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Sir市评】忧虑美国赤字增不利美股表现 拖累恒指失守10天线机会大 (2025/05/26)
自4月14日至上周五 (5月23日),恒指$恒生指数(HSI)$ 录得六周连升,骤眼看来升势凌厉。而年初至今共廿一周,今次是第二度出现六周连升,上回见于1月13日至2月21日,连同3月首周也见升,今年港股历时四个多月,逾六成周数录得升市,表现相当不俗。
不过现与1至2月的六周连升相比,升幅则见明显分别,上回连升逾4,400点 (19,064 → 23,477点),今次上升不足2,700点 (20,914 → 23,601点),就点数而言少近四成。然而,上升动力差距不算大,上回周均成交金额约9,522亿港元,本回约9,039亿元,仅差约5%而已。
美三十年债息一度见逾十一年高
在交投相若情况,为何六周连升,升幅却有明显分别?笔者认为是普遍投资者心态改变使然,毕竟两次六周连升之间,曾出现4月7日恒指挫近3,000点的「黑色星期一」,很多投资者对暂缓90天后美国「对等关税」事态将发展如何,充满戒心。
面对上周四 (5月22日) 美国众议院仅以一票之差通过国民减税法案,市场忧虑政府财政赤字增加,美国30年期债息一度升逾5.1,见2013年10月以来最高,令美股及上周五港股走势同见反复。恒指虽见普遍交易时间录得上升,却于开市初期,以及于下午2时许至尾市见跌,收市前六分钟才见转升。
恒指二万四重要心理关口难上破
恒指最终上升56点,收报23,601点。大市成交金额约2,037亿港元,略高于2,000亿元。自5月15日至今共七个交易日,成交额便徘徊在2,000亿元左右,处于活跃交投边缘。
于5月22日发布市评文章时已表示,观乎截至5月21日上午恒指收报23,807点,较23,500点高出超过300点,认为已可确认企稳在23,500点之上。目前从5月20至23日恒指连续四日收高于23,500点,进一步确认企稳。不过在缺乏重大利好消息加持下,本月余下日子恒指亦未必能走太远,始终24,000点为重要心理关口。
交投能否保持活跃左右恒指走向
即使早前从1月14日至3月19日港股见长逾两个月升浪,期内仅六个交易日收高于24,000点,上回则要追溯至2022年2月21日,纵然今年3月17至20日连续四日收于其上,并于3月18和19日分别收报24,740和24,771点,同样高出24,000点超过700点,仍不足以支持恒指企稳在二万四关口之上。
笔者预期到本月底前恒指走势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徘徊在23,500至24,000点之间,但相信大市成交额要继续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方能成事。其二是在成交额减少情况下,波幅区间介乎23,200至23,800点,那么23,500点便得而复失。
笔者维持5月19及22日两度发布市评文章时表示,港股现为「炒股不炒市」形势看法,继续建议倘若本周见恒指收高于24,000点,投资者宜适量减持股份,尤其是科技股为佳。面对市场预期美国减税法案将于未来十年令美国债务增加3.8万亿美元,连同现已超过36.2万亿美元债务,合共超过40亿美元。
香港时间上周五截至晚上8:30,道指$道琼斯(.DJI)$ 期货报41,445点,下跌480点,跌幅近1.20%;同期纳指$纳斯达克(.IXIC)$ 期货更跌逾1.70%,相信今日 (5月26日) 港股表现会受考验,目前恒指的10天移动平均线在23,500点水平,应有失守的心理准备。
聂振邦(聂Sir)
笔者确认本人及其有联系者均没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在执笔前三十天内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发出后三个营业日内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笔者现时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