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爆发,从 8 月开始,四条暗线已同时点燃,链上数据、监管、利率与场景正发生“四角共振”。

1. 链上供给:过去 30 天,全网稳定币新增 72 亿枚,其中 58% 直接流入 Base、Arbitrum 与 Solana。高速公链的“零 Gas”时代,让微支付、小游戏、社交打赏第一次拥有美元级流动性。

2. 监管松绑:香港《稳定币条例》9 月生效,允许持牌银行发行“合规版 USDC”;欧盟 MiCA 第二阶段同步落地,银行系稳定币可直接对接 SEPA 实时清算。传统金融机构正把离岸美元“封装”进区块链——合规水龙头彻底拧开。

3. 利率红利:联邦基金利率 5.25% 高位横盘,链上国债型稳定币(如 sUSYC)把 4.5% 的无风险收益实时分配给钱包地址。对机构而言,这是 T-Bill 级别的现金管理新大陆;对用户而言,这是“躺赚美元利息”的余额宝 2.0。

4. 真实场景:TikTok 电商与 Shopify 已内嵌 USDC 结算,跨境商家把原本 7 天的到账周期压缩到 3 秒;菲律宾、土耳其外卖 App 用 PYUSD 发工资,秒到、零汇损。稳定币不再是“囤着等牛市”,而是“花着赚利息”。

当供给、合规、收益、场景四力合一,2025-2026 我们将看到: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从 1600 亿跃至 1 兆美元;

- 每条公链的“链上 GDP”首次以美元计价;

- 传统银行把存款直接搬到链上,用户甚至感知不到自己用了 crypto。

稳定币不再是 Crypto 的入口,它正在成为美元本身的入口。

升级篇除了链上美元,这些股票也在倒计时

香港《稳定币条例》8 月 1 日生效,牌照稀缺性把整条产业链推上情绪顶点。结合订单、牌照、资金三因子,以下四组股票已进入“抢跑”阶段,短线爆发力最大。

1. 硬件安全——恒宝股份

公司为京东稳定币项目定制“离线冷钱包+量子加密”模块,一旦京东首批拿牌,将带来年化 2.5 亿港元增量收入。

2. 金融 IT——四方精创

深度绑定香港金管局 mBridge,FINNOSafe 平台已拿到 11 国跨境支付订单,Q1 订单环比 +120%,是典型的牌照 Beta 放大器。

3. 支付终端——拉卡拉

全国 500 万台 POS 正升级支持稳定币扫码,香港子公司已持 MSO 牌照,只待 SVF 牌照三季度落地,跨境交易额已做到 3.3 万亿元,同比增长 68%。

4. 场景 RWA——朗新集团

充电桩资产上链完成香港监管沙盒测试,稳定币用于收益结算,形成“资产发行—流通—分红”闭环,Q1 净利同比 +117%,复制性极强。

交易节奏

• 8 月 1-15 日:政策落地前的情绪溢价最高,适合短线资金快进快出。

• 8 月下旬:首批牌照名单公布,将进入“订单兑现”阶段,有实质收入的公司会走出第二波。

• 9 月以后:关注银行 IT、RWA 等中线赛道,业绩增速>50% 的龙头有望迎来机构配置行情。

一句话总结:稳定币不只是数字美元,更是港沪深三地金融科技股未来 12 个月最大催化剂。

# 正式推出加密业务!国泰君安还能上车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