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谁在拉高天花板,谁在自缚手脚?(2025年第28周 总第230期)

@谋定后动
你以为AI大模型只是拼算力?技术跑得再快,也逃不开制度这张“隐形网”:一边是Grok4 以毫秒级推理把benchmark打成游戏,一边是盘古、DeepSeek因信任赤字被按下慢放键。站在普通投资者的视角,哪些才是AI投资领域里噪音背后真正的确定性? 美国:技术烟花一串接一串 Grok 4 一登场,就把“遥遥领先”翻译成了可量化的分数:在号称“博士综合试卷”的ARC-AGI v2 拿下15.9 %,比第二名的9 %一下子提高了一个档次;换到更残酷的Humanity’s Last Exam,无工具模式26.9%,启用工具后一口气蹿到 50.7 %,成为首个闯过 50 % 分数线的封闭模型。更有趣的是,在模拟商战的Vending-Bench里,Grok 4 平均净利润做到 4694 美元,几乎是Claude Opus 4的两倍,人类的6倍。注意:这不是PPT,是实打实的眼前现实。 与此同时,OpenAI 在浏览器侧对谷歌发起侧翼包抄:据路透社报道,基于Chromium的AI浏览器即将上线,内置ChatGPT级助手与自动表单、预订等Agent功能,直接向谷歌的基本盘发起了挑战。 Claude 3.5 Sonnet 也没闲着:它把 Opus 的智商挪到 Sonnet 的价位:输入 $3/百万 token,输出 $15/百万 token,成本仅为 Opus 的五分之一;MMLU反超Opus约 2 个百分点。一句人话:过去企业想用最强模型要“劳斯莱斯的价格”,现在同样钱能买到“特斯拉高配”。 在算力端,Nvidia Rubin R100 路线图抛出288GB HBM4 + 13TB/s 带宽的怪兽卡,机柜级方案扩到 576 节点,明晃晃向业界宣示:训练成本还能再砍一刀,电力和冷却才是物理上的天花板。 百家争鸣的背后,是美系厂商用差异化来构筑护城河:Grok拼极致速度,Claude拼性价比,OpenAI则想用浏览器绑定数据入口。每一家都在给投资人讲“我们这里的利润率可以继续扩”的故事。 中国:信任赤字把技术长板折成短板 一篇《盘古之殇》 把“套壳”传闻挤上热搜:一名内部离职工程师贴出了GitHub提交记录,指盘古大语言模型直接沿用Qwen和DeepSeek权重。官方越保持沉默,市场就越担心所谓“国产自研”的含金量。 年初时候风光无二的DeepSeek的境况也遭遇尴尬:韩国暂停新下载,意大利立案调查,多国政府设备列入黑名单,海外DAU环比腰斩已成公开秘密。技术实力还在,但用户都跑去用别人提供的接口,官方自家“店里”几乎没人来,API的进账也随之锐减。 而被称为“中国AI Agent第一独角兽”的Manus直接收拾行李,裁掉国内大部分团队,搬去新加坡的One-North,“理由”很赤裸:国际融资与GPU配额都在鱼尾狮这边更容易谈,也能躲开模型审查的重重关卡。 Manus搬到新加坡后的巨幅广告 如果说“掐脖子”是外因,这三件事更像是内生制度的自我束缚:技术团队怕踩线,产品团队怕限流,资本于是给了更自由的市场更高的估值。 制度差异才是长期分水岭 审查不会让大模型停摆,却会掐住它最昂贵、最具原创性的那截生长点——就像 F1 赛车刚起步就被人拉起手刹,车子还能跑,但别指望破纪录。美国厂商能在公共语料、开源社区甚至整张互联网里随意取样;中国厂商却得先拆掉“政治敏感”“合规红线”,再外加一层关键词过滤。算力、工程师、市场都在,却缺少“信任红利”,结果是高端人才源源外流,行业天花板也被压得更低。 创新起始的本质是对现有权威的怀疑。当质疑受限,算法就学不会“假设检验”;当部分事实被设为“不可讨论”,模型就永远无法在那一片知识空白区做推理。你不能指望一群学生时代在权威面前唯唯诺诺的人,在从事工作研究以后会突然变得创意十足,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对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AI像一条架在半空的高速路:下面全球通胀怎么涨、地缘政治冲突怎么闹,它依旧收费通畅。企业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舍不得砍 AI 预算,不只是降本增效而已,更重要的是你不做你的竞争对手做了,你就掉队了。需求只会越滚越大,订阅、授权、算力租金年年加码。未来五年里,AI 是少数能把宏观噪音过滤掉、给我们稳稳复利的赛道。 下面是我AI领域的持仓 $特斯拉(TSLA)$ $英伟达(NVDA)$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PLTR)$ 【下周大事】 【我的站点】 订阅我的实盘分享:谋定后动的个人主页以及我的公司Mou Investment的主页 ============================ 【我的航拍】 我们投资的目的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相反。 本人爱好航拍,这里分享一张我的航拍作品,新加坡的私人公寓,摄于2020年。
谁在拉高天花板,谁在自缚手脚?(2025年第28周 总第230期)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