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在股市里亏钱?

编者按:华尔街有句老话:“市场会用一切办法证明你是错的,直到你学会尊重它。”

先讲三个真事。

2015年6月,上证指数5000点,一位程序员把婚房首付全仓中国中车,一周盈利40%。他请全公司喝奶茶,说再翻一倍就辞职环游世界。三个月后,中车跌到10元,他删掉了行情软件,至今没再打开过证券账户。

2021年春节,一位宝妈把给孩子存的20万教育金梭哈“坤坤”的明星基金。银行客户经理说“长期持有,年化15%”。她坚持了26个月,净值腰斩,最后在孩子上小学前赎回,亏损47%。

2023年4月,一位退休大爷刷抖音学会“龙头战法”,追涨停中航电测,7天赚60%。他觉得悟道了,抵押房产加杠杆,结果三个跌停爆仓,本金归零,至今仍在维权群发语音控诉“庄家”。

他们学历不同、年龄不同、本金不同,却踩进了同一条暗河——以为自己能战胜市场,其实只是人性弱点的提线木偶。

巴菲特早就说过,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比圈有多大更重要。

01

市场到底是什么:负和斗兽场

如果把股市拆成一张资产负债表,你会发现一个残酷事实:所有交易者的盈利总和小于等于(上市公司分红−印花税−佣金−融资融券利息−大股东减持−信息不对称套利)。

也就是说,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牌桌本身就抽水2%~4%。当机构用毫秒级算法、卫星数据、甚至内幕消息武装到牙齿时,散户的“盘感”和“技术图形”就像用木棍打坦克。

我们必须要承认,机构可以利用规则,散户却极难做到制度套利。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今天涨停追进去,明天跌停卖不出去,流动性锁死,正好让“涨停板敢死队”收割。

融资融券门槛机构2%利率随便加杠杆,散户8%还借不到。

信息不对称,有的资金下午两点就知道晚上要出新能源补贴退坡公告,散户晚上刷新闻才知道“利好兑现”。

一言以蔽之,关于投资,处处都可以犯错导致亏损。

更不要说,投资行为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常见的坑有哪些?

● 损失厌恶:亏10%的痛苦≈赚20%的快乐,于是你5%就止盈,-30%才“躺平”。

● 过度自信:92%的散户认为自己判断力高于平均水平——这显然不可能。

● 羊群效应:K 线一拉涨停就冲进去,殊不知那是量化基金的“钓鱼线”。

● 幸存者偏差:只看见赵老哥八年一万倍,没看见99%的“赵老亏”已销户。

● 锚定效应:48块没舍得卖中石油,现在8块反而“越跌越补”。

● 后视镜效应:2020年喊“白酒永远涨”,2023年喊“中特估yyds”,每一次都在顶部。

● 时间错位:用一周的心态做十年的投资,用十年的资金博一周的涨停。

02

如何破局写给不想继续亏钱的你

首先,在市场中博弈,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普通,把“我能跑赢市场”改成“我大概率跑不赢”,你就赢了一半。承认普通,才会远离个股、远离消息、远离“老师”。

第二,认真做到把K线交给时间。回顾过去的几年,沪深300全收益指数2005–2023年年化9.6%,但能连续持有5年以上的账户不到5%。不是A股赚不到钱,是拿不住。

第三,用系统对抗人性,每月发薪日自动定投指数基金,不看盘。设定-8%无条件止损,用代码强制执行,不给“再等等”留余地。股票涨多了就卖点,债券涨多了就换点,用纪律抹平贪婪与恐惧。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能力圈”去套利。会写代码?去薅可转债折价、LOF基金溢价。有耐心?打新股、打新债年化6%–10%,几乎无风险。

结 语

慢就是快,少即是多。

华尔街有句老话:“市场会用一切办法证明你是错的,直到你学会尊重它。”

股市赚钱难,本质是反人性的金钱游戏。多数人带着“快速致富”的幻想入场,却用本能对抗专业选手和制度设计。最终,市场奖励的是延迟满足、纪律性和对自我局限的清醒认知。

当你不再幻想一年翻倍,而把目标降到“跑赢通胀+3%”,你就跳出了负和游戏的漩涡。真正的财富自由不是今天抓一个涨停,而是十年后你账户里的数字依然让你安心睡觉。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下次手痒想梭哈时,读三遍再下单。毕竟,股市从不缺机会,缺的是耐心活到机会来临的人。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