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投资总结
一、2025年上半年投资总结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实际组合包括场内组合、场外基金和港美组合的年内整体收益是+6.78%。
实际组合从2011年初至2025年上半年末净值是从1元至3.9428元。年化收益率是9.92%。
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从2011年初至2025年5月份末净值是从1元至1.7297元。年化收益率是3.85%。
二、本期持仓总结
(一)场内组合持仓:
场内组合持仓前30只。
金选300、贵州茅台、腾讯控股、招商银行、印度基金LOF、中国平安H、纳指ETF、800红利低波ETF、红利低波ETF、美国消费LOF、黄金ETF、美国50ETF、世华科技、国开债券ETF、标普500、中国海洋石油、恒生科技ETF、比亚迪、五粮液、标普红利ETF、海外科技LOF、宁德时代、金杯电工、中宠股份、恒生医疗ETF、日经225ETF、海尔智家、众兴菌业、建设银行H、标普医疗保健LOF。
(二)场外基金持仓:
场外基金组合和港美组合前6只。
中金优选300、360互联网+大数据100、全球医疗、消费红利、恒生A股行业龙头、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
部分场外基金组合重仓图片。
三、资产配置总结
2025年6月份末的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TTM)是12倍以上,市净率也稳定在1.2倍以上,股息率接近3%。完全无前景的市场的估值,在当下的经济环境,如果公司的成长性能够再次起来,业绩和估值都会迎来提升。
上半年有很多指数比较精彩。
境外的有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创出历史新高。恒生指数涨幅较好。
境内的有中金优选300指数、红利低波指数创出历史新高。行业指数的银行指数也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反思一下如何能够抓住持续刷新历史新高的标的。
一个是具备在写的金融知识储备,充分了解宏观和行业研究,有着洞察力和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够很好轮动也可以。有的以企业的发展基本面为基础,有的以数据轮动为基础如可转债。
另一个是超级长期持有标的,以指数基金为主,拿上几十年的指数基金,不断积累复利。即使用一些条件为标准建个指数化的组合,比如以配置市值、营业收入和利润优秀的顶尖公司,全球业务顶尖、垄断行业利润为标准,比如紫金矿业、美的集团、中国海油、中国平安、中国移动、贵州茅台、长江电力、宁德时代、中国神华、江苏银行,等等,建个指数化的组合,也有优秀收益。
无论哪种方法,只要不贪婪不恐惧,长期做好即可。
查询了一下一共两万只以上的基金,今年平均收益率4%左右,中位数1%左右,还不如自己选赛道自己配置指数基金。
看了看十年前的市场是个高点,虽然上证五千多点,至今依然亏损,但是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即含上分红的指数,收益了一成多。
中金优选300全收益指数收益接近翻倍。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没有那么悬乎,收益也是接近翻倍。等后面再总结下。
有一批优秀主动基金近十年业绩非常优秀,包括华商优势行业混合、易方达瑞享混合基金等等。但是,这不是十年前能选出来的。十年前能选出来兴全趋势、富国天惠之类的。这些基金几乎没有十年前就熟悉的,但是十年前选出优秀策略指数基金来是比较容易的。
最老的策略指数,基本面50全收益指数也有八成左右,与银行全收益指数的收益较相近。
查询了一下以Smart Beta策略指数基金和全球优秀指数为基础,股债平衡的投顾组合,业绩也很优秀,每个阶段战胜业绩基准,指数因子优选投顾组合即将创出历史新高。
公司组合新进了世华科技。适当增持市盈率低的科技公司。
指数基金增持了360互联网+大数据100指数基金、
可转债继续做轮动,随着银行行业股票创历史新高,连银行的可转债都有希望转股了,还是可转债能够拿得住。
最后,附一下关注的主要Smart Beta策略指数和各类指数今年上半年的收益情况,多数为正,少数持平和为负。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