型的大潮中,信创已经从“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向“应用软件”层面全面推进。尤其是国资委79号文的发布,明确要求央企和国企加速国产替代进程,ERP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成为国产化的关键阵地。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预测,2025年信创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64.83%,突破千亿达到1462亿元,2027年有望到达3228亿元。 根据《2024中国ERP价值创新研究报告》的调研数据,当前近四成企业计划对现有ERP系统进行重大升级或替换,这也是国内增速高于全球增速的原因。 国产ERP以本地化优势和高性价比正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金蝶作为国产ERP的龙头企业,已经展现了与国际水平接轨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的潜力。 金蝶国际在技术实力、客户案例和行业经验上具备显著竞争力 作为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的创始成员,金蝶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信创产业发展,帮助众多头部企业完成国产化替代,堪称标杆案例的缔造者: 沙钢集团:打造“业财税资一体化”平台,成为沙钢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 潍柴雷沃:金蝶帮助其完成ERP全模块切换,解决30多项业务难点,提升管理效率。 华为:与金蝶共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启中国软件信创的自主创新之路。 海信集团:基于苍穹平台建设财务中台,助力全球化布局。 云南中烟:优化生产、销售和库存环节,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作为中国ERP市场的开拓
看
5,99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金蝶国际:信创浪潮下的潜在黑马
惠星的财报解读
惠星的财报解读
·
2024-11-05
$伊利股份(600887)$
说到伊利,这次三季报出人意料,净利表现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以致上周四、五两天,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分别逆势净流入公司股票1.36亿元及0.33亿元,伊利日k线呈2连涨,整体呈筑底反弹趋势。 对于投资者来说,伊利的优势基本上都已经耳熟能详:全球五强乳业巨头之一,亚洲第一。液态奶和冷饮市场份额第一,奶粉整体销量中国第一,份额不断提升。公司的长期战略是“全面价值领先”,从2014年到现在的十年时间里,伊利的经营发展和业绩表现证明了长期战略的成功,2014年伊利和主要竞争对手蒙牛的营业收入都是500亿元,2023年伊利收入1260亿元,已甩开蒙牛近300亿元,同时100亿元的净利润也是蒙牛的2倍。 我为什么一直看好伊利?因为觉得伊利业绩超预期的背后,更有潜力可挖。从2014年开始,伊利通过战略合作或投资并购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的资源网络。但是伊利打造的资源网络还未完全发力,随着国际化的推进将更具爆发力。 消费降级浪潮对于国内的消费市场伤害很大,不过通常情况下行业龙头会在经济低迷周期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因为抗风险能力更强,在逆周期中仍然有能力维持营销费用和维护销售渠道。比如今年上半年伊利为了维护终端渠道库存的健康度做出了贡献,短期看对收入和利润有一些影响,但是长期看是好事情,维护了渠道的健康,才能有利于长期的扩张。 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其实伊利短期的财报数据并不是太重要。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研究亚马逊很多年,说实话我最近一年多都没怎么太仔细看亚马逊的财报,一家公司如果投资者能抓住核心点,或者说是长期的核心趋势,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价值锚点”,有了这个“价值锚点”,投资起来
看
3,00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惠星的财报解读
惠星的财报解读
·
2024-09-02
A股拥有真科技、真壁垒的小众标的—芯动联科
这几年A股炒概念炒得比较厉害,少量参股的也能被列入各种概念里,然后涨个飞天不回头,不过跟随“短线”也能挖到“长线”宝藏。芯动联科就是我在7、8月商业航天这波里挖到的宝藏,进可攻、退可守。 宝藏原因写在前面: 1)公司做的是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件,这是真科技、真有高壁垒。公司毛利率19年以来一直保持在80%-90%,按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在A股剔除银行股,排名71/5000,净利率19年以来保持在40-50%,按2023年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在A股排名40/5096。排在前列基本上是酒类、saas软件类、医药类公司,商业模式的优越性不再赘述,所以如果不是真科技、真有高壁垒,竞争格局好,按照国内企业的卷法和打价格战的玩法,所谓科技公司不可能维持如此高的毛利率、净利率,还保持那么多年,凭这一点就值得往下研究。 2)公司正处于客户导入收获期,业绩快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很强。而且MEMS惯性传感器件在商业航天(市场空间:7-21亿)近年有放量机会,A股炒的比较火热的智能驾驶(MEMS IMU市场空间:120亿以上)、低空经济(MEMS IMU市场空间:50亿)、人形机器人(中国MEMS IMU市场空间:60亿以上)都是增量机会、市场空间巨大。公司现在收入规模不到4个亿,市值130亿,市值弹性空间翻倍是起码的。 3)小非解禁释放交易机会,虽然2个月不到上来了25%左右了,但是换手率最近都低于1%,搞长线的资金明显比较多。好票流通盘变大后反而是好事,愿意、能够参与进来的机构也会变多,不用太担心被套。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芯动联科是不是真科技公司、真有高壁垒,是否可持续。 芯动联科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测试与销售。MEMS惯性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均属于惯性系统的核心器件。
看
4,259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A股拥有真科技、真壁垒的小众标的—芯动联科
惠星的财报解读
惠星的财报解读
·
2024-08-19
转型初见成效,佐丹奴“超越界限”重振基本面
新管理层团队力挽狂澜,行政总裁提出名为“超越界限(Beyond Boundaries)”的五年策略,佐丹奴国际(00709.HK)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品牌重新焕发生命力。 8月15日,佐丹奴国际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期内收入19.03亿港元,按固定汇率基准收入持平,受汇率影响下降3.4%。按照固定汇率计算,大中华市场收入下降5.1%,不过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区和东南亚及澳洲两大市场均录得增长,其中东南亚及澳洲增长6.7%,抵消了大中华区的下滑。 此外,该公司期内股东净利润1.2亿港元,同比下降37%,主要为非经常性项目及大中华表现欠佳导致经营盈利能力下降。实际上,大中华区是该公司的核心市场,期内收入占比42.1%,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台湾及港澳地区,期内股东净亏损分别为0.15亿港元、0.07亿港元及0.17亿港元,合计0.33亿港元,占比公司净利润减少额近五成。 佐丹奴国际以往的经营策略较为保守,一方面通过削减门店方式,尤其是大中华区市场,收缩市场,同时跟不上互联网时代潮流,线上占比很低;另一方面每年都大幅度派息,基本掏空利润,使得并没有更多的利润再投资,净资产每年都在减少,截止今年6月净资产为21.54亿港元,相比于2019年12月减少了30.42亿港元,长期坐吃山空模式,令基本面摇摆。 大中华区市场表现基本反映了公司必须求变,「坐吃山空」模式注定不可持续,基于此,股东看不下去了,控股股东周大福召开股东大会重新筛选管理层,由新任CEO Colin Currie主导的新管理团队,开启佐丹奴国际的转型之路。 Currie在第二季度先实施一系列速效措施,着重于市场营销、采购、店铺营运、库存管理及在线业务提速。新管理层主要整治对象为大中华区,主要为旧有经营策略遗留问题,且大中华区市场对业绩影响较大。 在策略上拨乱反正,
看
4,56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转型初见成效,佐丹奴“超越界限”重振基本面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7437519797841473","uuid":"7437519797841473","gmtCreate":1474425777908,"gmtModify":1572923526288,"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pinyin":"hxdcbjdhuixingdecaibaojiedu","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signature":"长期关注A股和中概股,能力圈范围:科技股、互联网公司。","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1307,"headSize":13,"tweetSize":105,"questionSize":0,"limitLevel":900,"accountStatus":3,"level":{"id":4,"name":"文化虎","nameTw":"文化虎","represent":"学有所成","factor":"发布3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3条优质帖","iconColor":"8867FB","bgColor":"BDC5FF"},"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1,"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1","templateUu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name":"周度最佳创作者","description":"每周获得最佳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71475ceaf67d40016c8cfa16c08c8b3","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a6336061b9ba82ba9177c7ec476f5f2","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7.01","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4},{"badge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1","templateUu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name":"星级创作者","description":"累计发表精华帖>=3(或有料帖>=10),且30天内发表过至少一篇精华帖(或4篇有料帖)并参与过评论","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866dcf97a73be1c330f85862546aedc","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