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美股期权回顾:科技股领衔震荡上行,交易创纪录下的机遇与风险
2025年上半年,美股市场在剧烈波动中整体走强,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5.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5.48%并创历史新高。科技股先抑后扬、政策不确定性及期权市场投机热潮成为阶段性特征,为下半年市场埋下变数。
市场整体表现:科技股力挽狂澜
一季度,科技股遭遇大幅回调,叠加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加拿大、越南加征关税,市场避险情绪激增。标普500指数4月一度暴跌19%,逼近熊市边缘。科技股成为波动核心,纳指受芯片、AI巨头拖累大幅回调。
二季度随着政策消化及企业财报利好,科技板块强势反弹。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需求持续增长,英伟达、微软等巨头股价回升,带动大盘企稳。
市场波动性随之起伏,VIX恐慌指数在1月维持在15左右的低位,但4月因关税政策冲击一度飙升至38.5,创2023年银行业危机以来新高,随后回落至18-22区间,显示市场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增强,但政策风险仍是波动的主要推手。
期权交易量激增:散户与机构博弈热点赛道
受市场波动性回升及AI、芯片等热门板块的关注度推动,上半年美股期权交易量根据估算同比激增10%-20%,零售投资者与机构策略分化显著。零售投资者继续活跃于高波动个股,而机构投资者则更多采用复杂策略应对政策与经济不确定性。
散户追捧的MEME股如游戏驿站和AMC院线再度活跃,但波动性远高于蓝筹股。新兴科技公司如量子计算企业Rigetti(RGTI)因技术突破吸引投机**易,但流动性风险较高。整体来看,市场对颠覆性技术的非理性押注与政策利好共同推升了期权活跃度。
行业层面,AI和芯片板块的看涨期权成交量显著放大,英伟达日均期权成交量超300万张,反映市场对技术突破的乐观预期。新能源板块则呈现分化,特斯拉因自动驾驶政策松绑看涨期权激增,但欧洲销量下滑导致部分投资者转向看跌策略。传统金融和消费板块交易相对平淡,利率政策与宏观经济数据成为关注重点。
特殊事件放大短期波动
政策风险: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SPY期权异动,某交易者在政策公布前4小时买入看涨期权,获利2100倍,引发内幕交易质疑;
行业冲击: 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禁令致其股价单日暴跌7%,看跌期权交易量激增800万美元;
美联储转向: 6月暂停加息决议公布后,金融股期权隐含波动率单日下降15%。
财报季分化:AI狂欢
财报季期间,期权交易的波动性显著放大,投资者对科技股押注情绪分化。科技板块尤其受到关注,其中英伟达的财报发布前后单日期权交易量创历史新高,投资者积极布局看涨期权押注财报利好;与此同时,对可能表现不佳的公司,如特斯拉和部分区域性银行,投资者更倾向于使用看跌期权进行风险对冲或投机。
整体来看,机构多采用卖出跨式组合这类IV Crush策略押注财报波动,而散户更热衷零日期权单边押注,科技股的高波动性成为主要交易机会。
科技巨头苹果、微软、英伟达凭借AI与云计算需求超预期,看涨期权交易活跃;特斯拉因价格战盈利下滑,看跌/看涨期权比率升至年内高点。金融板块中,摩根大通等大行受益加息周期,而区域性银行因信贷风险成为看跌期权重点标的。
下半年展望:警惕高波动与流动性陷阱
展望2025年下半年,AI、芯片和新能源板块的热度可能延续,但科技股估值透支与盈利增速放缓的风险不容忽视。潜在机会可能来自:
美联储降息预期:若通胀进一步回落,金融和小盘股或迎来反弹。
地缘政治与政策变动:能源、国防板块可能受关税或国际局势影响出现阶段性机会。
然而,投资者需警惕以下风险:
市场热点切换:宏观政策或企业盈利预期变化可能引发剧烈波动。
流动性集中:资金过度涌入热门板块可能导致其他领域流动性枯竭。
投机行为放大波动:零日期权等短期工具可能加剧市场不稳定。
2025年上半年,美股在政策与科技的博弈中震荡上行,期权市场成为投资者应对波动的重要工具。下半年,市场或继续围绕AI与政策展开拉锯,但理性配置与风险控制仍是长期制胜关键。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