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亿营收撬动200亿市值!玻纤,如何成了香饽饽?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最近这段时间,玻纤板块大涨。7月8日, $国际复材(301526)$$宏和科技(603256)$ 双双涨停。

国际复材隶属云南省国资委旗下,主营#玻璃纤维纱及制品,2024年总营收73.62亿。宏和科技主营中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纱产品,2024年总营收8.35亿。

也就是说,从营收来看,国际复材大约相当于8.8个宏和科技。然而有意思的是,截至撰稿(2025年7月8日),70多亿营收的国际复材,市值190亿;而8亿多营收的宏和科技,市值却已达196亿,直逼200亿。

更值一提的是,近三个月,宏和科技股价一路狂飙,仨月翻三倍,简直是火箭式飙升。

来源:同花顺-宏和科技,截至2025年7月8日

那么,宏和科技凭什么获得资本如此疯狂的追捧?而体量更大的国际复材,又为何在这场行情中略显失色?

一、玻纤行业遇冷,企业承压明显

玻纤即玻璃纤维,是一种以白泡石、叶蜡石、高岭土、 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经高温熔制、拉丝、烘干及后加工等而制成的高性能无机纤维,具有机械强度高、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好、轻质高强等特点。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能够替代 钢、铝、木材、水泥、PVC等多种传统材料,在风电叶片汽车与轨道交通建筑材料工业管罐电力绝缘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

不过有时候,应用广泛也不是一件好事。

现如今,建筑建材等领域需求承压;#风电、#汽车 等曾一度挑起大梁的领域,增长也开始放缓,支撑性有限;电子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也开始周期下行。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2023年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9.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4%。

企业来看,宏和科技存货周转天数于2023年一季度达到阶段性高点,整个2023年都处于去库存阶段。全年毛利率骤降至8.83%,同比减少20个百分点。净利率-9.54%,扣非净亏损8608万。

来源:同花顺-宏和科技

横向比较,2023年的国际复材,还没有这般破釜沉舟。其21.59%的毛利率,虽较上年也下降了约7个点,但比起宏和科技,显然还没有经历大幅度的降价冲击。所以这一年,国际复材虽然收入利润双降,但仍然盈利。

只是同时,国际复材的库存情况也没有明显好转。相反,2024年一季度,其存货周转天数又创下了阶段性新高。

来源:同花顺-国际复材

终于在2024年,国际复材重演了宏和科技的历史,毛利率骤降至12.57%,净利率-5.08%。国际复材规模更大,亏的也更多,全年扣非净亏损高达4.66亿。

二、乘AI东风崛起,价值支撑存疑

去年一整年,国际复材业绩都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不过宏和科技的2024年,却大有一种触底反弹之势。

不同于国际复材,面向的下游市场范围较广,宏和科技只聚焦于电子赛道,专攻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而这个赛道,如今正站在风口上。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简称“电子布”,是指由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玻璃纤维制成的纱线,一般单丝直径9微米以下)织造而成,主要作为增强材料应用在#覆铜板(CCL)中,最后以#印制电路板(PCB)的形式应用在形形色色的电子产品里。

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呈现出周期性回暖。更关键的是,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驱动下,应用于数据中心中的#AI服务器和#高速网络设备等新兴需求爆发,推动PCB高端产品增长强劲。

电子布作为PCB上游原料,市场景气度随之大涨。2024年,宏和科技电子布销量同比增长22.72%、营收同比增长24.59%,量价双升。到2025年一季度,宏和科技毛利率已恢复至28.06%,净利润回正,完全是一片欣欣向荣。

来源:宏和科技2024年年报

有了业绩支撑,再加上AI赛道的高增长预期,宏和科技股价仨月翻三倍,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宏和科技的规模还很小,比起市值更低的国际复材,相差数倍。虽然有电子布加持,但殊不知,国际复材其实也有电子布产品,且其2024年销量2.1亿米,比起宏和科技,甚至还略胜一筹。

另外更关键的是,尽管AI打开了半导体产业链上下的想象空间,但电子布并不是一个价值量多大的赛道。PCB成本中,覆铜板约占40%。而在覆铜板成本中,电子布约占15%。也就是说,电子布仅占PCB成本的6%左右。

PCB只是电子产品中的基板,基板背后占比6%的产品,凭借一年8亿+的收入,撬动了约200亿的市值。如今的AI产业链,还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三、研发破局,抢占高端入场券

整体来看,玻纤在一些传统领域市场疲软,但在AI行情驱动下,宏和科技靠电子布成了阶段性的赢家。

咱们来划重点——阶段性

市场景气会催生新的产能投放,周期波动往往也会随之而来。而想要跳出周期波动的唯一法宝,就是研发升级。

随着5G高速化发展,信息智能化正全方位渗透生活场景。为提高信号传输速度、降低传输损失,必须降低线路板的介电常数(Dk)和介质损耗系数(Df)。这就对电子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低介电电子布(Dk越低,信号在介质中传送速度越快、能力越强)成分配比、生产工艺、加工工艺难度更高,全球能够量产企业数量较少。

目前,企业都在做相关布局。

据宏和科技年报介绍,公司低介电产品已获得客户认证通过,公司将进一步研发并提高产品性能和品质,获得更多的客户的认可。

国际复材则称,自主研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5G用低介电玻璃纤维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在5G高端通讯设备等产品上得到应用。另外,国际复材正在开发新一代的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玻璃纤维,致力于使其玻璃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大幅降低,以满足当前超算、AI及5G等高频通信产品需求。

来源:国际复材2024年年报

不过,国际复材和宏和科技的研发投入力度并不算高。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仅占其营收4.38%、5.22%。在技术壁垒高筑的高端领域,这样的投入能否支撑起持续的技术突破,仍需打上一个问号。

纵观任何行业,低端产品都会逐渐卷成红海,唯有高端产品因技术壁垒而始终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对于玻纤企业来说,只有真正敲开高端市场的大门,才能在周期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而非只做一时的赢家。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