f5c5fa8e2c7683bb5a7fce8753ee456","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1,"redirectLink":"https://www.laohu8.com/activity/market/2023/star-contributors/","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11.12","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7},{"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4","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明星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2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ddf24b906c7011de2617d4fb3f7698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3d58ad32c97254c6f74db8b97e6ec4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6304700d92ad91c7a33e2e92ec32ecc1","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3.15","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3,"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辽宁","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79957973397560,"gmtCreate":1758201080183,"gmtModify":1758203956708,"author":{"id":"7437519797841473","authorId":"7437519797841473","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7437519797841473","authorIdStr":"7437519797841473"},"themes":[],"title":"元保Q2财报掘金:AI赋能下的保险科技龙头被低估了!","htmlText":"8月份各项数据公布后,美联储降息预期逐步升温,全球流动性宽松信号渐明。部分兼具成长韧性与估值修复空间的中概股板块,会是挖掘结构性机会的重要方向。 趁着中概股半年报披露收官这个窗口,我也挖掘了一些机构覆盖少、研究关注度低的次新股,这些次新股往往暗藏业绩与估值的预期差机遇。 而 2025 年 4 月刚登陆纳斯达克的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元保,便以一份超预期的Q2业绩报、显著低估的估值水平,成为值得我重点关注的标的。 以下结合公司财报、行业数据与资本市场动态,从业绩反差、低估逻辑、核心优势及未来潜力四大维度,解析投资价值。 业绩亮眼与估值洼地:鲜明反差下的价值机遇 2025年8月27日,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元保(NASDAQ:YB)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Q2业绩报。这份成绩单堪称亮眼:上半年营收20.4亿元,同比增长33.4%;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幅达82.5%,盈利增速显著跑赢营收。 拆分单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2%,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5.6%,环比保持稳健增长,印证业务增长的持续性。 但与强劲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TTM)仅 7.3 倍。这个估值不仅大幅低于众安在线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行业,也显著低于传统保险机构,甚至低于水滴这些保险科技公司。拆分单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2%,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5.6%,环比保持稳健增长,印证业务增长的持续性。 但与强劲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TTM)仅 7.3 倍。这个估值不仅大幅低于众安在线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行业,也显著低于传统保险机构,甚至低于水滴这些保险科技公司。 从市场表现来看,元保股价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这为长期投资者创","listText":"8月份各项数据公布后,美联储降息预期逐步升温,全球流动性宽松信号渐明。部分兼具成长韧性与估值修复空间的中概股板块,会是挖掘结构性机会的重要方向。 趁着中概股半年报披露收官这个窗口,我也挖掘了一些机构覆盖少、研究关注度低的次新股,这些次新股往往暗藏业绩与估值的预期差机遇。 而 2025 年 4 月刚登陆纳斯达克的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元保,便以一份超预期的Q2业绩报、显著低估的估值水平,成为值得我重点关注的标的。 以下结合公司财报、行业数据与资本市场动态,从业绩反差、低估逻辑、核心优势及未来潜力四大维度,解析投资价值。 业绩亮眼与估值洼地:鲜明反差下的价值机遇 2025年8月27日,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元保(NASDAQ:YB)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Q2业绩报。这份成绩单堪称亮眼:上半年营收20.4亿元,同比增长33.4%;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幅达82.5%,盈利增速显著跑赢营收。 拆分单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2%,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5.6%,环比保持稳健增长,印证业务增长的持续性。 但与强劲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TTM)仅 7.3 倍。这个估值不仅大幅低于众安在线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行业,也显著低于传统保险机构,甚至低于水滴这些保险科技公司。拆分单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2%,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5.6%,环比保持稳健增长,印证业务增长的持续性。 但与强劲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TTM)仅 7.3 倍。这个估值不仅大幅低于众安在线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行业,也显著低于传统保险机构,甚至低于水滴这些保险科技公司。 从市场表现来看,元保股价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这为长期投资者创","text":"8月份各项数据公布后,美联储降息预期逐步升温,全球流动性宽松信号渐明。部分兼具成长韧性与估值修复空间的中概股板块,会是挖掘结构性机会的重要方向。 趁着中概股半年报披露收官这个窗口,我也挖掘了一些机构覆盖少、研究关注度低的次新股,这些次新股往往暗藏业绩与估值的预期差机遇。 而 2025 年 4 月刚登陆纳斯达克的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元保,便以一份超预期的Q2业绩报、显著低估的估值水平,成为值得我重点关注的标的。 以下结合公司财报、行业数据与资本市场动态,从业绩反差、低估逻辑、核心优势及未来潜力四大维度,解析投资价值。 业绩亮眼与估值洼地:鲜明反差下的价值机遇 2025年8月27日,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元保(NASDAQ:YB)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Q2业绩报。这份成绩单堪称亮眼:上半年营收20.4亿元,同比增长33.4%;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幅达82.5%,盈利增速显著跑赢营收。 拆分单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2%,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5.6%,环比保持稳健增长,印证业务增长的持续性。 但与强劲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TTM)仅 7.3 倍。这个估值不仅大幅低于众安在线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行业,也显著低于传统保险机构,甚至低于水滴这些保险科技公司。拆分单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2%,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5.6%,环比保持稳健增长,印证业务增长的持续性。 但与强劲基本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TTM)仅 7.3 倍。这个估值不仅大幅低于众安在线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行业,也显著低于传统保险机构,甚至低于水滴这些保险科技公司。 从市场表现来看,元保股价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这为长期投资者创","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ae6283c46d300cd5a1b7530d7c2fee4","width":"814","height":"33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ba041bb283bde7c38c312c855aba1e3","width":"465","height":"28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bab546416bfc1ea2cb1788a7145bd7c","width":"925","height":"94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0,"commentSize":11,"repostSize":12,"link":"https://laohu8.com/post/4799579733975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0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4130999088731310","authorId":"4130999088731310","name":"别叫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81d2f356f02d376e6de2711deccc0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4130999088731310","authorIdStr":"4130999088731310"},"content":"元保股价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好的现象","text":"元保股价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好的现象","html":"元保股价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好的现象"}],"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6331578712312,"gmtCreate":1757295696795,"gmtModify":1757297322586,"author":{"id":"7437519797841473","authorId":"7437519797841473","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7437519797841473","authorIdStr":"7437519797841473"},"themes":[],"title":"环球新材国际,被低估的新材料龙头必将青云直上","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6616\">$环球新材国际(06616)$</a> 去年9月初,我为大家详细介绍过一家被低估的公司芯动联科,彼时其股价33元,现在已经涨至80元,涨幅超过140%。