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知名品牌紧急道歉:全部下架!
现实版挂羊肉卖“狗”肉。
最近,关于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知名品牌张亮麻辣烫因一门店被消费者举报所售卖的羊肉卷中含有“猪肉和鸭肉”。8月7日晚间,张亮麻辣烫官方微博发文致歉,涉事门店保证金全部扣除、私自采买的食材全部下架。8月8日,#张亮麻辣烫就羊肉掺假道歉#一话题引发热议。
官方紧急道歉
涉事加盟店承认私自采买食材
河北一消费者在张亮麻辣烫店以18元/盒的价格购买了3盒羊肉(约1斤),当消费者质疑是否为纯羊肉,店员表示,是纯羊肉并承诺假的包换。随后,消费者把羊肉拿出送检,结果却检测出“猪肉和鸭肉”。
8月4日上午,张亮麻辣烫出具了一份声明,表示涉事门店为河北省廊坊三河市门店,事件发生后他们立刻成立了内部调查小组赶往门店进行调查。同时,有媒体就此事向张亮麻辣烫总部进行了咨询。“经过查证,发现涉事门店存在私自采购的行为,视频中检验的羊肉卷并非是我们总部统配的产品。”客服人员称,该门店属于河北的一家加盟店,总部将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8月7日,张亮麻辣烫官微通报了最新进展。通报称,近期张亮麻辣烫涉事门店相关问题,给社会和广大消费者造成了巨大影响,深表歉意。此次事件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对总部加盟门店的管理和运管提出了警示。“作为餐饮特许品牌方,对于监管不严造成某些加盟门店私自采买食材,我们承担主要责任。”通报称。
通报表示,事件发生后,总部第一时间核查了相关细节。涉事加盟门店在7月间,以25元/斤的价格分3个批次购买羊肉卷总计20斤,并进行了售卖。经权威部门检验报告,该羊肉卷检测出猪肉成分。
通报称,基于门店是按照真羊肉市场价格购买的送检食材,不存在知假售假的主观故意,同时已主动将全部私自采买食材下架,故对涉事门店给予保留加盟资格,保证金全部扣除的处罚,请其他加盟门店引以为戒。
涉事加盟商也以短视频的形式向公众道歉,并表示没有主观故意,不可能制假售假,门店已关闭停售,店铺购买市场已全部下架。但面对加盟商道歉,消费者似乎并没买单。
张亮麻辣烫掺假问题,并非个例?
尽管张亮麻辣烫称掺假羊肉系加盟门店私自采买,实际上,这并非张亮麻辣烫第一次涉及此类问题。
2019年3月,根据消费者举报,海口琼山区府城食药监所对龙昆南路张亮麻辣烫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其销售的“羊肉卷”鸭肉含量40%到60%。食安问题也是拼出不断,今年1月以来,北京市消协发布的食品安全问题连锁餐饮门店数量表中,7家张亮麻辣烫“上榜”。这足以说明,“羊肉里掺猪肉”不是偶然,而是这一餐饮品牌长期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敬畏法律心态下,又一起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例罢了。
张亮麻辣烫官网显示,自2008年成立以来,15年间张亮麻辣烫下辖28家分公司,拥有直营店100余家,连锁店面数量超过5800家。
吃顿真肉有多难?
在餐饮行业,用相对便宜的鸡、鸭和猪肉代替更贵的羊肉并不罕见。
究其原因,是纯羊肉成本较高。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8月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羊肉63.77元/公斤(约等于31.89元/斤)——而加盟店假羊肉进货价为25元/斤,这比市场价格低了6元。
此前有媒体报道,烧烤摊上10元3斤的羊油再配上其他低价肉类制作的羊肉串,能比卖纯羊肉串多赚1倍。
而餐饮从业者均表示,这是一个业内常见的虚假宣传问题。“例如在鱼香肉丝中用鸭肉丝而非常规认知中的猪肉丝。其实对于这件事,无论是销售方还是供货方都是心知肚明的。”
餐饮原料“造假”,涉及在供货商出厂和商家售卖两个环节中,对外宣传和实际售卖的商品是否相符。针对前一环节,只能依靠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产品抽检、工厂联网视察进行监督。毕竟作为终端商户,没有专门的食品检验室,无法自行检测。
回看张亮麻辣烫“道歉、下架”等紧急处理后,更重要的是今后如何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说一千道一万,失了诚信,再知名的品牌消费者也不会买账,无异于“自掘坟墓”!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