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登场:智驾“芯”高度与5C超充,纯电焦虑终结者?

这两天新能源圈又炸锅了,不为别的,就为理想憋了十年的大招—— 首款纯电SUV i8 终于来了!价格定在32.18万到36.98万,8月20号就开卖,这节奏,快准狠。看完发布会,我的感觉就一个字:“值”。理想这次,是真把纯电用户的痛点,掰开了揉碎了,再给熨平了。今天咱就重点聊聊i8的两把“硬核刷子”:智驾“芯”高度和5C超充平台,看看它怎么打脸“里程焦虑”和“智驾瓶颈”。

 智驾标配即顶配:地平线征程6M,128 TOPS算力“芯”标杆

理想和地平线这对“智驾好搭子”,那是真叫一个“双向奔赴的满分默契”。发布会上李想回顾了“连续首批量产三代征程产品”的历程,这次i8标配的AD Pro辅助驾驶系统,直接上了地平线新一代征程6M芯片。这玩意儿,厉害在哪?

“四芯合一”的暴力美学: 一颗芯片,干四颗的活!集成度爆表,带来128 TOPS的澎湃算力。TOPS是啥?简单理解就是每秒能进行万亿次运算。128 TOPS,这在当前量产车规级芯片里,绝对是第一梯队的硬实力。算力就是智驾的“脑容量”,容量越大,处理复杂场景(尤其是城市NOA那种修罗场)就越游刃有余。

“软硬协同”的精打细算: 光有蛮力不行,还得会过日子。征程6M的厉害之处在于软硬深度协同优化。硬件架构为算法量身定做,软件算法又极致压榨硬件潜能。结果?计算性能飙升的同时,功耗反而大幅降低。这意味着更流畅的智驾体验,更少的系统发热,更长的稳定运行时间,对电动车而言,省电就是间接增程!

“多模态融合”的感知大师: 强大的算力底座,支撑的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模态传感器的深度融合感知。发布会特别强调了AEB(自动紧急制动)和AES(自动紧急转向)能力的进化,新增了应对慢车加塞、恶意别车、美式截停等极端场景的能力。这背后,就是强大算力+多传感器融合带来的环境理解深度和决策速度。安全,永远是智驾的第一要义,i8这波标配激光雷达,把主动安全的天花板又顶高了一截。

更关键的是,理想承诺年底全量推送城市NOA! 基于这套硬核的AD Pro系统,配合理想自研的端到端技术,城市领航辅助不再是期货,而是触手可及的“年终奖”。想象一下,开着i8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中“智在从容”,这体验,对得起“标配即顶配”的名头。

5C超充平台:重新定义“充电”与“续航”

作为理想的首款纯电SUV,i8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彻底拥抱了5C超充技术,并将其作为全系标配。这直接戳中了纯电用户最大的焦虑——补能速度和续航里程。

“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 这不是实验室数据,是i8搭载的三元锂5C超充电池实实在在的能力。得益于强大的散热系统,这块电池在0-80%电量区间内,能持续输出300kW以上的充电功率!这意味着什么?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获得足以支撑跨城旅行的续航。里程焦虑?在5C超充面前,真成了“伪命题”。扎实续航,双版本选择: i8提供90.1kWh和97.8kWh两种电池包,CLTC续航分别达到670km和720km。这个数据,在同级纯电SUV中非常能打。结合5C超充,长途出行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

安全经得起“枪林弹雨”: 理想对电池安全的重视程度,从发布会透露的测试项目就可见一斑:泡水、雷击、枪击、高温、冰冻... 这简直是电池界的“地狱生存挑战赛”。能通过这些远超新国标的极限测试,i8的5C电池在安全性能上,给用户吃下了定心丸。李想说的“解决用户不容易表达的难题”,安全可靠就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那个。

理想i8的发布,绝不仅仅是推出一款新车那么简单。它标志着理想汽车在纯电技术路线上的成熟与自信,也展现了其在核心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和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厚积累和领先布局。

AD Pro + 征程6M: 这套组合拳,把高阶智驾的门槛实实在在地拉低了,让更主流的用户群体也能享受到接近顶级的智驾安全和便利性。年底城市NOA的落地,将是检验其成色的关键一步,我对此持乐观态度。

结语:

5C超充平台: 这是理想对纯电痛点的精准打击。超快充+长续航的组合,极大地缓解了用户的补能焦虑,让纯电SUV真正具备了与燃油车/增程车在长途场景下一较高下的资本。这不仅仅是i8的卖点,更是理想纯电战略的基石。

理想i8用硬核的“芯”和“电”,宣告了纯电家庭SUV新时代的到来。它能否延续理想L系列的销量神话?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30-40万这个价位段,i8凭借这两大杀手锏,已经构筑了极强的竞争壁垒。“让理想车主的每一程出行,都智在从容”,这句slogan,i8有实力去兑现。

$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