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提前发起“夏天攻势”,接管外卖大战
本文共计
4165
字
|
阅读需要
8
分钟
作者 | 张二河
编辑 | 卢旭成
今年4月,外卖行业纷争再起,你来我往热闹不断,到了月底竟然"来了一波大的"——从"两强争霸"变成了"三国杀"。
五一前夕,饿了么宣布进一步加大平台补贴力度,正式开启平台"饿补超百亿"大促,并表示:不打竞争口水仗,"只发真福利"。
而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晒出了近期在饿了么的订单:"茶百道的鲜紫苏多肉普通,中杯只需5元""一只酸奶牛的牛油果酸奶紫米露,一杯只需1.4元"……一些消费者表示,"两个平台打来打去,还不如饿了么的羊毛薅的实在!","芜湖,这个价格是认真的吗?"……
一时间,"饿了么点餐便宜"等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受到网友热议。这个时候放大招,饿了么是要接管外卖大战吗?
流量,接得住
外卖行业走到如今,已经不是最初"烧钱补贴"唤醒用户认知的时刻。在互联网支付、一人食场景渗透、商家纷纷加码外卖业务的情况下,外卖平台想要造流量并不困难。此前,抖音、快手等试水外卖业务,在极短时间内就形成了庞大的舆论声势,京东进军外卖业务亦然。
然而,相比制造流量,最关键的是能够平台承接流量。此前,很多平台都曾经试水"送外卖",但很多"无疾而终",要么缺乏运力,要么算法不灵,归根结底在于难以在短期内构建与平台适配的即时配送基础设施。
作为中国第一个外卖平台,饿了么在"千团大战"中,从开头一直打到结束,最终奠定了如今的市场地位。历经10多年时间的积淀和磨砺,饿了么构建的即时配送基础建设日益完善,并在AI等技术辅助下,大大提升了对于需求端、供给端以及骑手侧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使流量能够真正转化为切实的业务收益。
去年10月,饿了么新管理团队首次对外公布了"1+2"长期战略。其中,"1"代表饿了么要做健康增长、更懂消费者的到家餐饮平台,"2"则代表专注建设好"符合饿了么特色的即时零售"以及"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两个新赛道。具体来看:
在商家侧,从去年开始,饿了么重点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帮助餐饮品牌商家提升数智化能力,并通过Trust外卖经营体系帮助商家找到自己的客户,还提出"让流量变留量"、"从增单到增利",带动商家生态共赢寻得更长期的增长。饿了么资深副总裁、同城零售业务负责人胡秋根表示,饿了么将继续战略投入即时零售、坚定与生态共赢共进,坚决不与商家在供应链上争利。由此可以看出,饿了么重点着眼于长期价值,并以相对"克制"的姿态,维系好商家侧的利益。
同时,在新商家入驻方面,饿了么通过面向新商家上线场景开发的"AI入驻智能经理",可以一站式引导商家完成包含实名认证、签约授权、材料上传、智能预审等在内入驻流程。在如今"外卖"概念已经普遍被商家认知的情况下,与之前的"地推"方式相比,AI技术的加持能够进一步提升入驻效率,更好地帮助商家入驻运营。
而在运力侧,针对外卖骑手最为关心的"算法"与"收入"的问题,在"算法向善"理念的指导下,饿了么推出骑手权益月恳谈会创新机制,定期沟通互动,进行算法公开和主题调研,积极听取各方反馈,持续强化骑手权益保障。据介绍,饿了么计价算法的理念是,确保骑手收入与劳动付出相匹配,让骑手获得合理且有竞争力的报酬,算法会综合考量市场供需情况、订单配送效率、配送难度等因素,计算订单完成配送的合理价格。
经过多次的沟通交流,今年4月25日,在全国总工会、上海市总工会、普陀区总工会的共同见证下,全国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在上海诞生。除了优化算法规则,饿了么还加强对骑手的正向引导,致力于规范骑手在配送过程中的行为。平台采取柔性化考核方式,一方面减少罚单类型,增设更多免罚场景;另一方面,全力完善骑手申诉机制,通过简化申诉流程、拓宽沟通渠道、确保问题解决时效以及建立调节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切实维护骑手的合法权益。
实际上,饿了么近年来在骑手保障方面持续加码——推出五个"一"综合,为蓝骑士休息、住宿、就餐、出行、用电等关键小事,提供切实有力的关怀和保障。同时,打造并推进"骑士餐",蓝骑士可方便快捷享受实惠餐品和补贴,平台近一年补贴近1亿元。
同时,饿了么还利用AI、无人机等技术加强配送运力,通过无人机索降、无人机配送自动站和无人机物流枢纽站等方式,有效突破了过去外卖骑手配送区域的交通瓶颈、为用户侧带来了物流新体验。
如今,食品安全是外卖平台最大的挑战之一。消费者在选择外卖服务时,往往对平台的信任寄托在其审核机制上。然而,当平台未能履行这一基本义务时,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便受到直接威胁。无论是食品质量的保障,还是商户的经营合法性,都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用餐体验和身体健康。
为了进一步加强平台对于门店和商品的合规性治理,饿了么运用AI技术研发并上线了"全息盾"系统,改变了以前以人工方式进行识别繁杂的步骤和操作,在AI技术加持下,平台能够进准识别出各种试图逃避监管的商品、品牌和门店,达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的整治目标,进一步推动餐饮商家向着更正规、更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从商家侧、运力侧到平台侧,饿了么正在通过AI技术叠加柔性化的治理理念,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开放的外卖生态,能够顺势承接外卖大战、百亿补贴带来的流量。
时机,刚刚好
