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米和小鹏的一点看法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股市亦然。没有永远的王。
昔日的股王小米,没成想是以这样的方式坠落神坛,而这恰恰发生在配股完成之后。曾经对它有多爱,现在就对它有多恨。今天在港股都在强势反弹的情况下,小米却大跌近6个点,而且是在前几天跌了很多的情况下,可见这次事故对小米造成的恐慌有多大。那么,这件事故,对小米到底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小米是否已跌到位,可以抄底了?我觉得不用分析这分析那的,这东西是分析不出来的。也不要看了几篇自媒体文,就脑袋发热,清仓或者抄底,都是不理智的。我觉得评估这件事对小米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只需要死死关注一个数据:那就是小米的锁单量!而锁单量其实也是个明牌,没有渠道知晓锁单量也不要紧,只需要像我之前那样,每天去看看小米的交付周期就行。然后去观察它每个车型的交付周期的变化,是还像往常一样周期越来越长,还是停滞不前甚至递减了。如果真的很多用户因为这个事故而造成了心理影响,从而影响对小米汽车的品牌认知,这里锁单量是会下降很快的,这样可真就麻烦了。如果锁单量并无什么变化的话,那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众会逐渐淡忘这件事,那这次的大跌,就是抄底的良机。今天记录下截止当前的小米各个车型的锁单量,我们后面再对比着看。
谈完小米,还想再谈谈小鹏。小鹏昨天逆势大涨,今天更是一骑绝尘。昨天是因为小鹏飞行汽车量产的消息,今天是因为小鹏3月交付量的消息。这两者成然都是利好的。但我们也得认识到,小鹏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在小鹏发布新款G6和G9后,我说过它的销量似乎并不是很符合预期,更是远远未达到之前P7+和Mona爆火的地步。这之后我也一直关注小鹏各个车型的交付周期,我发现新车型的交付周期并没有增加,甚至个别车型出现较少的情况,这还是发生在前期产能爬坡的阶段。这应该能印证我之前的结论:这两款车其实卖的可能并不那么好。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比亚迪发布了一款Mona的竞品车型:秦L EV。基本是追着小鹏的Mona打了。这款车发布后,论坛上讨论最多的话题是:这款车和Mona,到底选哪个?一旦很多用户心中出现这样的疑问,那可以说明,Mona终于迎来重磅竞品了。这对Mona的销量影响绝对不是好事。在前有G6、G9销量不够火爆,后有Mona的外敌入侵的两难境地,小鹏的胜算还能大吗?小鹏曾经的新势力第一的位置还能保得住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也一直在等待今天的周销量数据。今天出来的数据,也印证了我之前的担忧:上周小鹏销量从上上周的0.75万降到0.62万,排名从新势力中的第二,下滑到第四。
今天对小鹏的看法,可能有点偏悲观,也有可能是我手里没有小鹏有关,各位也就权当参考下吧,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是不是真的如我所料,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了。
今日就这样,我们下次再会。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水到渠成180·04-06其实只要你忘了那些煽动情绪的言论,只要问自己,新能源车是不是中国大力推进的方向,智驾会不会因为这次事件被取消?……点赞举报
- 秘密你·04-06小米车祸只会是短期影响,不会损害小米的长期逻辑,从客观角度考虑,小米汽车没有责任,只有情绪责任点赞举报
- Inmoretion·04-02车是人来开,智驾的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就算有这个功能我也不会把命交给他点赞举报
- 暮烟风雨·04-06周一,小米股价会如何表演?点赞举报
- Hermione·04-02小米没啥技术不用看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