今天再为大家介绍另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 近几个月,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涨幅喜人,但是众多投资标的毫无疑问已经被资本市场追逐过度,估值明显高到离谱。很多投资者都在思考,在此种局面下,是否还有仍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答案当然是:有,而且质地优秀,发展前景良好! 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家表面性能材料龙头公司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 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是全球表面性能材料领域的领军者,是全球唯一实现从原材料到高端珠光材料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在合成云母的研发制造工艺、氧化铝为基材的汽车级珠光颜料量产等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 让环球新材国际被广大投资者关注的因素无疑是其在今年7月31日完成对全球科技巨头德国默克集团旗下的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的收购,收购价格6.65亿欧元,此项收购案标志着中国新材料企业全面进军全球价值链高端,尤其是汽车和化妆品领域。 环球新材国际这家公司本身的发展情况如何?市值只有50多亿人民币的它以50多亿元的人民币现金收购SUSONITY之后能否重复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故事?这将是我在这篇文章中和大家分析探讨的。 一:稳健成长的行业龙头 根据公司官网和投资网站的资料数据,从2018年至今,环球新材国际营收从3.18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6.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0%,并且从未有一年的增长率在15%以下。公司毛利率多年保持在50%以上,产品竞争力和经营能力可见相当不俗。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12亿元,同比增长1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5","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6616\">$环球新材国际(06616)$</a> 去年9月初,我为大家详细介绍过一家被低估的公司芯动联科,彼时其股价33元,现在已经涨至80元,涨幅超过140%。今天再为大家介绍另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 近几个月,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涨幅喜人,但是众多投资标的毫无疑问已经被资本市场追逐过度,估值明显高到离谱。很多投资者都在思考,在此种局面下,是否还有仍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答案当然是:有,而且质地优秀,发展前景良好! 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家表面性能材料龙头公司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 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是全球表面性能材料领域的领军者,是全球唯一实现从原材料到高端珠光材料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在合成云母的研发制造工艺、氧化铝为基材的汽车级珠光颜料量产等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 让环球新材国际被广大投资者关注的因素无疑是其在今年7月31日完成对全球科技巨头德国默克集团旗下的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的收购,收购价格6.65亿欧元,此项收购案标志着中国新材料企业全面进军全球价值链高端,尤其是汽车和化妆品领域。 环球新材国际这家公司本身的发展情况如何?市值只有50多亿人民币的它以50多亿元的人民币现金收购SUSONITY之后能否重复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故事?这将是我在这篇文章中和大家分析探讨的。 一:稳健成长的行业龙头 根据公司官网和投资网站的资料数据,从2018年至今,环球新材国际营收从3.18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6.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0%,并且从未有一年的增长率在15%以下。公司毛利率多年保持在50%以上,产品竞争力和经营能力可见相当不俗。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12亿元,同比增长1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5","text":"$环球新材国际(06616)$ 去年9月初,我为大家详细介绍过一家被低估的公司芯动联科,彼时其股价33元,现在已经涨至80元,涨幅超过140%。今天再为大家介绍另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 近几个月,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涨幅喜人,但是众多投资标的毫无疑问已经被资本市场追逐过度,估值明显高到离谱。很多投资者都在思考,在此种局面下,是否还有仍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答案当然是:有,而且质地优秀,发展前景良好! 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家表面性能材料龙头公司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 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是全球表面性能材料领域的领军者,是全球唯一实现从原材料到高端珠光材料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在合成云母的研发制造工艺、氧化铝为基材的汽车级珠光颜料量产等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 让环球新材国际被广大投资者关注的因素无疑是其在今年7月31日完成对全球科技巨头德国默克集团旗下的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的收购,收购价格6.65亿欧元,此项收购案标志着中国新材料企业全面进军全球价值链高端,尤其是汽车和化妆品领域。 环球新材国际这家公司本身的发展情况如何?市值只有50多亿人民币的它以50多亿元的人民币现金收购SUSONITY之后能否重复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故事?这将是我在这篇文章中和大家分析探讨的。 一:稳健成长的行业龙头 根据公司官网和投资网站的资料数据,从2018年至今,环球新材国际营收从3.18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6.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0%,并且从未有一年的增长率在15%以下。公司毛利率多年保持在50%以上,产品竞争力和经营能力可见相当不俗。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12亿元,同比增长1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5","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e0d4239bd93a04f5ba10a292e8e4e84","width":"1182","height":"78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763315787123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1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4345291191008,"gmtCreate":1751954733624,"gmtModify":1751955633359,"author":{"id":"7437519797841473","authorId":"7437519797841473","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7437519797841473","authorIdStr":"7437519797841473"},"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6186\">$中国飞鹤(06186)$</a> 飞鹤上周末发了业绩预告,网友们的讨论也是角度繁多,五花八门,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根据中国飞鹤(6186.HK)的中期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录得收益约91亿元至93亿元,净利润约10亿元至12亿元。同时,飞鹤宣布拟动用不少于10亿元用于回购股份,并维持稳定分红政策,预期2025年分派股息总额不少于20亿元。 飞鹤目前仍是中国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从这一点来看,飞鹤的长期价值依然存在。在中国整体消费市场承压的的大环境下,飞鹤的股价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从4港元出头涨到现在的5.7港元,涨幅接近40%,说明行业龙头在经济低迷期仍然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其实飞鹤这份中期业绩里有两个经营方面的重点值得投资者关注,一是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的12亿生育补贴计划,这肯定会对短期的业绩有些影响,但却是加强公司品牌长期发展的一步妙招,婴幼儿奶粉的品牌形象是重中之重,生育补贴计划可以抓住一大批用户心智,在未来数年内赢得一批用户的品牌认可。 二是调整库存。这属于一次性调整,近两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这个细分行业最明显的趋势是高端产品份额逆势扩张,我个人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拥有新生儿的家庭,其经济实力都在一定程度之上,所以对婴儿奶粉的需求也逐渐转向更高端的产品。 