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选品和“诺言”背道而驰,月入10万的代购们在瑟瑟发抖

“再高的销售额,再高的毛利,如果商品没有差异化,没有会员价值,就必须要从山姆撤出。”这是山姆会员商店中国首席采购官张青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时的一段表述。

眼下,山姆正在经历被推上神坛后的首次大面积会员信任危机,这场危机,恰是来自实践和诺言的背道而驰。近日,山姆会员商店因密集下架多款高回购率、高性价比商品,同时上架多款大众品牌产品,引发会员对其“选品降级”的集中质疑。有网友直言:“我花钱办卡进会员超市,你卖我家门口就能买到的东西,把消费者当韭菜。”

会员,是山姆在中国市场一路狂飙的基础。沃尔玛中国区CEO朱晓静在今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山姆的有效会员数已经突破500万,年费收入超过13亿元。现在,当消费者们在社交媒体上高呼“要拒绝续费”后,山姆无疑陷入了被动局面。被动的,还有这条商业链条上的代购们。如果山姆的商品和其他商超都一样,那代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选品惹怒数百万会员“爸爸”

山姆惹怒会员一事发酵有几天了。最开始的不满,是来自于一款山姆上新的“低糖好丽友派”。

根据介绍,这款产品减少了80%糖分、可可含量增加了30%,这些特点似乎契合了山姆一贯遵从的健康理念,但实际口碑却翻车了。对这款商品,有超过400位消费者打出了差评。更别说,好丽友还因产品配料表在中国和国外存在“双标”情况受到质疑。

不仅如此,网友们还纷纷表示,除了好丽友,山姆还引入了家门口就能买到的卫龙、徐福记等品牌入驻。这些大众品牌甚至被包装成 “特供款”:徐福记推出低GI燕麦藜麦蛋糕、芥末味板烧虾饼,喜之郎主打益生元岩烧海苔,卫龙上架高纤牛肝菌魔芋,盼盼则把面包脆片的外包装印满英文,商品名改用拼音 “panpan”。

其中,以“盼盼”为例,其名称被改为拼音“PANPAN”后,消费者在山姆APP使用中文名搜索时,根本无法找到相关产品。有意思的是,对名字的改动,盼盼方面给出的回应是需要询问山姆。

而且,山姆还密集下架了多款高回购率、高性价比商品。在山姆会员商店APP搜索栏输入“太阳饼”、“米布丁”等关键词,如今已无法显示任何商品信息 。

会员们终于怒了,认为这前述“国民零食”本属商超标配,如今却“混入”会员制仓储店标榜的“精选”“独家”之列,那么自己每年砸钱瞄准的“高品质通行证”岂不是成了笑话。

众所周知,进入山姆购物消费是有门槛的。山姆的会员分为两种,260元/年的普通会员,680元/年的卓越会员。卓越会员在普通会员的基础上还可享受积分兑现等特权,会员均实行专人专卡制度。

随着此次选品事件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不少会员已经在高呼,“山姆明年我不续费了”。

面对舆论的发酵,山姆也认怂了。7月15日晚间,山姆相关人员在接受媒体作出正式回应:“已经关注到社交网络上关于山姆选品问题的讨论,并已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中。”

从报道来看,山姆也已经采取行动。在山姆小程序搜索“好丽友”,已无法找到引发争议的低糖好丽友派 ,同样消失的还有卫龙高纤牛肝菌魔芋等争议商品。

品控频繁出现翻车事件

山姆会员店是沃尔玛旗下的高端付费会员制商店,早在1996年,中国市场第一家山姆会员商店即落户深圳

可以说,在会员店的布局上,山姆是遥遥领先的。一直到仓储会员制这一概念火起来的近几年,山姆始终被零售行业奉为高高在上的存在,其供应链乃至品控上打造的深厚基础,更是本土企业难以企及的,而这也是吸引消费者不断为每年数百亿的会员费买单的动力。

但现在,山姆的"会员制信仰"正在崩塌。不仅是那些支撑山姆“高品质”的口碑产品正逐渐消失,产品品质上的各类问题也开始层出不穷:有人从牛肉饼里吃到橡皮筋,有人买到的羊排里有头发,有人从坚果里吃到虫子,还有人从未拆封的烤肠里发现毛发......

今年3月,有多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称“山姆有机高钙鲜牛奶”在保质期内疑似变质,牛奶变成絮状并且伴有发酸发苦。对此,山姆客服回应,该牛奶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又称“如遇到此类情况建议不要使用,可以联系客服进行售后。”

今年6月,“山姆客服称坚果有蠕虫不是个例”的话题还冲上了热搜。

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山姆商店的投诉高达数千条,多数也是对于山姆的食品安全问题和服务质量投诉,如在山姆购买的猪肉脯吃出异物、买到的榴莲千层里疑似有虫子等。

频繁的翻车事件,叠加品控出现的舆论危机。在媒体的报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山姆代购也开始发声了。

有代购向凤凰网科技表示,山姆的独家商品数量和品控与其销量利润是直接挂钩的,如果山姆的商品和其他商超均一样,那么代购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

那些月入过万甚至十万的代购们,此刻内心的焦灼比起会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会员有其他选项,代购们的饭碗或许就要被砸了。

开店狂飙与会员价值不应存在互博


在仓储会员制模式还没火起来的很多年,山姆一度因水土不服扩张很缓慢,当时,大卖场还是主流。截至到2016年,其在全国一共才开了15家门店,濒临撤退的窘境。

近几年,山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脚步已然上了高速。在2024年,沃尔玛在中国新增了6家山姆会员店,其中仅第四季度就新增4家。

截至2025年5月,山姆在全国已开出55家门店。按照计划,2025年山姆将在中国开出8家店。

年初,山姆中国经历了高层的更迭。2025年1月底,掌舵山姆中国12年的总裁文安德(AndrewMiles)正式退休,其职位由沃尔玛国际业务高管Jane Ewing接任。

接任者Jane Ewing于2012年加入沃尔玛全球,先后在沃尔玛美国和国际部的采购、营运、人力资源等部门任职。2017年,Jane Ewing担任沃尔玛国际部首席人力资源官。2020年,调任沃尔玛全球可持续发展高级副总裁。2024年1月,重回沃尔玛国际部担任营运高级副总裁,分管营运、供应链、地产等部门。

文安德掌舵的这些年,山姆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巨变,除了扩张速度的加快,文安德还推动了山姆普通会员卡费用从150元/年涨至目前的260元/年。同时,他还推动山姆将近一万个的SKU砍掉了一半。货架瘦身,他帮助会员完成品牌和品质的预筛选。

现在,这根权杖交到新任掌舵者手中,山姆的根基会否在扩张中动摇?Jane Ewing又将如何挽回会员们受伤的信任呢?这是个问题。

在沃尔玛的大卖场业态已经成为昨日黄花的背景下,山姆早已成为沃尔玛中国的现金奶牛。相较于传统大卖场,会员店的经营模式更加注重商品选择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的运营方式要求企业必须对供应链进行全新的配置与优化,为会员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山姆,请稳住和会员的“中产契约”,毕竟消费者转身换家店,也是非常寻常的事情。

快来关注我们

一起探讨商业和未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