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储能价格杀到0.38元/Wh,沃橙的“地下创新”有多大价值?

无论你报价多低,总有人比你报得更低,这或许是储能行业三年来最无奈的现实。

如今,更加劲爆的低价又出现了。华夏能源网获悉,8月13日在上海开幕的EESA储能展上,沃橙新能源展出了一款“星曜石”储能系统,价格低至0.38元/Wh,公司还打出“永不宕机,终身质保,家储、工商储、大储一个价”的宣传标语。

这不可想象的“超低价”迅速引发行业热议,也让一众储能厂商为之心惊。储能行业目前正处在“反内卷”的关键时点,协会倡议刚刚签完,沃橙新能源就将储能系统报价杀到4毛以下。

问题是,即使如此低价沃橙新能源宣称还有利润。那么,0.38元/Wh做出来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沃橙新能源敢于做“价格屠夫”的底气在哪里?

“价格屠夫”再度挥刀

沃橙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其创始人徐玉平拥有互联网大厂背景,进入储能行业三年以来,通过互联网思维,采用“拼多多”的模式,多次创下低价记录,一度被称为“价格屠夫”。

2024年,储能价格战异常凶猛。2024年5月,安徽明美新能源推出了0.74元/Wh的储能产品;9月,科陆电子报出0.598元/Wh的价格。

结果,沃橙新能源在第三届EESA储能展上直接祭出了0.58元/Wh的产品,甚至附带“0元体验、账期半年”的优惠服务,相当于沃橙新能源垫资承担了设备成本、物流成本和半年的资金成本,客户无需预付一分钱,就能拉走一套储能系统试用。

2025年,储能价格战继续加码。年初,博时新能源推出了0.499元/Wh的工商业储能产品,工商业储能正式进入5毛时代。彼时,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储能的“地板价”了。

然而,仅仅半年时间,沃橙新能源再度挥动“屠刀”,报出了0.38元/Wh的行业最低价。

从广告标语就能看出,沃橙新能源来势汹汹,不仅价格超低,而且承诺“永不宕机,终身质保(这里指的是质保15年)”。一些厂商惊呼,沃橙新能源已经不给同行留活路了。

不少人指责沃橙新能源在恶意“卷”价格,但沃橙新能源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卷”,公司表示:即便是0.38元/Wh的价格,也仍有利润空间,并不是“赔本赚吆喝”。

沃橙新能源副总经理刘义宏告诉华夏能源网,“卷”价格的结果,无非就是把一些企业“卷”走了,对整个行业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而沃橙新能源是在“卷”技术,是在将储能技术的发展推向新阶段,也是在重新定义储能系统的标准。

刘义宏强调,行业里很多产品,创新不足,只是容量在不断变大,但技术上并没有很大的突破。沃橙新能源推出的“星曜石”解决了很多市场痛点。例如,有的用户建设储能电站没有足够的空间,“星曜石”在人群密集地、地面可利用率低的地方、甚至极寒地区都能使用。

“我们在今年3月发布的时候就提到,储能进入了3.0时代,如今我们做到了。”刘义宏表示。

埋在地下的“炸弹”?

“以前的储能是针对地面上的场景去做改变,去实现技术突破,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市场痛点,没有围绕用的放心、安全和投资回报周期等维度去做改变。”刘义宏告诉华夏能源网说。

因此,沃橙新能源采用了独特的设计思路——将电池包埋入地下。

不同于传统的地面储能设备,“星曜石”储能系统深埋在地面以下2米,整套系统只有一个单元模块,外加PCS和DMEM(分布式模块化能量管理系统)。每个电池包有26颗电芯,大约是26kWh。

正是由于“埋入地下”的设计,使得“星曜石”成本大幅降低。刘义宏告诉华夏能源网,由于“星曜石”采取地埋式的设计,可以在三方面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一是砍掉了传统工商储的外部箱体柜;二是几乎不受地面气温影响,长期处于地下的低温环境中,减少了温控系统的投入;三是地下隔绝氧气,减少了消防系统的投入。

没有了柜式外壳、温控系统、消防系统,结构件相比其他储能产品大幅缩减,整体成本自然是骤降。不过,如此一来也给用户的后期运维和安全带来了新的难题。其中,电芯失控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星曜石”又是如何解决的?

“在埋的时候,就是超需埋,而不是按需埋。”刘义宏举例称,如果客户的需求是260度电,那么在实际埋入地下时,就预埋280度电的产品。如此,即使坏了一两颗电芯,也并不会影响储能系统整体容量,“我们采用了DMEM,假设在地下埋了100个模块,其中一个模块坏了,也不会影响其他99个运行。”

在安全方面,有用户担心,这种埋在地下的储能产品一旦热失控,就相当于是在地下埋了一颗炸弹。

针对这样的质疑,刘义宏笑称,“产品埋在2米以下,相当于是‘哑炮’,即使电芯出现极端事故,也不会影响到地面上。”

实际上,储能系统常见的起火、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都需要和氧气接触。今年3月,沃橙新能源董事长徐一尘表示,“星曜石系列”采用全球首创的地下掩埋架构,打破了传统储能的安全框架,从根本上杜绝了热失控和环境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

此外,将电池包埋入地下,不仅要考虑防腐等级、防水、抗压等因素,还要考虑是否会对环境、土壤、水质等方面造成影响。对此,刘义宏称,此前已做过相关的研究和可行性报告。“星曜石”还在高山、水下、沙漠等场景做过测试,即使在漠河这样最低气温到零下50℃的地方,也可以在地下三四米正常安装和使用。

沃橙新能源的“地下”创新,犹如在当下燥热的储能行业投下一枚炸弹,用0.38元/Wh的超低价掀起一场新的厮杀。

价格战会有极限,但技术创新无止境。沃橙新能源“脑洞大开”的创新能否得到大量客户认同,能否搅动行业格局掀起新的设计风潮,仍有待市场检验。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