根据21世纪的报道,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婴配奶粉市场中,超高端+市场占比达到33.2%,超高端市场31.2%,高端市场24.2%,中高端市场8.6%,中低端市场2.7%。而飞鹤的超高端产品星飞帆卓睿销售额2024年同比大幅增长60%以上,达67亿元。很明显,只有超高端产品才是飞鹤转型的关键。 清出老产品,替换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超高端产品,调整之后公","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6186\">$中国飞鹤(06186)$</a> 飞鹤上周末发了业绩预告,网友们的讨论也是角度繁多,五花八门,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根据中国飞鹤(6186.HK)的中期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录得收益约91亿元至93亿元,净利润约10亿元至12亿元。同时,飞鹤宣布拟动用不少于10亿元用于回购股份,并维持稳定分红政策,预期2025年分派股息总额不少于20亿元。 飞鹤目前仍是中国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从这一点来看,飞鹤的长期价值依然存在。在中国整体消费市场承压的的大环境下,飞鹤的股价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从4港元出头涨到现在的5.7港元,涨幅接近40%,说明行业龙头在经济低迷期仍然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其实飞鹤这份中期业绩里有两个经营方面的重点值得投资者关注,一是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的12亿生育补贴计划,这肯定会对短期的业绩有些影响,但却是加强公司品牌长期发展的一步妙招,婴幼儿奶粉的品牌形象是重中之重,生育补贴计划可以抓住一大批用户心智,在未来数年内赢得一批用户的品牌认可。 二是调整库存。这属于一次性调整,近两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这个细分行业最明显的趋势是高端产品份额逆势扩张,我个人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拥有新生儿的家庭,其经济实力都在一定程度之上,所以对婴儿奶粉的需求也逐渐转向更高端的产品。 根据21世纪的报道,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婴配奶粉市场中,超高端+市场占比达到33.2%,超高端市场31.2%,高端市场24.2%,中高端市场8.6%,中低端市场2.7%。而飞鹤的超高端产品星飞帆卓睿销售额2024年同比大幅增长60%以上,达67亿元。很明显,只有超高端产品才是飞鹤转型的关键。 清出老产品,替换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超高端产品,调整之后公","text":"$中国飞鹤(06186)$ 飞鹤上周末发了业绩预告,网友们的讨论也是角度繁多,五花八门,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根据中国飞鹤(6186.HK)的中期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录得收益约91亿元至93亿元,净利润约10亿元至12亿元。同时,飞鹤宣布拟动用不少于10亿元用于回购股份,并维持稳定分红政策,预期2025年分派股息总额不少于20亿元。 飞鹤目前仍是中国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从这一点来看,飞鹤的长期价值依然存在。在中国整体消费市场承压的的大环境下,飞鹤的股价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从4港元出头涨到现在的5.7港元,涨幅接近40%,说明行业龙头在经济低迷期仍然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其实飞鹤这份中期业绩里有两个经营方面的重点值得投资者关注,一是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的12亿生育补贴计划,这肯定会对短期的业绩有些影响,但却是加强公司品牌长期发展的一步妙招,婴幼儿奶粉的品牌形象是重中之重,生育补贴计划可以抓住一大批用户心智,在未来数年内赢得一批用户的品牌认可。 二是调整库存。这属于一次性调整,近两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这个细分行业最明显的趋势是高端产品份额逆势扩张,我个人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拥有新生儿的家庭,其经济实力都在一定程度之上,所以对婴儿奶粉的需求也逐渐转向更高端的产品。 根据21世纪的报道,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婴配奶粉市场中,超高端+市场占比达到33.2%,超高端市场31.2%,高端市场24.2%,中高端市场8.6%,中低端市场2.7%。而飞鹤的超高端产品星飞帆卓睿销售额2024年同比大幅增长60%以上,达67亿元。很明显,只有超高端产品才是飞鹤转型的关键。 清出老产品,替换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超高端产品,调整之后公","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43452911910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9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5424519159888,"gmtCreate":1747314249211,"gmtModify":1747315070784,"author":{"id":"7437519797841473","authorId":"7437519797841473","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7437519797841473","authorIdStr":"7437519797841473"},"themes":[],"htmlText":"贝壳是居住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它作为市场中的服务者,其业绩不光能够体现它自身的经营情况,我们也能从中窥见居住市场有哪些大趋势、小苗头。 “稳住楼市”自去年政治局会议被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体现了顶层会议对房地产工作的重视。但从侧面来看,当下房地产市场情况之复杂,非一家企业能够独自破局,行业可能还要面临脱胎换骨的“阵痛”。贝壳这次财报,营收情况会明显好于宏观市场,“解法”在于:从运营管理上找效率提升的空间,建立\"服务者溢价\"的市场规则。 对比24年,一季度的活跃门店和活跃经纪人的数量都在增加,联网门店超过5.5万家创历史新高,贝联门店的活跃经纪人净增长超9万人,门店和经纪人收益也获得提升。一季度店均GTV同比增长8%、人均GTV同比增长了14%,并且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长——从最初的真房源系统到AI赋能业务提效,从家装供应链到贝好家C2M模式,所有基础设施的投入本质都在降低经纪人的作业成本、放大其专业价值,这正是长期主义的体现。让平台上的各方从博弈走向高效协作、让行业摆脱低效竞争,反之也带动平台规模与效率的正向循环,以优质的供给赢得市场溢价。 增速一直比较快的家装业务也是这个逻辑,像贝壳从24年就在推“资金存管”,其实就是把装修费“存管”起来,装到满意才打款,是比较颠覆性的尝试,一季度家装的利润率贡献也首次达到32.6%,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此外,比较新的贝好家业务,在首个开盘的C2M产品定位合作项目“北京长安华曦府”,直接拿下“三开三罄”的结果,很有亮点,这块业务现在还看不出规模和盈利,但是个很有想象空间的尝试,供给的质量也会影响需求的释放,居住产业链的机会点很多,这也正是企业的机会。 <a href=\"https://laohu8.com/S/BEKE\">$贝壳(BEKE)$</a>","listText":"贝壳是居住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它作为市场中的服务者,其业绩不光能够体现它自身的经营情况,我们也能从中窥见居住市场有哪些大趋势、小苗头。 “稳住楼市”自去年政治局会议被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体现了顶层会议对房地产工作的重视。但从侧面来看,当下房地产市场情况之复杂,非一家企业能够独自破局,行业可能还要面临脱胎换骨的“阵痛”。贝壳这次财报,营收情况会明显好于宏观市场,“解法”在于:从运营管理上找效率提升的空间,建立\"服务者溢价\"的市场规则。 对比24年,一季度的活跃门店和活跃经纪人的数量都在增加,联网门店超过5.5万家创历史新高,贝联门店的活跃经纪人净增长超9万人,门店和经纪人收益也获得提升。一季度店均GTV同比增长8%、人均GTV同比增长了14%,并且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长——从最初的真房源系统到AI赋能业务提效,从家装供应链到贝好家C2M模式,所有基础设施的投入本质都在降低经纪人的作业成本、放大其专业价值,这正是长期主义的体现。让平台上的各方从博弈走向高效协作、让行业摆脱低效竞争,反之也带动平台规模与效率的正向循环,以优质的供给赢得市场溢价。 增速一直比较快的家装业务也是这个逻辑,像贝壳从24年就在推“资金存管”,其实就是把装修费“存管”起来,装到满意才打款,是比较颠覆性的尝试,一季度家装的利润率贡献也首次达到32.6%,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此外,比较新的贝好家业务,在首个开盘的C2M产品定位合作项目“北京长安华曦府”,直接拿下“三开三罄”的结果,很有亮点,这块业务现在还看不出规模和盈利,但是个很有想象空间的尝试,供给的质量也会影响需求的释放,居住产业链的机会点很多,这也正是企业的机会。 <a href=\"https://laohu8.com/S/BEKE\">$贝壳(BEKE)$</a>","text":"贝壳是居住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它作为市场中的服务者,其业绩不光能够体现它自身的经营情况,我们也能从中窥见居住市场有哪些大趋势、小苗头。 “稳住楼市”自去年政治局会议被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体现了顶层会议对房地产工作的重视。但从侧面来看,当下房地产市场情况之复杂,非一家企业能够独自破局,行业可能还要面临脱胎换骨的“阵痛”。贝壳这次财报,营收情况会明显好于宏观市场,“解法”在于:从运营管理上找效率提升的空间,建立\"服务者溢价\"的市场规则。 对比24年,一季度的活跃门店和活跃经纪人的数量都在增加,联网门店超过5.5万家创历史新高,贝联门店的活跃经纪人净增长超9万人,门店和经纪人收益也获得提升。一季度店均GTV同比增长8%、人均GTV同比增长了14%,并且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长——从最初的真房源系统到AI赋能业务提效,从家装供应链到贝好家C2M模式,所有基础设施的投入本质都在降低经纪人的作业成本、放大其专业价值,这正是长期主义的体现。让平台上的各方从博弈走向高效协作、让行业摆脱低效竞争,反之也带动平台规模与效率的正向循环,以优质的供给赢得市场溢价。 增速一直比较快的家装业务也是这个逻辑,像贝壳从24年就在推“资金存管”,其实就是把装修费“存管”起来,装到满意才打款,是比较颠覆性的尝试,一季度家装的利润率贡献也首次达到32.6%,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此外,比较新的贝好家业务,在首个开盘的C2M产品定位合作项目“北京长安华曦府”,直接拿下“三开三罄”的结果,很有亮点,这块业务现在还看不出规模和盈利,但是个很有想象空间的尝试,供给的质量也会影响需求的释放,居住产业链的机会点很多,这也正是企业的机会。 $贝壳(BEKE)$","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54245191598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54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96725324988784,"gmtCreate":1737879402084,"gmtModify":1737879613020,"author":{"id":"7437519797841473","authorId":"7437519797841473","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7437519797841473","authorIdStr":"7437519797841473"},"themes":[],"title":"北汽蓝谷的逻辑梳理——业绩拐点临近,预计到2027年扭亏","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733\">$北汽蓝谷(600733)$</a> 看了北汽蓝谷的业绩预告,很多朋友认为公司越做越亏、前景不明,股价也不理想。我综合了最近的很多消息,有几点思考在此分享,但不构成投资建议。 先说结论,如题所示:从各方面来看,北汽集团要把新能源车做好做强的决心很足,从北京国资的角度来看也必须做大做强、打造出自有的新能源车企,因此24年以来很多动作都在密集落地,基于此,我认为未来两年内,北汽蓝谷将逐步构建起较强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矩阵,迎来销量持续增长,进而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1、产品矩阵必然要扩容 享界S9去年上市了,更大的期待是后续新品。增程版25年上市已经是板上钉钉,大概率在上半年就会成行,这一节点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毕竟这两年理想、零跑能够先后实现净利润转正,混动车型的问世是关键。 加上享界本身就因为电动智能化优势、华为智选品牌加成、豪华新能源轿车市场供给相对不足buff叠满,增程版必将再添一把大火进一步激活享界品牌的市场表现,平均月销量到达万级应该是迟早的事。 此外,根据以往的车型发布的经验来说,S9很有可能会有其他升级版,比如加长版,同时我国消费者对于SUV可以说是情有独钟,那么享界必然会上SUV车型,不过怎么协调和M9的定位差别是北汽和华为要考虑的,也许走越野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去年12月份,集团张总和老余在海南合体参加了央视直播,期间也有表示未来北汽和华为还将带来更多合作车型,也能侧面印证这一猜想。 再看看其他车企,这个猜测还能更加明朗。同处于鸿蒙智行四界之一的智界,先有轿车车型S7,随后出了轿跑SUV R7,上市两个月销量就突破了4.2万,也让智界这一品牌立住了、站稳了,口碑和销量双丰收。 类似的还有24年以来备受关注的零跑,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净利润转正的新势力。产品矩阵上看,零跑也是逐步实现了的B、","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733\">$北汽蓝谷(600733)$</a> 看了北汽蓝谷的业绩预告,很多朋友认为公司越做越亏、前景不明,股价也不理想。我综合了最近的很多消息,有几点思考在此分享,但不构成投资建议。 先说结论,如题所示:从各方面来看,北汽集团要把新能源车做好做强的决心很足,从北京国资的角度来看也必须做大做强、打造出自有的新能源车企,因此24年以来很多动作都在密集落地,基于此,我认为未来两年内,北汽蓝谷将逐步构建起较强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矩阵,迎来销量持续增长,进而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1、产品矩阵必然要扩容 享界S9去年上市了,更大的期待是后续新品。增程版25年上市已经是板上钉钉,大概率在上半年就会成行,这一节点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毕竟这两年理想、零跑能够先后实现净利润转正,混动车型的问世是关键。 加上享界本身就因为电动智能化优势、华为智选品牌加成、豪华新能源轿车市场供给相对不足buff叠满,增程版必将再添一把大火进一步激活享界品牌的市场表现,平均月销量到达万级应该是迟早的事。 此外,根据以往的车型发布的经验来说,S9很有可能会有其他升级版,比如加长版,同时我国消费者对于SUV可以说是情有独钟,那么享界必然会上SUV车型,不过怎么协调和M9的定位差别是北汽和华为要考虑的,也许走越野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去年12月份,集团张总和老余在海南合体参加了央视直播,期间也有表示未来北汽和华为还将带来更多合作车型,也能侧面印证这一猜想。 再看看其他车企,这个猜测还能更加明朗。同处于鸿蒙智行四界之一的智界,先有轿车车型S7,随后出了轿跑SUV R7,上市两个月销量就突破了4.2万,也让智界这一品牌立住了、站稳了,口碑和销量双丰收。 类似的还有24年以来备受关注的零跑,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净利润转正的新势力。产品矩阵上看,零跑也是逐步实现了的B、","text":"$北汽蓝谷(600733)$ 看了北汽蓝谷的业绩预告,很多朋友认为公司越做越亏、前景不明,股价也不理想。我综合了最近的很多消息,有几点思考在此分享,但不构成投资建议。 先说结论,如题所示:从各方面来看,北汽集团要把新能源车做好做强的决心很足,从北京国资的角度来看也必须做大做强、打造出自有的新能源车企,因此24年以来很多动作都在密集落地,基于此,我认为未来两年内,北汽蓝谷将逐步构建起较强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矩阵,迎来销量持续增长,进而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1、产品矩阵必然要扩容 享界S9去年上市了,更大的期待是后续新品。增程版25年上市已经是板上钉钉,大概率在上半年就会成行,这一节点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毕竟这两年理想、零跑能够先后实现净利润转正,混动车型的问世是关键。 加上享界本身就因为电动智能化优势、华为智选品牌加成、豪华新能源轿车市场供给相对不足buff叠满,增程版必将再添一把大火进一步激活享界品牌的市场表现,平均月销量到达万级应该是迟早的事。 此外,根据以往的车型发布的经验来说,S9很有可能会有其他升级版,比如加长版,同时我国消费者对于SUV可以说是情有独钟,那么享界必然会上SUV车型,不过怎么协调和M9的定位差别是北汽和华为要考虑的,也许走越野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去年12月份,集团张总和老余在海南合体参加了央视直播,期间也有表示未来北汽和华为还将带来更多合作车型,也能侧面印证这一猜想。 再看看其他车企,这个猜测还能更加明朗。同处于鸿蒙智行四界之一的智界,先有轿车车型S7,随后出了轿跑SUV R7,上市两个月销量就突破了4.2万,也让智界这一品牌立住了、站稳了,口碑和销量双丰收。 类似的还有24年以来备受关注的零跑,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净利润转正的新势力。产品矩阵上看,零跑也是逐步实现了的B、","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967253249887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50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89665920094312,"gmtCreate":1736140904816,"gmtModify":1736142499912,"author":{"id":"7437519797841473","authorId":"7437519797841473","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7437519797841473","authorIdStr":"7437519797841473"},"themes":[],"title":"深康佳A牵手宏晶微电子,开启半导体业务二次升级与价值重估","htmlText":"《盐铁论》有句话,“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主张与时俱进,很适合当下的深康佳。 深康佳近年来一直深化践行“一轴两轮三驱动”发展战略,这里面有关键的一环,就是半导体业务。 12月30日,深康佳A发布的一则筹划发行股份购买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公告。这背后,就是蕴含着深康佳聚焦半导体主营业务,通过协同发展谋求行稳致远的深远布局。 牵手宏晶微,扩宽半导体业务版图 从业务角度来看,深康佳凭借自身强大的生产实力,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康佳集团存储芯片版图持续扩张,从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到封装测试等环节入手,已经打造出集模组、主控、设计、封测及销售于一体的矩阵式全国产化供应链集群。 这意味着深康佳能够高效地将半导体芯片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流畅衔接。 其中代表性的有康佳集团旗下康芯威、康盈半导体以及康芯云。以康芯威为例,早在2023年,康芯威产能规模释放效应明显,累计销量近2000万颗。其自研eMMC产品已进入中兴、九联、海信等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而宏晶微电子在半导体相关业务方面也有着不错的积累,业务范围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产品可应用于新型平板、高铁、汽车、广电、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康佳收购宏晶微电子,是深康佳在拓展业务版图上的补强。 无论是消费电子领域,还是工业控制等领域,深康佳都有望实现业务的深度渗透与拓展,进而提升整体的市场份额和营收能力。 技术协同,共推半导体业务升级 技术层面的协同更是此次合作的关键所在。 深康佳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在半导体生产工艺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技术沉淀,掌握着不少关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Micro LED核心技术上表现突出,自研直接激光转移技术良率高达99.999%。 旗下还有康芯威专攻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设计,拥有从SOC到系统等全链条","listText":"《盐铁论》有句话,“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主张与时俱进,很适合当下的深康佳。 深康佳近年来一直深化践行“一轴两轮三驱动”发展战略,这里面有关键的一环,就是半导体业务。 12月30日,深康佳A发布的一则筹划发行股份购买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公告。这背后,就是蕴含着深康佳聚焦半导体主营业务,通过协同发展谋求行稳致远的深远布局。 牵手宏晶微,扩宽半导体业务版图 从业务角度来看,深康佳凭借自身强大的生产实力,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康佳集团存储芯片版图持续扩张,从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到封装测试等环节入手,已经打造出集模组、主控、设计、封测及销售于一体的矩阵式全国产化供应链集群。 这意味着深康佳能够高效地将半导体芯片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流畅衔接。 其中代表性的有康佳集团旗下康芯威、康盈半导体以及康芯云。以康芯威为例,早在2023年,康芯威产能规模释放效应明显,累计销量近2000万颗。其自研eMMC产品已进入中兴、九联、海信等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而宏晶微电子在半导体相关业务方面也有着不错的积累,业务范围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产品可应用于新型平板、高铁、汽车、广电、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康佳收购宏晶微电子,是深康佳在拓展业务版图上的补强。 