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金潮汐:美欧气脉与期货浮沉》

初秋的大西洋上,载著液化天然气的货轮频繁穿梭,美欧之间的能源纽带正越拉越紧。2025 年前八月,美国对欧 LNG 出口同比激增 61%,欧洲成了美国天然气最大买家 —— 这既是欧盟填补对俄能源制裁后供应缺口的选择,也是美国借贸易协议拓展市场的布局,蓝金的跨洋流动里,藏著双方的战略考量。

可这热闹的贸易背后,天然气期货价格却在悄然下探。NYMEX 盘面 8 月中旬单周跌去 2.44%,收于 2.923 美元 / 百万英热单位,空头排列引著程式化交易抛售。究其缘由,美国本土 48 州日均 1083 亿立方英尺的产量、超季节性 7% 的库存,让供应端透著宽松;8 月中下旬转凉的气温、发力的可再生能源,再加上亚洲因价格与关税减少 1600 万吨采购,需求端又失了支撑,一松一弱间,价格自然承压。

只是这跌势未必长久。墨西哥湾飓风若如期登陆,或许会搅乱供应托住价格;欧盟计划 2028 年停购俄气,上半年 137 亿欧元的美气进口额已显韧性,长期需求或成底部支撑;切尼尔能源新专案投运后,新增产能也能平衡过剩。更不用说俄乌冲突未平,俄罗斯仍占欧洲 LNG 进口 16%,地缘风波一动,价格便可能起波澜。

蓝金潮汐里,有贸易协议的重量,有供需的博弈,期货 K 线的每一次起伏,都是全球能源格局的细微心跳。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