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三岔路口

有一阵子没发文。

一是因为没有值得全力参与的新股。

二是因为最近大小事不少,经常间歇性丧失长文表达欲。

最近港美大事件多波动大,投资尤其具体到持股持仓,大概又到了三岔路口,面临很多艰难的加减仓决策。

稍微聊一聊。

1、特没谱的新关税政策冲击,这种历史级别的大事,明显已经超出了我个人的认知和理解。

看了不下10万字资料,可以确定的是这是战争。不确定的是未来的走向,任何事情。

当下这种混沌的宏观冲突明显不利于基于企业价值的基本面投资。

市场再次进入无序的大波动交易时间。机会和风险永远同在。

2、新世纪以来以来美股已经先后见证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7年金融(次贷)危机、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数次载入史册的大风暴。

后视镜看美股在危机之后都会新高。但实际上,每一轮危机都埋葬了无数投资者和普通家庭。而我们现在正身处风暴其中,活着是第一要务。只有活着才能有机会见到以后的新高。

后面几个月到几年的的形势是没人能预测的,市场、历史、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都是概率问题。

其实我相信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好但也不会极端的坏。更多的是周期。当然这也是投资可为的地方,跌多了又是机会。

但重点是,只有强大的经济体、强大的公司,才有周期。垃圾只会被扫进垃圾堆。

3、美港股这两年行情堪称爆炸,我们熟悉的消费和科技牛股涨几倍甚至10倍的一堆堆,熟悉的英伟达、特斯拉、小米、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等等,包括港股新股。该赚的其实也赚到了,没赚到没赚够也过去了。

现在不上不下的,不少还挺贵且起码透支了一年的业绩,其实到了困难题阶段。

身处漩涡首先要做的还是审视自己的财务健康度、持股仓位。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在通过构建成长+高息红利的持股组合来应对复杂的市场变化,在过去2年能发现的成长股足够多(主要是消费、科技方向),成长股仓位高,年初以来已经逢高逐步减仓衍生品+正股,且逐步转移到金矿股、高息央企/公用事业。

预计接下来会继续减仓成长股,择机增加有分红打底的高息红利公司仓位,具体仓位大致是不高于35%成长股+35%高息红利资产+15%现金。持股主要还是集中于港股,毕竟港股更熟悉+还是可以找到不少估值合理偏低+有增长有股东回报的好公司。

剩余的15%现金可能会随时用于接下来的抄底各类跌得多的优秀资产,不限于成长、高息股,也可能动用衍生品工具。会比较考验择时+交易能力。

整体来说,这一轮港美股牛市行情已经进入收获退出期(尤其是消费、科技成长股),增加高息红利资产+现金比例进入阶段性防守期,但随时进入防守反击。

港股打新目前没有太多机会,等着吧。持股并不影响打新。

4、15年前,一锅小米粥启动了新的征程!今天是小米15岁,祝你生日快乐!

这几年身边不少巨变,感谢雷军,感谢小米,给了我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才让船没有偏离航道前行。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很多选择,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