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蓝思科技 上市分析和申购计划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的结构件、功能模组及整机组装,拥有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和全球化布局。
根据2024年收入统计,蓝思科技在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行业中位居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达13.0%;在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行业中同样排名领先,市场份额为20.9%。
凭借在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实力与全面平台化能力(涵盖人才、技术、供应链及智能制造等),公司成功拓展至新兴业务领域,成为行业内首批实现人形机器人及AI眼镜/XR头显关键核心部件量产与整机组装的企业之一,持续把握未来增长机遇。
图片
本次全球发售拟募集资金约45.90亿港元,主要用于以下四大方向:48%用于丰富与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探索新应用场景(约22.03亿港元)、28%用于扩大全球业务布局,提升海外产能(约12.85亿港元)、14%用于提升垂直整合智能制造能力(约6.43亿港元)、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约4.59亿港元)。
公司发行信息和中签率情况?
图片
本次全球发售股数26225.68万股,每手股数200股,截至发稿,超购10.80倍,有中信大神70倍不是问题,触发回拨至45%,预计12W-18W人参与,一手中签率50%,申购25手稳一手。
公司所在行业前景及竞争格局怎样?
公司所在的三个领域:1、消费电子精密制造行业受益于折叠屏手机、AI设备(如AI眼镜/XR头显)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增长,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市场预计将保持稳健增长,2025-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4.4%。
2、智能汽车交互系统行业随着智能座舱、HUD(抬头显示)、智能B柱等需求上升,全球智能汽车交互系统市场预计2025-2029年CAGR达18.2%。
3、新兴领域行业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2025-2029年CAGR超54%,AI眼镜/XR头显市场增速显著,成为未来增长点。
竞争格局:消费电子领域市场高度集中,前五大厂商占据约40%份额,蓝思科技市占率13%排名全球第一,主要竞争对手有富士康12.1%、舜宇光学科技5.6%、信维通信3.6%。
智能汽车领域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占率55.7%,蓝思科技在车载电子玻璃及智能B柱市场占据20.9%份额,领先于竞争对手(如舜宇光学科技17.6%、安洁科技7.7%、同兴达5.3%、信利国际4.2%等)。
蓝思科技在新兴领域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等市场,未来将会是一个新高增长点。
公司财务表现如何?现金流是否充裕?
蓝思科技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66.03亿元、543.64亿元和697.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99%。
2022-2024年净利分别为盈利25.2亿元、盈利30.42亿元、净利36.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86%。
经调整后2022-2024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0.96亿元、38.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61%。
图片
图片
2024年现金及等价物109.37亿元,较2023年104.94亿元增加4.22%,流动性充裕。
图片
公司历史投资者、基石投资者和保荐人如何?
蓝思科技本次亦是一家AH上市公司,A股蓝思科技今日收盘价22.27元,约合24.41港元,港股招股价上限18.18港元,A/H溢价率34.27%,H/A溢价率-25.52%,按目前留的水位算,预计有10-15%的空间;本次基石投资者认购1.91亿美元,约合14.99亿港元,基石占比32.16%;保存人本次由中信证券独家保荐,稳价人由中信里昂担任,中信证券独家保荐的项目大家可以期待。
禁售期安排:基石投资者禁售期6个月。
本次申购计划怎么安排?
蓝思科技是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行业和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双赛道排名第一;在新兴领域又涉足人形机器人,这种龙头公司,又搭上人形机器人概念,叙事点就变得很丰富,公司业绩和现金流表现良好,本次H/A折价率25.52%水位充足,对标之前上市的三花智控,空间14%,对比了两家公司规模和营收情况,蓝思科技对标三花智控各方面都不会差,同行业舜宇光学科技各方面都差蓝思科技一档,目前总市值759.25亿港元,市盈率26.05倍,蓝思科技发行市值911.59-953.55亿港元,市盈率22.63-23.67倍,不管哪个维度算,都有10%的空间在。
情绪方面,由中信男神独家保荐,情绪价值拉满;资金面募集45.58-47.68亿港元,基石锁定14.99亿港元,流通值30.59-32.69亿港元,比三花控股当时规模要小一些,但受海王和三花影响,A/H二婚股人气肯定不如宁王和海王那会儿了,本次又是多股冲击也会分流资金,但这一波新股中,稳定性和确定性最高的恰恰是蓝思科技,我会申购!这一波新股较多,资金分配和新股选择很关键,目前的中签率只是初步测算,这一波新股截止前一晚我会重新测算中签率发布星球,港股打新三要素:新股选择、资金分配、中签率计算。只有三者完美结合,才会获得最大收益!中签率的精准测算,直接影响资金利用率,新股选择看起来最难,其实也最简单,每次打最确定性的票,规避投机票,长期坚持,收益曲线会给你正向反馈;而我的中签率测算模型之前基金经理都借鉴的这个算法。现在也一直在更新迭代,还是很有自信哒!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