无论是消费电子领域,还是工业控制等领域,深康佳都有望实现业务的深度渗透与拓展,进而提升整体的市场份额和营收能力。 技术协同,共推半导体业务升级 技术层面的协同更是此次合作的关键所在。 深康佳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在半导体生产工艺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技术沉淀,掌握着不少关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Micro LED核心技术上表现突出,自研直接激光转移技术良率高达99.999%。 旗下还有康芯威专攻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设计,拥有从SOC到系统等全链条","text":"《盐铁论》有句话,“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主张与时俱进,很适合当下的深康佳。 深康佳近年来一直深化践行“一轴两轮三驱动”发展战略,这里面有关键的一环,就是半导体业务。 12月30日,深康佳A发布的一则筹划发行股份购买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公告。这背后,就是蕴含着深康佳聚焦半导体主营业务,通过协同发展谋求行稳致远的深远布局。 牵手宏晶微,扩宽半导体业务版图 从业务角度来看,深康佳凭借自身强大的生产实力,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康佳集团存储芯片版图持续扩张,从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到封装测试等环节入手,已经打造出集模组、主控、设计、封测及销售于一体的矩阵式全国产化供应链集群。 这意味着深康佳能够高效地将半导体芯片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流畅衔接。 其中代表性的有康佳集团旗下康芯威、康盈半导体以及康芯云。以康芯威为例,早在2023年,康芯威产能规模释放效应明显,累计销量近2000万颗。其自研eMMC产品已进入中兴、九联、海信等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而宏晶微电子在半导体相关业务方面也有着不错的积累,业务范围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产品可应用于新型平板、高铁、汽车、广电、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康佳收购宏晶微电子,是深康佳在拓展业务版图上的补强。 无论是消费电子领域,还是工业控制等领域,深康佳都有望实现业务的深度渗透与拓展,进而提升整体的市场份额和营收能力。 技术协同,共推半导体业务升级 技术层面的协同更是此次合作的关键所在。 深康佳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在半导体生产工艺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技术沉淀,掌握着不少关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Micro LED核心技术上表现突出,自研直接激光转移技术良率高达99.999%。 旗下还有康芯威专攻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设计,拥有从SOC到系统等全链条","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5c7c65b4cf68884693a2a600d549b4","width":"914","height":"60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a4869b44e95365dab26ce522018dd78","width":"673","height":"49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f254bf8c3874b661b2659d2cc1cff07","width":"891","height":"45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896659200943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90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82659223900184,"gmtCreate":1734430777157,"gmtModify":1734431261424,"author":{"id":"7437519797841473","authorId":"7437519797841473","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7437519797841473","authorIdStr":"7437519797841473"},"themes":[],"title":"金蝶国际:信创浪潮下的潜在黑马","htmlText":"2024年以来,A股市场上的信创概念股表现异常亮眼,尤其是中国软件、中国长城等核心标的,在区间内实现了超过一倍的涨幅。然而,港股市场对信创概念的热度相对较低,金蝶国际(HK0268)作为信创核心标的之一,股价涨幅远逊于A股同行。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和国内信创政策的推动,金蝶的长期价值正被逐步释放。 信创加速,金蝶正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外部制裁与内部需求双重驱动了中国IT产业的自主化进程。在数字经济转型的大潮中,信创已经从“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向“应用软件”层面全面推进。尤其是国资委79号文的发布,明确要求央企和国企加速国产替代进程,ERP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成为国产化的关键阵地。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预测,2025年信创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64.83%,突破千亿达到1462亿元,2027年有望到达3228亿元。 根据《2024中国ERP价值创新研究报告》的调研数据,当前近四成企业计划对现有ERP系统进行重大升级或替换,这也是国内增速高于全球增速的原因。 国产ERP以本地化优势和高性价比正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金蝶作为国产ERP的龙头企业,已经展现了与国际水平接轨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的潜力。 金蝶国际在技术实力、客户案例和行业经验上具备显著竞争力 作为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的创始成员,金蝶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信创产业发展,帮助众多头部企业完成国产化替代,堪称标杆案例的缔造者: 沙钢集团:打造“业财税资一体化”平台,成为沙钢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 潍柴雷沃:金蝶帮助其完成ERP全模块切换,解决30多项业务难点,提升管理效率。 华为:与金蝶共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启中国软件信创的自主创新之路。 海信集团:基于苍穹平台建设财务中台,助力全球化布局。 云南中烟:优化生产、销售和库存环节,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作为中国ERP市场的开拓","listText":"2024年以来,A股市场上的信创概念股表现异常亮眼,尤其是中国软件、中国长城等核心标的,在区间内实现了超过一倍的涨幅。然而,港股市场对信创概念的热度相对较低,金蝶国际(HK0268)作为信创核心标的之一,股价涨幅远逊于A股同行。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和国内信创政策的推动,金蝶的长期价值正被逐步释放。 信创加速,金蝶正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外部制裁与内部需求双重驱动了中国IT产业的自主化进程。在数字经济转型的大潮中,信创已经从“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向“应用软件”层面全面推进。尤其是国资委79号文的发布,明确要求央企和国企加速国产替代进程,ERP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成为国产化的关键阵地。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预测,2025年信创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64.83%,突破千亿达到1462亿元,2027年有望到达3228亿元。 根据《2024中国ERP价值创新研究报告》的调研数据,当前近四成企业计划对现有ERP系统进行重大升级或替换,这也是国内增速高于全球增速的原因。 国产ERP以本地化优势和高性价比正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金蝶作为国产ERP的龙头企业,已经展现了与国际水平接轨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的潜力。 金蝶国际在技术实力、客户案例和行业经验上具备显著竞争力 作为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的创始成员,金蝶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信创产业发展,帮助众多头部企业完成国产化替代,堪称标杆案例的缔造者: 沙钢集团:打造“业财税资一体化”平台,成为沙钢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 潍柴雷沃:金蝶帮助其完成ERP全模块切换,解决30多项业务难点,提升管理效率。 华为:与金蝶共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启中国软件信创的自主创新之路。 海信集团:基于苍穹平台建设财务中台,助力全球化布局。 云南中烟:优化生产、销售和库存环节,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作为中国ERP市场的开拓","text":"2024年以来,A股市场上的信创概念股表现异常亮眼,尤其是中国软件、中国长城等核心标的,在区间内实现了超过一倍的涨幅。然而,港股市场对信创概念的热度相对较低,金蝶国际(HK0268)作为信创核心标的之一,股价涨幅远逊于A股同行。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和国内信创政策的推动,金蝶的长期价值正被逐步释放。 信创加速,金蝶正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外部制裁与内部需求双重驱动了中国IT产业的自主化进程。在数字经济转型的大潮中,信创已经从“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向“应用软件”层面全面推进。尤其是国资委79号文的发布,明确要求央企和国企加速国产替代进程,ERP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成为国产化的关键阵地。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预测,2025年信创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64.83%,突破千亿达到1462亿元,2027年有望到达3228亿元。 根据《2024中国ERP价值创新研究报告》的调研数据,当前近四成企业计划对现有ERP系统进行重大升级或替换,这也是国内增速高于全球增速的原因。 国产ERP以本地化优势和高性价比正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金蝶作为国产ERP的龙头企业,已经展现了与国际水平接轨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的潜力。 