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简评:维立志博(9887)
一,基本介绍
维立志博于2012年成立,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维立志博拥有1款核心产 品LBL-024(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PD-L1与4-1BB双特异性抗体)。
发售股份数目 : 32,054,000股股份(视乎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
公开发售股份数目 : 3,205,500股股份(10%,可予重新分配)
配售股份数目 : 28,848,900股股份(90%,可予重新分配并视乎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
回拨机制:
公开发售不足额而国际配售足额:将未足额部分回拨至国际配售。
国际配售不足额:可回拨至不超过20%且需下限定价。
国际配售足额且公开发售超购少于15 倍:可回拨至不超过20%且需下限定价;
公开发售超购15 倍或以上但少于 50 倍:回拨至30%;
50 倍或以上但少于 100 倍:回拨至40%;
100 倍或以上:回拨至50%。
发售价:31.6~35.0港元
基石投资者:
9位投资者已同意按发售价认购合共69百万美元可购买的发售股份,相当于发售股份的约 50.74%,详情见招股书532页。
(假设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假设发售价为 33.3港元)
发售时间:2025年07月17日-2025年07月22日
上市日:2025年07月25日
保荐人: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包销商: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富途证券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二,简评
先上结论:维立志博本身是一间能力(包括研发能力以及资本市场讲故事的能力)不错的企业,也正好赶上不错的市场时机,几乎肯定会得到资本市场的重点关注。
1.维立志博的团队经验丰富。维立志博的联合创始人康博士和赖博士都是师出名门,且是行业老兵,有Biotech和MNC双重经验。账号菌估计这也是为什么维立志博在靶点选择方面少走了一些弯路(至少目前来看)。
2.效率高、适应症选择够聪明——先在小癌种中通过单臂实验快速验证、再向其他适应症拓展(毕竟早上市还可以off-label来用)。
3.临床试验结果目前看到的数据还不错。维立志博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其核心产品早期临床的OS,虽然不是头对头实验,但在数字上优于K药O药还是一个足够鼓舞人心的结果。
4.资本市场故事也会讲。不论是做NewCo还是本次IPO的基石的名字,先不说是不是真的对公司有很大帮助,但至少都释放出了投资人们喜欢的信号。
不过当然也有个别问题账号菌没太想明白,如果有了解的朋友还请赐教:
1.康博士曾就职于礼来,维立志博也成立了两个名为“礼至生物”的子公司,不知道是不是曾经考虑过想走礼来/LAV孵化的“礼字辈”路线,抑或纯粹是账号菌想多了?
2.维立志博很早就申报了FDA的IND,但是自己始终没进行海外临床。唯一的全球试验是由百济神州进行(其随后选择了终止合作)。如果说是因为资金问题的话维立志博过去也没有引入美元投资者。当然,对于一家几十亿估值的biotech来讲可能确实全球试验太过奢侈,但是海外数据还是对公司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3.当然就是百济神州终止合作的真实原因,不过这个信息可能除了相关人士以外很难获取了。
综上,账号菌认为整体上维立志博依然是瑕不掩瑜,这个估值下维立志博还是值得很多投资者关注的。不过眼光放远来看,维立志博如果想要成长为康方信达这个级别的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在海外临床、海外BD上还是需要看到一些好消息。
一些额外信息:同样是PD-L1/4-1BB双抗,INBRX-105已经宣告失败,Acasunlimab单药使用大概率也实质性失败、联合K药使用则正在进行注册临床。当然,也有一些管线还是有希望的,例如MCLA-145以及FS222。创新药研发天然具有高风险,这个风险对于打新的影响可能有限,但是对炒股/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就不可忽视了。
综合评级:中性偏正面
招股书: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5/0717/2025071700006_c.pdf
利益相关:
本人于本文刊登之时本人及本人客户可能持有所述公司的股票、认股证、期权或第三者所发行与所述公司有关的衍生金融工具等。
Disclaimer: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甚至变成毫无价值。
本文所包含的意见、预测及其他资料均为本人从相信为准确的来源搜集。但本人对任何因信赖或参考有关内容所导致的损失,概不负责。
本文并不存有招揽任何证券买卖的企图。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