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声:跨越AI周期的技术深耕者与产业赋能者
作为首家登陆港股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公司,云知声为中国AGI科技公司赢得了港股市场的开门红。
技术积淀与商业化落地
云知声创立于2012年6月,是首批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商业语音识别的公司之一。2014年,云知声选定医疗、物联网(IOT)两大商业化场景,提出“云端芯一体化”战略;2016年,公司建立Atlas人工智能基础设施;2017年推出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并在次年推出边缘交互式AI语音芯片UniOne系列。与许多逐渐默默无闻的早期AI创业公司不同,云知声跨越了“AI1.0”和“AI2.0”两个时代。自2018年起,云知声连续六年上榜CB Insights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榜单,在人工智能领域是少有能达成这一成就的创业公司。
2022年底,云知声开始大模型立项;2023年5月24日,公司发布了自研的千亿规模的大模型“山海”,并取代了自2019年起一直作为云知大脑核心算法模型的UniCore;2024年8月23日,云知声进一步推出了山海多模态大模型。以2022年底为新的起点,云知声和百度、阿里、腾讯、字节等巨头,以及“六小虎”等创业公司一道,抢到了属于新时代的船票。
云知声的AI解决方案架构分为基础层、中央技术平台层及应用层,分别对应Atlas AI基础设施、云知大脑及AI应用解决方案。云知大脑的核心是山海大模型,具备生成式多语言及多模态功能,可以通过动态推理及跨模态数据处理实现人机交互。Atlas AI基础设施则为高效的模型训练及部署提供支持,推动迭代及行业特定调整。
在商业化落地方面,云知声的AI解决方案分为日常生活AI及医疗AI。前者应用于交通、商业空间、酒店及住宅等场景,例如深圳地铁20号线自动售票机的语音售票系统,将售票机选站的平均时间由传统人手的约15秒缩短至约1.5秒。后者则提供病历语音输入、病历质控、单一疾病质控及医疗保险支付管理等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医疗行业的效率。
行业爆发的前夜
人工智能赛道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淘汰赛,但同时也代表着广阔的未来。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AI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804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1749亿元。这一万亿级的市场,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大模型技术的成熟,使得AI在更多行业和场景中落地成为可能。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博士曾表示:“从大语言模型到多模态大模型,是人工智能发展必然的路径。未来只有将声音、图片、视频,还有嗅觉、触觉等更多的感知数据纳入,才会真正变成一种类人的智能。”当人工智能变成类人的智能(AGI),以往AI场景高度分散、难以规模化的困境将被打破,AI落地的效率将大幅提升。
目前,中国AI解决方案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低。按2024年的收入计算,云知声在中国AI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0.6%。未来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行业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尤其在医疗领域,云知声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2024年,中国医疗AI服务及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为99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465亿元。云知声在中国医疗服务及治疗AI市场中排名前四,市场份额为2.1%,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未来展望
随着AGI技术的发展,以及算力和数据的指数级增长,AI的应用场景正在激增,各行各业都可能被重新颠覆。云知声的上市,不仅是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看好,也寄托了人们对AGI未来的期待。
云知声创始人黄伟博士在上市后的致辞中表示:“上市不是终点,而是责任的加冕。从语音交互到认知智能,从科技攻坚到百业赋能——云知声的使命从未改变:用AGI创建互联、直觉的世界!未来,公司将以香港为支点,将中国AGI产品带向全世界——用更敏捷的创新、更好的商业化和更开放的心胸,让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共振全球!”
从技术深耕到产业赋能,云知声正以扎实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场景落地经验,推动AI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未来,随着AG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云知声有望在全球AI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物不足智不明·07-24能稳住就有戏点赞举报
- 点滴投资思考·07-24上车了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