金蝶国际在技术实力、客户案例和行业经验上具备显著竞争力 作为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的创始成员,金蝶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信创产业发展,帮助众多头部企业完成国产化替代,堪称标杆案例的缔造者: 沙钢集团:打造“业财税资一体化”平台,成为沙钢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 潍柴雷沃:金蝶帮助其完成ERP全模块切换,解决30多项业务难点,提升管理效率。 华为:与金蝶共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启中国软件信创的自主创新之路。 海信集团:基于苍穹平台建设财务中台,助力全球化布局。 云南中烟:优化生产、销售和库存环节,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作为中国ERP市场的开拓","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ec498bf55af89393b68680da37c4c5d","width":"1185","height":"68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9709e638023d47f603aa80863328cdb","width":"1509","height":"58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33755145a5d4f8430d208dbb527ae69","width":"1944","height":"92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826592239001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99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67636494066000,"gmtCreate":1730767733352,"gmtModify":1730770869990,"author":{"id":"7437519797841473","authorId":"7437519797841473","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7437519797841473","authorIdStr":"7437519797841473"},"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887\">$伊利股份(600887)$</a> 说到伊利,这次三季报出人意料,净利表现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以致上周四、五两天,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分别逆势净流入公司股票1.36亿元及0.33亿元,伊利日k线呈2连涨,整体呈筑底反弹趋势。 对于投资者来说,伊利的优势基本上都已经耳熟能详:全球五强乳业巨头之一,亚洲第一。液态奶和冷饮市场份额第一,奶粉整体销量中国第一,份额不断提升。公司的长期战略是“全面价值领先”,从2014年到现在的十年时间里,伊利的经营发展和业绩表现证明了长期战略的成功,2014年伊利和主要竞争对手蒙牛的营业收入都是500亿元,2023年伊利收入1260亿元,已甩开蒙牛近300亿元,同时100亿元的净利润也是蒙牛的2倍。 我为什么一直看好伊利?因为觉得伊利业绩超预期的背后,更有潜力可挖。从2014年开始,伊利通过战略合作或投资并购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的资源网络。但是伊利打造的资源网络还未完全发力,随着国际化的推进将更具爆发力。 消费降级浪潮对于国内的消费市场伤害很大,不过通常情况下行业龙头会在经济低迷周期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因为抗风险能力更强,在逆周期中仍然有能力维持营销费用和维护销售渠道。比如今年上半年伊利为了维护终端渠道库存的健康度做出了贡献,短期看对收入和利润有一些影响,但是长期看是好事情,维护了渠道的健康,才能有利于长期的扩张。 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其实伊利短期的财报数据并不是太重要。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研究亚马逊很多年,说实话我最近一年多都没怎么太仔细看亚马逊的财报,一家公司如果投资者能抓住核心点,或者说是长期的核心趋势,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价值锚点”,有了这个“价值锚点”,投资起来","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887\">$伊利股份(600887)$</a> 说到伊利,这次三季报出人意料,净利表现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以致上周四、五两天,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分别逆势净流入公司股票1.36亿元及0.33亿元,伊利日k线呈2连涨,整体呈筑底反弹趋势。 对于投资者来说,伊利的优势基本上都已经耳熟能详:全球五强乳业巨头之一,亚洲第一。液态奶和冷饮市场份额第一,奶粉整体销量中国第一,份额不断提升。公司的长期战略是“全面价值领先”,从2014年到现在的十年时间里,伊利的经营发展和业绩表现证明了长期战略的成功,2014年伊利和主要竞争对手蒙牛的营业收入都是500亿元,2023年伊利收入1260亿元,已甩开蒙牛近300亿元,同时100亿元的净利润也是蒙牛的2倍。 我为什么一直看好伊利?因为觉得伊利业绩超预期的背后,更有潜力可挖。从2014年开始,伊利通过战略合作或投资并购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的资源网络。但是伊利打造的资源网络还未完全发力,随着国际化的推进将更具爆发力。 消费降级浪潮对于国内的消费市场伤害很大,不过通常情况下行业龙头会在经济低迷周期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因为抗风险能力更强,在逆周期中仍然有能力维持营销费用和维护销售渠道。比如今年上半年伊利为了维护终端渠道库存的健康度做出了贡献,短期看对收入和利润有一些影响,但是长期看是好事情,维护了渠道的健康,才能有利于长期的扩张。 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其实伊利短期的财报数据并不是太重要。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研究亚马逊很多年,说实话我最近一年多都没怎么太仔细看亚马逊的财报,一家公司如果投资者能抓住核心点,或者说是长期的核心趋势,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价值锚点”,有了这个“价值锚点”,投资起来","text":"$伊利股份(600887)$ 说到伊利,这次三季报出人意料,净利表现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以致上周四、五两天,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分别逆势净流入公司股票1.36亿元及0.33亿元,伊利日k线呈2连涨,整体呈筑底反弹趋势。 对于投资者来说,伊利的优势基本上都已经耳熟能详:全球五强乳业巨头之一,亚洲第一。液态奶和冷饮市场份额第一,奶粉整体销量中国第一,份额不断提升。公司的长期战略是“全面价值领先”,从2014年到现在的十年时间里,伊利的经营发展和业绩表现证明了长期战略的成功,2014年伊利和主要竞争对手蒙牛的营业收入都是500亿元,2023年伊利收入1260亿元,已甩开蒙牛近300亿元,同时100亿元的净利润也是蒙牛的2倍。 我为什么一直看好伊利?因为觉得伊利业绩超预期的背后,更有潜力可挖。从2014年开始,伊利通过战略合作或投资并购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的资源网络。但是伊利打造的资源网络还未完全发力,随着国际化的推进将更具爆发力。 消费降级浪潮对于国内的消费市场伤害很大,不过通常情况下行业龙头会在经济低迷周期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因为抗风险能力更强,在逆周期中仍然有能力维持营销费用和维护销售渠道。比如今年上半年伊利为了维护终端渠道库存的健康度做出了贡献,短期看对收入和利润有一些影响,但是长期看是好事情,维护了渠道的健康,才能有利于长期的扩张。 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其实伊利短期的财报数据并不是太重要。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研究亚马逊很多年,说实话我最近一年多都没怎么太仔细看亚马逊的财报,一家公司如果投资者能抓住核心点,或者说是长期的核心趋势,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价值锚点”,有了这个“价值锚点”,投资起来","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676364940660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00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45056431214920,"gmtCreate":1725265545753,"gmtModify":1725266141685,"author":{"id":"7437519797841473","authorId":"7437519797841473","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7437519797841473","authorIdStr":"7437519797841473"},"themes":[],"title":"A股拥有真科技、真壁垒的小众标的—芯动联科","htmlText":"这几年A股炒概念炒得比较厉害,少量参股的也能被列入各种概念里,然后涨个飞天不回头,不过跟随“短线”也能挖到“长线”宝藏。芯动联科就是我在7、8月商业航天这波里挖到的宝藏,进可攻、退可守。 宝藏原因写在前面: 1)公司做的是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件,这是真科技、真有高壁垒。公司毛利率19年以来一直保持在80%-90%,按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在A股剔除银行股,排名71/5000,净利率19年以来保持在40-50%,按2023年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在A股排名40/5096。排在前列基本上是酒类、saas软件类、医药类公司,商业模式的优越性不再赘述,所以如果不是真科技、真有高壁垒,竞争格局好,按照国内企业的卷法和打价格战的玩法,所谓科技公司不可能维持如此高的毛利率、净利率,还保持那么多年,凭这一点就值得往下研究。 2)公司正处于客户导入收获期,业绩快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很强。而且MEMS惯性传感器件在商业航天(市场空间:7-21亿)近年有放量机会,A股炒的比较火热的智能驾驶(MEMS IMU市场空间:120亿以上)、低空经济(MEMS IMU市场空间:50亿)、人形机器人(中国MEMS IMU市场空间:60亿以上)都是增量机会、市场空间巨大。公司现在收入规模不到4个亿,市值130亿,市值弹性空间翻倍是起码的。 3)小非解禁释放交易机会,虽然2个月不到上来了25%左右了,但是换手率最近都低于1%,搞长线的资金明显比较多。好票流通盘变大后反而是好事,愿意、能够参与进来的机构也会变多,不用太担心被套。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芯动联科是不是真科技公司、真有高壁垒,是否可持续。 芯动联科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测试与销售。