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狂潮背后的「神笔」与「印刷厂」
AI狂潮需要「晶片圣经」驱动,全球仅两大关键角色能联手制作:
✍️ 荷兰神笔匠 ASML
造出全球独家的 「量子刻笔」(EUV光刻机),没有它,任何AI设计都无法写在晶片上。新笔尖(High-NA)更精细,但年产仅20支,还怕 「墨水禁运」(零件断供)。
🏭 台湾超能印刷厂 台积电
用神笔将设计图「印刷」成实体晶片。独门装订术(CoWoS封装)把上兆电晶体合成辉达H100等 「AI圣经」。订单爆量(6月营收飙39%),正砸 380亿美元 增建 2奈米专属车间。
⚠️ 新威胁:圣经「过路费」暴涨?
美国拟对 进口晶片课征25%关税(最快2025年实施),恐成巨大变数:
若成真:台积电「印好的圣经」运往美国,每本被迫多付 1/4过路费 → 客户(谷歌、微软)可能砍单或延后投资。
连锁冲击:印刷厂(台积电)扩产计划恐放缓 → 神笔匠(ASML)新笔订单再减。
台积电的盾牌:加速在 美、日、德设「海外分厂」,当地印书、避开关税,但成本更高。
💡 真相:热潮实在,但关税是冷水
铁证需求:科技巨头抢圣经,台积电日夜赶工。
ASML订单跌?因部分印刷厂(记忆体业)缩手,但AI要更强,终须新笔!
最大变数:已非技术,而是 「过路费政治学」。
🌍 没有神笔,无从写经;没有超厂,无从普及——但若道路被封,圣经能否抵达应许之地? 这场协作革命,正考验人类的智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