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上瘾」的新生意

 

 

本周在日本,

 

看了看东京的房子,大阪的房子也会去看看,

 

有可能的话,京都也会去了解一下。

 

通知一个事,今后接广告的频率可能会多一些,

 

望大家谅解,毕竟出门考察也需要经费。

 

之前提过,凡是标注了“特约发布”的文章,都是广告。

 

接广告之前,我会审核合作方的背景资质,不会给钱就接,还是会珍惜羽毛……

 

个人觉得,我的广告的确是些还挺OK的产品。

 

但,只要是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大家也请自行把握。

 

OK,言归正传。

 

东京的房产,我需要再找一些数据和资料,之后再来写。

 

一路奔波略疲劳,随便聊聊最近的一些所见所想。

 

 

1、

 

在东京待了几天,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日本的游戏机厅,是全民的娱乐活动。

 

和中国的游戏机厅不同,日本的游戏机厅里,不光只有小年轻,还有很多大叔,甚至大妈。

 

很多人背后摆着一盆盆的小钢珠,坐在游戏机前,一玩就是一晚上,花钱如流水。

 

 

这种小钢珠游戏,在日本叫柏青哥,

 

虽然不是赌博,但基本和赌博性质无异,在日本,它是合法的。

 

 

这样看似不起眼的“游戏”,虽然近几年行情走低,即便如此,2015年的行业规模也达了23兆日元,占GDP的4%。

 

 

 

日本富豪榜前50名中,有7位是靠生产柏青哥几台或游戏场起家的大亨。

 

再看看最近的几个大新闻,

 

海南否认开放博彩业,但“将支持鼓励发展赛马运动和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及大型国际赛事”。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参加了美国参议院司法和商务委员会的联合听证会,被全面问询数据隐私和虚假信息问题。

 

用户超过2亿,今日头条旗下“内涵段子”App被勒令下架。

 

快手App、今日头条旗下“抖音”App被央视点名批评,下令整改。

 

不论是柏青哥,

 

还是日本、海南的“赌博”游戏,

 

或者Facebook、内涵段子,甚至今日头条、快手、抖音……

 

以上这些“产品”,

 

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的。

 

 

2、

 

这些产品的商业逻辑,

 

本质上,都是诱导和强化个人的上瘾行为。

 

从前在《黄赌毒,其实都是好生意》一文中写过:

 

所有让人上瘾的生意,都是好生意,都是现金流极其丰富的生意,都是暴利的生意,比如黄、赌、毒。

 

虽然,有些朋友diss这个观点,

 

不过今天,我依旧认同。

 

但确实,需要补充一句,

 

关于“好生意”的定义,是在商业层面,

 

而非道德,或者法律层面。

 

钱本来就没有好坏对错,只有人才知道,

 

正是因为商业层面和道德/法律层面的冲突,

 

才需要政府公共职能强有力的干涉。

 

可以预见,

 

在未来,这样的冲突,在中国,会愈演愈烈。

 

这几十年,中国靠互联网“弯道超车”

 

而互联网的本质,是流量生意,先圈用户,有了流量,才能赚钱。

 

怎么样才能有流量?

 

得让人用得爽,用得欲罢不能。

 

实际上就是“上瘾”。

 

如微信,如外卖,如打车,如共享单车……

 

都是这样。

 

甚至,新型的“赌博”——比特币,3点无眠,全年无休的赌场。

 

……

 

上瘾,是其中的核心逻辑。

 

这些新事物,它们一旦“作恶”,或者说被“恶用”,影响更甚于黄赌毒。

 

黄赌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大部分国家都有严格的监管,不能明确地摆在台面上,要不就是小范围进行,要不就是地下活动,大家都知道他们“坏”。

 

而互联网时代,很多产品都是新生事物,还有很多新产品尚未诞生,

 

监管滞后,甚至没有监管,甚至监管无效,

 

大家只知道他们好玩,但不知道他们“坏”,

 

甚至意识不到他们的“坏”,甚至为他们的“坏”辩护。

 

想想,

 

挺刺激,

 

也挺可怕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