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创新药还能上车吗?

今天我们来聊聊大火的创新药。

当全球巨头用数十亿美元“抢购”中国药企的科研成果,这不仅是商业交易,更是对中国创新药实力的国际背书。这轮有业绩、有估值预期的高景气趋势也助推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规模一举突破180亿元,成为捕捉这股由资本与科技共同驱动的创新药浪潮最便捷的工具。

实际上,过去几年,港股市场整体低迷,医药板块也深陷调整,优质龙头和创新型企业的估值一度被打到历史低位,形成了罕见的价值洼地。然而,2024 年以来,一股来自海内外的力量正在改变这一切。

 2024 年开始,国际制药巨头频频出手收购中国医药企业的科研成果。这不仅是资金层面的投资,更是全球医药产业对中国创新力的高度认可。2025 5 月,这一趋势再次被推向高潮——三生国健与辉瑞达成高达60亿美元的PD-1/VEGF双抗药物全球独家授权交易,成为行业焦点。类似的案例在过去一年中层出不穷,这些交易无一不体现了海外资本和药企对中国创新药价值的深度认可

这种“外部认可+内部创新”的双轮驱动,让港股创新药板块迎来强劲反弹。虽然今年以来该板块已经出现一波上涨,但更多的是对过去过度低估的修正。放眼长期,中国创新药企依然具备全球竞争力:一方面,研发管线持续丰富,临床和审批效率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与临床需求,为创新药的商业化提供了坚实市场。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医药个股的专业门槛高、信息不对称明显,要精准把握龙头机会并不容易。而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正是一个低成本、分散风险、直接覆盖核心赛道的高效工具。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精准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931787.CSI),聚焦在港上市、主营创新药研发与生产的优质企业,代表中国创新药核心力量,成分股包括百济神州、药明康德、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行业纯度高,能更真实反映板块表现。其优势在于:直接覆盖核心赛道,降低个股选择与信息不对称风险;紧跟产业趋势,分享国际并购、合作及政策支持带来的长期机遇;在板块复苏初期布局,性价比突出,是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港股创新药赛道投资工具。

为什么短期翻倍,依然值得关注?

2024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指数已经录得接近翻倍的涨幅。表面上看,这波上涨来得迅猛,但本质上,早期主要是估值修复的结果,而非行业景气度的完全兑现。换句话说,真正的业绩释放与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还在未来几年。

从长期视角看,中国创新药企在以下几个方面依旧具备核心竞争力:

  1. 研发创新能力:管线布局多元,覆盖肿瘤、自免、代谢等高增长领域;
  2. 成本与效率优势:研发投入高性价比,临床推进速度快;
  3. 国际化突破:出海路径日益成熟,国际注册与商业化经验积累加速。
  4. 政策长期支持 —— “健康中国2030”等国家战略持续为医药创新提供资金、制度和人才支持。

笔者的投资策略分享

今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板块涨势迅猛,短期涨幅甚至接近翻倍。如此快速的上涨,短期内难免存在回调压力,部分短线资金可能会选择获利了结,从而引发阶段性调整。

基于此,笔者采取的策略是:

  1. 初始建仓 —— 根据自身的资金规划,先投入约30%的仓位,参与行情但保留弹性。
  2. 分批加仓 —— 一旦出现5%10%的回撤,开始逐步加仓,分阶段增加持仓比例,以降低整体建仓成本。

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既能在行情向好时提前布局,又能在回调中有计划地补仓,平滑持仓成本。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仅是笔者的个人操作方法,并非投资建议。

结语

对投资者而言,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不仅是一次估值修复的行情参与工具,更是长期绑定中国医药创新成果、分享产业升级红利的便捷方式。

投资健康的未来,抓住创新驱动的机遇——用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让你的投资组合更具“成长基因”。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