MEMS惯性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均属于惯性系统的核心器件。","listText":"这几年A股炒概念炒得比较厉害,少量参股的也能被列入各种概念里,然后涨个飞天不回头,不过跟随“短线”也能挖到“长线”宝藏。芯动联科就是我在7、8月商业航天这波里挖到的宝藏,进可攻、退可守。 宝藏原因写在前面: 1)公司做的是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件,这是真科技、真有高壁垒。公司毛利率19年以来一直保持在80%-90%,按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在A股剔除银行股,排名71/5000,净利率19年以来保持在40-50%,按2023年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在A股排名40/5096。排在前列基本上是酒类、saas软件类、医药类公司,商业模式的优越性不再赘述,所以如果不是真科技、真有高壁垒,竞争格局好,按照国内企业的卷法和打价格战的玩法,所谓科技公司不可能维持如此高的毛利率、净利率,还保持那么多年,凭这一点就值得往下研究。 2)公司正处于客户导入收获期,业绩快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很强。而且MEMS惯性传感器件在商业航天(市场空间:7-21亿)近年有放量机会,A股炒的比较火热的智能驾驶(MEMS IMU市场空间:120亿以上)、低空经济(MEMS IMU市场空间:50亿)、人形机器人(中国MEMS IMU市场空间:60亿以上)都是增量机会、市场空间巨大。公司现在收入规模不到4个亿,市值130亿,市值弹性空间翻倍是起码的。 3)小非解禁释放交易机会,虽然2个月不到上来了25%左右了,但是换手率最近都低于1%,搞长线的资金明显比较多。好票流通盘变大后反而是好事,愿意、能够参与进来的机构也会变多,不用太担心被套。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芯动联科是不是真科技公司、真有高壁垒,是否可持续。 芯动联科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测试与销售。MEMS惯性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均属于惯性系统的核心器件。","text":"这几年A股炒概念炒得比较厉害,少量参股的也能被列入各种概念里,然后涨个飞天不回头,不过跟随“短线”也能挖到“长线”宝藏。芯动联科就是我在7、8月商业航天这波里挖到的宝藏,进可攻、退可守。 宝藏原因写在前面: 1)公司做的是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件,这是真科技、真有高壁垒。公司毛利率19年以来一直保持在80%-90%,按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在A股剔除银行股,排名71/5000,净利率19年以来保持在40-50%,按2023年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在A股排名40/5096。排在前列基本上是酒类、saas软件类、医药类公司,商业模式的优越性不再赘述,所以如果不是真科技、真有高壁垒,竞争格局好,按照国内企业的卷法和打价格战的玩法,所谓科技公司不可能维持如此高的毛利率、净利率,还保持那么多年,凭这一点就值得往下研究。 2)公司正处于客户导入收获期,业绩快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很强。而且MEMS惯性传感器件在商业航天(市场空间:7-21亿)近年有放量机会,A股炒的比较火热的智能驾驶(MEMS IMU市场空间:120亿以上)、低空经济(MEMS IMU市场空间:50亿)、人形机器人(中国MEMS IMU市场空间:60亿以上)都是增量机会、市场空间巨大。公司现在收入规模不到4个亿,市值130亿,市值弹性空间翻倍是起码的。 3)小非解禁释放交易机会,虽然2个月不到上来了25%左右了,但是换手率最近都低于1%,搞长线的资金明显比较多。好票流通盘变大后反而是好事,愿意、能够参与进来的机构也会变多,不用太担心被套。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芯动联科是不是真科技公司、真有高壁垒,是否可持续。 芯动联科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测试与销售。MEMS惯性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均属于惯性系统的核心器件。","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01af86635c2afca1a18c8bc98580941","width":"1150","height":"44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450564312149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25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40112058818744,"gmtCreate":1724065459994,"gmtModify":1724065687970,"author":{"id":"7437519797841473","authorId":"7437519797841473","name":"惠星的财报解读","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6f75a06036487776d237294b5a1174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7437519797841473","authorIdStr":"7437519797841473"},"themes":[],"title":"转型初见成效,佐丹奴“超越界限”重振基本面","htmlText":"新管理层团队力挽狂澜,行政总裁提出名为“超越界限(Beyond Boundaries)”的五年策略,佐丹奴国际(00709.HK)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品牌重新焕发生命力。 8月15日,佐丹奴国际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期内收入19.03亿港元,按固定汇率基准收入持平,受汇率影响下降3.4%。按照固定汇率计算,大中华市场收入下降5.1%,不过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区和东南亚及澳洲两大市场均录得增长,其中东南亚及澳洲增长6.7%,抵消了大中华区的下滑。 此外,该公司期内股东净利润1.2亿港元,同比下降37%,主要为非经常性项目及大中华表现欠佳导致经营盈利能力下降。实际上,大中华区是该公司的核心市场,期内收入占比42.1%,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台湾及港澳地区,期内股东净亏损分别为0.15亿港元、0.07亿港元及0.17亿港元,合计0.33亿港元,占比公司净利润减少额近五成。 佐丹奴国际以往的经营策略较为保守,一方面通过削减门店方式,尤其是大中华区市场,收缩市场,同时跟不上互联网时代潮流,线上占比很低;另一方面每年都大幅度派息,基本掏空利润,使得并没有更多的利润再投资,净资产每年都在减少,截止今年6月净资产为21.54亿港元,相比于2019年12月减少了30.42亿港元,长期坐吃山空模式,令基本面摇摆。 大中华区市场表现基本反映了公司必须求变,「坐吃山空」模式注定不可持续,基于此,股东看不下去了,控股股东周大福召开股东大会重新筛选管理层,由新任CEO Colin Currie主导的新管理团队,开启佐丹奴国际的转型之路。 Currie在第二季度先实施一系列速效措施,着重于市场营销、采购、店铺营运、库存管理及在线业务提速。新管理层主要整治对象为大中华区,主要为旧有经营策略遗留问题,且大中华区市场对业绩影响较大。 在策略上拨乱反正,","listText":"新管理层团队力挽狂澜,行政总裁提出名为“超越界限(Beyond Boundaries)”的五年策略,佐丹奴国际(00709.HK)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品牌重新焕发生命力。 8月15日,佐丹奴国际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期内收入19.03亿港元,按固定汇率基准收入持平,受汇率影响下降3.4%。按照固定汇率计算,大中华市场收入下降5.1%,不过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区和东南亚及澳洲两大市场均录得增长,其中东南亚及澳洲增长6.7%,抵消了大中华区的下滑。 此外,该公司期内股东净利润1.2亿港元,同比下降37%,主要为非经常性项目及大中华表现欠佳导致经营盈利能力下降。实际上,大中华区是该公司的核心市场,期内收入占比42.1%,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台湾及港澳地区,期内股东净亏损分别为0.15亿港元、0.07亿港元及0.17亿港元,合计0.33亿港元,占比公司净利润减少额近五成。 佐丹奴国际以往的经营策略较为保守,一方面通过削减门店方式,尤其是大中华区市场,收缩市场,同时跟不上互联网时代潮流,线上占比很低;另一方面每年都大幅度派息,基本掏空利润,使得并没有更多的利润再投资,净资产每年都在减少,截止今年6月净资产为21.54亿港元,相比于2019年12月减少了30.42亿港元,长期坐吃山空模式,令基本面摇摆。 大中华区市场表现基本反映了公司必须求变,「坐吃山空」模式注定不可持续,基于此,股东看不下去了,控股股东周大福召开股东大会重新筛选管理层,由新任CEO Colin Currie主导的新管理团队,开启佐丹奴国际的转型之路。 Currie在第二季度先实施一系列速效措施,着重于市场营销、采购、店铺营运、库存管理及在线业务提速。新管理层主要整治对象为大中华区,主要为旧有经营策略遗留问题,且大中华区市场对业绩影响较大。 在策略上拨乱反正,","text":"新管理层团队力挽狂澜,行政总裁提出名为“超越界限(Beyond Boundaries)”的五年策略,佐丹奴国际(00709.HK)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品牌重新焕发生命力。 8月15日,佐丹奴国际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期内收入19.03亿港元,按固定汇率基准收入持平,受汇率影响下降3.4%。按照固定汇率计算,大中华市场收入下降5.1%,不过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区和东南亚及澳洲两大市场均录得增长,其中东南亚及澳洲增长6.7%,抵消了大中华区的下滑。 此外,该公司期内股东净利润1.2亿港元,同比下降37%,主要为非经常性项目及大中华表现欠佳导致经营盈利能力下降。实际上,大中华区是该公司的核心市场,期内收入占比42.1%,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台湾及港澳地区,期内股东净亏损分别为0.15亿港元、0.07亿港元及0.17亿港元,合计0.33亿港元,占比公司净利润减少额近五成。 佐丹奴国际以往的经营策略较为保守,一方面通过削减门店方式,尤其是大中华区市场,收缩市场,同时跟不上互联网时代潮流,线上占比很低;另一方面每年都大幅度派息,基本掏空利润,使得并没有更多的利润再投资,净资产每年都在减少,截止今年6月净资产为21.54亿港元,相比于2019年12月减少了30.42亿港元,长期坐吃山空模式,令基本面摇摆。 大中华区市场表现基本反映了公司必须求变,「坐吃山空」模式注定不可持续,基于此,股东看不下去了,控股股东周大福召开股东大会重新筛选管理层,由新任CEO Colin Currie主导的新管理团队,开启佐丹奴国际的转型之路。 Currie在第二季度先实施一系列速效措施,着重于市场营销、采购、店铺营运、库存管理及在线业务提速。新管理层主要整治对象为大中华区,主要为旧有经营策略遗留问题,且大中华区市场对业绩影响较大。 在策略上拨乱反正,","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45299403ef61ea8796cd8afa22890d4","width":"800","height":"53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3401120588187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56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