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港股IPO启动:新能源巨头的资本远征与市场理性审视

文 | 知嘹财经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宁德时代(03750)$ $宁德时代(300750)$  的港股二次上市计划于今日正式进入定价阶段。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标杆企业,宁德时代此次拟发行1.18亿股H股,发行价上限为每股263港元,预计募资净额约307亿港元,若超额配售权悉数行使,募资规模将扩大至406亿港元(约53亿美元),成为2025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项目。这场资本盛宴不仅彰显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也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估值与长期风险的深度思考。

高位定价与战略意图:打破H股折价惯例

宁德时代此次港股发行价与A股当前股价(约257元人民币)基本持平,打破了传统H股较A股折价的惯例。按2024年净利润计算,其港股估值约为28倍市盈率,与A股水平相当。这一高位定价策略的背后,既有公司对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的自信,也映射出国际资本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认可。

基石投资者的豪华阵容为此次IPO提供了重要支撑。23家机构合计认购203.71亿港元,占发行规模的65.7%,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KIA)、高瓴资本等。其中,中石化与宁德时代在换电领域的合作已进入实质阶段,根据双方最新签署的协议,宁德时代将携手中石化共同启动换电万站新基建;科威特投资局的参与则与其国家能源转型战略密切相关。这些机构的背书不仅为融资提供了确定性,更通过资本纽带强化了宁德时代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募资用途的分配进一步揭示了公司的战略重心。90%的资金将投向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的一、二期建设,总投资额约49亿欧元(约371亿元人民币),规划总产能72GWh。该工厂毗邻奔驰、宝马等欧洲客户生产基地,旨在构建“本地化供应链+就近交付”的闭环体系,以规避欧盟碳关税及美国对华电池加征关税的政策风险。剩余资金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应对锂价波动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全球化布局:技术霸权与生态闭环

宁德时代的港股上市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面对美国对中国锂电池加征25%关税的政策压力,匈牙利工厂成为欧洲市场的战略支点。2025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已达38%,较2021年翻倍,且与第二名LG新能源的差距持续扩大。通过技术授权模式与Stellantis等车企共建合资工厂,宁德时代正重构产业链利润分配规则,从单纯供应商转向生态规则制定者。

技术研发与资源控制的双重优势构筑了其竞争壁垒。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超300亿元,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超快充技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800公里”。同时,通过控股非洲锂矿、参股印尼镍矿,并建立全球最大电池回收网络,宁德时代形成了“开采-制造-淘汰”的全生命周期闭环,显著降低了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冲击。

港股平台则为资本全球化提供了跳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便利了外汇融资与跨境并购,公司计划将募资的资金用于整合欧洲回收网络及南美锂资源。此外,H股上市有助于吸引长线国际资本,改善A股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估值扭曲。

市场狂热与隐忧:流动性虹吸与估值分歧

尽管基本面强劲,市场对宁德时代IPO的反应呈现出复杂态势。机构投资者认购金额超500亿美元,超额认购达30倍;散户孖展认购额亦突破1418亿港元,超额倍数61倍。这种热度既源于对新能源赛道长期前景的乐观,也可能催生非理性泡沫。

流动性压力与估值分歧成为潜在风险点。港股日均成交额仅1200亿港元,宁德时代单日成交占比或超30%,短期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虹吸效应。估值体系的分裂同样值得关注:公司A股市盈率约30倍,显著低于LG新能源低谷时期的的60倍,反映出国际资本对“中国溢价”的谨慎态度。

更深层次的挑战来自政策、竞争与成本三重压力。例如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欧盟“电池护照”的合规要求可能推高海外运营成本;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及国内车企自研电池的崛起正在侵蚀中高端市场份额;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在欧洲建厂比国内更高的人力成本。

行业十字路口:技术迭代与产能过剩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1.2万亿美元,但行业正面临技术路线分化、产能过剩及地缘博弈的多重考验。2024年全球产能利用率不足,价格战隐现。宁德时代的港股突围既是中国高端制造全球化的里程碑,也是产业资本与政策风险博弈的试金石。

技术路线的颠覆性变革可能重塑行业格局。丰田、QuantumScape等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加速商业化,对现有液态锂电池产业链构成潜在威胁。尽管宁德时代宣称2025年推出半固态电池,但其研发投入占比(4.5%)低于LG新能源(5.2%)和三星SDI(6.1%),技术储备的紧迫性凸显。

写在最后

面对宁德时代的资本盛宴,投资者需保持清醒认知。首先,应尽量避免盲目追高。港股历史显示,大型IPO初期往往伴随价格回调,如快手上市首月便迎来大比例跌幅。其次,需时刻关注、聚焦技术迭代进程,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展将直接影响行业格局。最后,地缘政策动向不容忽视,中美经贸磋商、欧盟碳关税细则等变量可能重塑竞争生态。

当前的市场狂热中,投资者应以长期视角审视标的企业的技术护城河与全球化执行力,而非被短期估值波动所裹挟。在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保持冷静观望、等待估值回归理性区间,或是更为稳妥的策略。

毕竟,新能源革命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宁王”也不例外。

# 宁德时代H股发售价定为每股263港元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