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事升温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炮火撕裂中东夜空,黄金与原油齐飞,全球金融市场在以色列与伊朗的导弹互射中剧烈震颤,一场关于国际金融秩序的深层变革正在酝酿。

6月13日凌晨,以色列战机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突袭,伊朗随即誓言进行报复,中东紧张局势骤然升级。全球资本市场应声而动:布伦特原油价格单日飙升6.11%,突破74.5美元/桶;黄金价格冲破每盎司3450美元关口,创下七周新高;道指期货暴跌600点,全球投资者纷纷涌入避险资产。

在这场地缘政治危机的阴影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于6月18日在上海陆家嘴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深刻阐述全球金融治理变革路径,为动荡中的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中国思考。

01 伊以冲突触发金融市场避险潮

2025年6月13日的这场冲突迅速穿透地理边界,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滔天巨浪。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中东局势恶化直接威胁能源供应安全。霍尔木兹海峡这条承载全球20%原油流量的「石油咽喉」,随时面临被封锁的风险。

国际油价应声暴涨,布伦特原油期货单日飙升13%,创下年内最大涨幅。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全球风险资产遭遇抛售潮。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挫,道指暴跌769点,纳指下跌255点。

加密货币市场同步受挫,比特币价格跌破10.3万美元关口,以太坊跌幅近7%。传统的避险资产黄金价格则一路飙升,单日涨幅近1%,向每盎司3500美元关口发起冲击。

亚洲市场方面,香港股市成为地缘风险直接冲击对象。恒生指数当日收跌0.59%,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1.72%,科技股全线疲软。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投资者纷纷削减风险敞口,等待伊朗报复行动的进一步消息。

02 潘功胜解析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路径

在6月18日开幕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以「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若干思考」为主题发表演讲,直面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成为潘功胜分析的重要切入点。他指出,国际主导货币的更迭反映了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家竞争力的迭代。

从17世纪的荷兰盾到18世纪的英镑,再到二战后确立美元主导地位,货币权力始终随国际力量平衡而转移。

潘功胜直指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矛盾:当一国主权货币承担国际主导货币职能时,存在与生俱来的内在不稳定问题。一方面,主权货币国自身利益与全球公共品属性发生冲突时,往往优先考虑本国利益;另一方面,其国内经济问题可能以金融风险形式向全球溢出;更严重的是,在地缘政治冲突中,国际主导货币可能被「工具化、武器化」。

面对这些挑战,潘功胜提出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两大方向:一是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形成少数强势主权货币的良性竞争机制;二是探索由超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可能性,特别是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

潘功胜特别强调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新地位。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按全口径计算已是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也位列全球第三。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朝著「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

在跨境支付领域,潘功胜描绘了多元化发展图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本币结算,单一主权货币主导跨境支付的局面正逐步改变。

区块链和分布式帐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实现了「支付即结算」,从底层重塑传统支付体系。

03 全球金融稳定面临三重挑战

潘功胜在演讲中深入分析了全球金融稳定体系面临的新挑战,指出当前金融监管框架存在碎片化问题,甚至出现「竞争性逐底」倾向。

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监管明显不足。潘功胜指出,对于快速扩张的加密资产市场和气候风险相关的监管框架,全球协调不足,监管取向大幅摆动且受政治驱动过强。人工智慧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缺乏统一监管标准。

非银行仲介机构的监管薄弱问题同样突出。过去20年,非银行仲介机构在全球融资中的比重大幅上升,这类融资稳定性较弱,透明度较低,杠杆水准不断上升,亟需加强监管。潘功胜呼吁国际金融组织与时俱进推进治理改革。他指出,随著全球经济格局变化,IMF、世界银行等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的份额和投票权长期缺乏实质性调整,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不足。

「当前IMF的份额占比没能反映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潘功胜强调,按照已达成的共识尽快推动份额占比调整,是IMF完善治理、提升自身合法性和代表性的关键9。

他特别指出,个别成员国奉行单边主义的政策取向,干预和影响了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和运作,国际社会应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04 地缘政治阴影下的港股结构性机会

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对香港金融市场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在6月13日以色列袭击伊朗后,港股整体承压下行的同时,能源与黄金板块逆势走强,成为市场中的亮点。

中海油(00883.HK)、中石油(00857.HK)等能源股涨幅超过2%,赤峰黄金股价飙升10%,油气设备供应商山东墨龙因订单预期激增一度暴涨160%。这一市场表现凸显了在地缘政治风险升温时,资金向防御性板块流动的避险逻辑。

从资金流向看,南向资金在恒指下跌当日逆势净买入39.97亿港元,显示内地投资者对港股优质资产的长期配置信心。然而,技术指标显示恒指短期仍面临下行压力。

根据恒指牛熊证街货分布数据,目前最集中的看涨合约位于23600至23699点区间,涉及1064张对应对冲合约;下一个密集区在23500至23599点,涉及955张合约38。这些「重货区」可能成为空头攻击目标,投资者需防范盘中波动风险。

中长线来看,地缘政治风险可能重塑多个行业的发展轨迹。军工板块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东作为全球军贸「重镇」,其进口量占全球总量的36.87%,沙特、埃及等四国位列全球十大武器进口国。随著实战检验的推进,中式高性价比装备在东南亚及中东新兴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能源行业的结构性变化同样值得关注。中俄联合开发的北极航道正在改写世界物流版图,这条航道使上海至欧洲航程比经苏伊士运河缩短40%,运费减半。在中东局势动荡背景下,这条替代性贸易通道的战略价值显著提升。

金融领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加速推进。潘功胜在演讲中透露,经过十余年建设,中国已初步建成多管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路4。随著中东国家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担忧上升,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吸引力有望增强。

地缘政治的硝烟终将散去,但金融秩序的变革已经不可逆转。当各国投资者还在油价与金价的波动中焦灼不安时,长期资金已在布局新秩序下的结构性机会:中俄北极航道改写全球物流版图,使上海至欧洲航程缩短40%;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路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中式高性价比装备在国际军贸市场加速替代传统西方武器系统。

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地缘政治危机都是全球金融秩序重塑的催化剂。正如潘功胜所言,国际货币体系正朝著「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在炮火与金融的交响中,世界正在迎接一个更加多元、更具韧性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CNOOC(00883)$  ‌‌$PETROCHINA(00857)$  ‌‌$SINOPEC CORP(00386)$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