饿了么此时下场,也是对外卖大战走势精准的分析,详细的布局,最终开启"饿补超百亿"大促。
自从2025年2月京东高调宣布进军"外卖"行业以来,京东美团开始了几轮的正面交锋。京东以"O佣金"和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切入口,在商家侧和骑手侧发起"正面进攻",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与美团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直接下场,之后要求骑手"二选一"的传言又起,"口水战"弥漫,引发广大消费者关注。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从最初的"吃瓜"到后来的"点餐"尝试,其关注的重心最终会回到消费体验上。这意味着,平台角力的重心会偏向时效与服务,还要回归到长期脚踏实地运营提效,给出一个让用户、骑手、商家三方都能满意的方案。背靠整个阿里集团的饿了么,在初期精准地避开了京东外卖和美团的舆论纷争,将AI技术落地到外卖生态体系中,以技术驱动用户、骑手、商家的体验和效率。此时入局,或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如今,外卖大战的话题热度仍在,饿了么在微博热搜"宣布加入外卖大战"后正式启动"饿补超百亿"计划,无疑是给外卖行业竞争局势再添一把火。不同于前两日刘强东化身骑手送餐引发的"Boss直聘"式营销,饿了么此次以"不打口水仗,只发真福利"为口号,将竞争焦点转向补贴用户、骑手权益保障与算法优化,让品牌的知名度和用户粘性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将营销活动转化为用户的实际行动。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新人用户补贴、免单等补贴后,京东、美团在补贴端的力度已经有所衰退。但从"千团大战"中厮杀出来的饿了么,深谙外卖大战是一场超长的角力赛,此时杀入战场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抢占用户,同时利用自己打造的即时配送优势轻松收割"流量"和"单量"。
此外,饿了么对于外卖行业有着更深刻的洞察——外卖行业主要的行业订单高峰时段是在夏天,而饿了么善于在夏天发起攻势。比如,去年夏天的奥运赛事期间,饿了么通过趣味的游戏玩法和丰富的互动设计,激发了超2.5亿人次参与"开心运动会"互动,让奥运观赛的"泼天流量"变"生意留量",带来平台诸多商家品牌实现超100%的突破性增长。截至奥运会闭幕,饿了么推出奥运相关的免单场次超过70场,成为每年夏天的现象级营销活动。今年夏天的营销叠加正在开启的"饿补超百亿"大促,饿了么能够打出一个更长时间段的订单高峰期。
由此可见,从"两强争霸"到"三国杀",饿了么对于外卖大战的入场时机可谓是精准拿捏。
携手,新生态
在饿了么宣布开启平台"饿补超百亿"大促后,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助力饿了么"百亿补贴"!
据悉,"淘宝闪购"在淘宝app首页Tab一级流量入口展示,首日上线50个城市,后续5月6日推广至全国。升级后的淘宝闪购,将联合饿了么共同加大补贴,全力围绕消费者提供最大福利优惠:诸如免单红包、免单奶茶、大额满减外卖券等超级权益。
此外,饿了么供给面向淘宝闪购全部开放,同时结合淘宝天猫在品牌电商商家的优势,淘宝闪购将与品牌商家城市仓、线下门店合作,打通天猫官方旗舰店和小时达的货盘及价格,给到消费者"电商的低价,即时零售快速送达"体验。
之前,京东做外卖时,有业内人士分析,"外卖不仅是高频流量入口,更是撬动全品类即时零售的杠杆。高频外卖服务有助于提升APP日活,将流量延伸至生鲜、日用百货、3C等电商优势品类,反哺主站GMV(商品交易总额)增长。"换句话说,就是"京东做外卖,意在即时零售"。
实际上,近年来即时零售市场正如火如荼。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6500亿,到2030年,将突破2万亿,7年增长2倍多。随着京东的加入,更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对于即时零售的教育成本,进一步做大了即时零售的蛋糕。但不同于美团闪购对于产品供给的依赖,也不同于抖音、京东对于即时配送算法和运力的缺乏,"淘宝的产品供给优势+饿了么即时配送的基础建设"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位淘宝闪购项目人员表示,淘宝多年布局探索即时零售,已经推动一大批品类以及品牌投入,同时饿了么的社会化仓配、即时履约、超算平台、地图等能力逐渐成熟,"这一直也是阿里做业务的风格,抢占最佳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协同全力压上。"
早在2020年,阿里便试图将远场与近场的业态衔接。淘天是阿里远场电商的业务代表,天猫超市事业群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后,淘鲜达、天猫超市和饿了么等新零售业务则承担起中近场电商的角色。
自去年以来,淘宝的"小时达"业务连续升级,内部也对其寄予厚望。这个业务的定位就是为淘宝商家提供近场履约能力的服务。与此同时,饿了么高管也多次表示,身处阿里巴巴生态体系中,要与淘宝、支付宝、高德等配合,做"饿了么特色的即时零售"。
不同于之前的"千团大战",如今的外卖大战,已经成为了一场强者的游戏,且注定是一场长期战争。而当京东外卖与美团角力时,饿了么趁机杀入,凭借其在供给、运力、用户端的积累,或将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不仅如此,与淘宝的生态协同,除了能巩固其在餐饮外卖领域的地位之外,还能发力即时零售的新增长曲线,一举两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