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消金公司发力场景分期,有机构余额大增超800%

政策呼吁,增量所需,机构布局,消金公司重返场景分期。

最近,兴业消费金融发布一则场景消费分期项目供应商征集公告,透露了公司业务动向。根据兴业消金分期业务部发展需求,为进一步推进场景消费金融“随兴享”业务的发展,加强公司对场景分期B端市场拓展及通过场景新获客的能力,特寻求场景消费分期合作供应商。

合作的目的比较明确,即通过合作渠道实现场景分期交易量、新增客户数、存量客户经营能力及市场影响力提升。合作模式为分润,兴业消金与合作渠道根据实际投放贷款收息金额比例进行分成。

由于业务侧重B端商户拓展,兴业消金在选择供应商时比较看重资源和经验。

对于供应商的要求,包括有开展金融外包服务业务经验,有开展场景分期业务经验,丰富的存量场景商户资源。人员团队稳定且现阶段还在开展场景消费外包业务,需要有自身特点的风险控制策略,所管理存量资产具备良好的贷后表现。

对于展业团队的要求,包括合作机构市场团队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场景消费分期经验,良好的风控面审经验,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具备一定的大数据模型风控及贷后管理能力,配备电审团队,能及时对贷款审批中的客户进行审查核实。

借助合作渠道推广,兴业消金的场景分期业务有望继续突破。据了解,兴业消金“随兴享”消费分期贷款产品已经初具规模,已覆盖口腔医疗、眼科、教育培训、家装建材等消费场景。开年两个月,“随兴享”产品已发放贷款超2000万。

不只是兴业消金在布局场景分期业务,头部消金中蚂蚁消金、招联金融、中邮消金等,都是场景分期业务的重要玩家。

其中,蚂蚁消金凭借花呗分期产品,稳居持牌消金场景金融业务规模第一。招联通过多渠道开展信用付业务,场景业务占比处于较高水平。中邮消金虽然发力较晚,但场景类业务增长迅速。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消费金融近年来积极探索场景消费业务模式,全力提升场景业务规模,提升场景消费业务占比。截至2024年12月末,中邮消金场景消费业务累计放款55.58亿元,余额较2023年末增长831%。

当前消金公司的主要业务仍是自主支付的现金贷款类业务,仅有少数机构的场景分期业务具备一定规模。以中邮消金为例,其2024年总放款额1972.69亿元,场景消费业务投放占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其实在消金公司早期发展阶段,受托支付类场景分期业务恰恰是主流。很多消金公司开业之初的起步业务就是场景分期,几家头部机构也是围绕线下场景分期开展价格战、人海战。

无奈,之后场景分期业务人力成本攀升,骗贷欺诈风险冒头,获客压力加剧,导致众多消金公司选择放弃场景分期,主攻线上小额现金贷业务。毕竟经营场景分期(主要市场在线下),消金公司还要管团队、还要担风险,还要考虑商户经营环节,可以说是耗时耗力。

而线上小额现金贷模式具有展业便利、拓展高效、助贷兜底的优势,消金公司负责资金,平台负责获客,这一模式也很快撑起了一众消金公司的规模。虽然后来仍有部分消金公司尝试通过信用支付绑卡业务继续拓展场景分期,但规模一直难以做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金公司重新将目光投向场景分期,可视为宏观政策与内在增长需求共振的结果

第一,促消费背景下,无场景不金融。消金公司深入促消费,再也没有比场景分期更合适、更健康的模式了。场景分期对于消金公司而言,是业务增长的组成部分,更是初心定位的要求。

第二,场景分期业务涉及的参与角色多,环节流程繁琐,另外还涉及合作渠道的管理,这都需要消金公司必备强大的自营和自主风控能力。更多消金公司回归这类业务,也说明了消金公司自营能力增强,能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推进场景分期业务。

第三,丰富的线下业务经验,能为消金公司开展场景分期业务提供必要助力。经过数年线下大额业务的沉淀,消金公司在线下团队管理、风险识别防范(人工+机审)等方面,积攒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也能够复制应用到场景分期业务中。

第四,线上流量见顶,线下是消金公司在存量市场形态中获客的重要来源。通过打通B端商户资源,将获客端口与商户经营牢牢绑定,形成公司增量获客的补充。

尽管场景业务推进可能存在阻力,但向前探索的每一步,也是消金公司自主能力的印证和校验。

来源:镭射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