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25Q2业绩会纪要
一、高管陈述核心信息
1. “百亿核心” 扶持计划:
a. 商家支持(核心投入方向): 帮助商家应对挑战、寻求新增长、穿越市场周期。自去年 8 月起,通过降低费用为商家节省大量成本,鼓励其创新和提供高品质商品。显著降低偏远地区的运输成本,使这些区域订单量增长了 40%。
- 利用平台消费者洞察,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重振销售。
- 帮助其从 “白牌” 代工转型为自有品牌,摆脱同质化竞争。
- 通过 “多多好特产” 等项目,帮助其提升品控、进入深加工领域,以获取更高利润。
b. 消费者回馈:提升消费者体验,提供更多价值。
- 百亿补贴将持续进行。百亿券计划作为新的长期活动推出。
-“618 购物节” 成果: 通过叠加优惠券,驱动了生鲜、电子、家电、服装等多个品类销售额创下新高。
2. 业务进展:
a. 全球业务: 承认面临更复杂的环境,正与商家共同探索新模式、新市场,并提升效率。
b. 农业科技:作为公司的根基,持续通过 “智慧农业大赛” 等项目投资农业科技。大赛已进入第五届,重点是将尖端技术(如 AI 种植、水培)从实验室推向田间,进行商业化应用测试。
c. 未来展望:面对不断演变的环境和加剧的竞争,公司将坚守长期主义。未来的高质量增长将来源于为商家创造长期机会和优化消费者体验。
3. 加速推进 “千亿扶持”:
公司将 “高质量发展” 的投入提升到 “全新的量级”,明确提出并加速推进 “千亿扶持” 新战略。首次在电商行业开启了千亿级别的会商行动,显示了投入的决心和规模。公司甘愿牺牲短期营收和利润,以 “真金白银” 的投入换取平台生态的长期回报,并视其为平台的社会效能和责任担当。
a. 供给侧扶持:公司将扶持对象细分为三类(农产品 & 农产区、中小商家 & 产业带、品牌商家),并提供了具体的落地案例和方法。
b. 需求侧成果:供给侧的投入成功激发了需求侧的消费热情。平台全域消费火热,数十个类目销量创新高。“百亿补贴超级加倍补” 活动单日订单量就超过 376 万单。
c. 面对电商行业围绕新业态的激烈竞争,公司坚持 “长期主义” 理念不变。 将继续推进 “千亿扶持” 战略,把资金用在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商家服务和促进产业升级上。
Q&A 问答
Q:本季度行业竞争显著加剧,尤其是在即时零售领域,同时内容平台也在持续加大电商投入。与同行相比,公司的收入增速优势似乎有所收窄。请问管理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公司将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A: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本季度的收入增速放缓,经营利润也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面对这一态势,我们的核心应对策略是主动选择加大投入,牺牲短期利润,将竞争转化为促进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契机。我们认为,这是平台应尽的责任,也是对生态最有效的长期投资。因此,我们不认为本季度的利润具有可持续性,未来的财务表现仍会有较大波动。
当前,平台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 “攻坚期”。我们的战略并非进行宽泛的补贴战,而是将注意力聚焦在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商家案例上,脚踏实地地将 “千亿扶持” 落到实处。
例如,我们重点扶持那些能将科技与产业结合的商家,像利用智能工厂生产蔬菜沙拉的 “科技农产品” 商家。平台会给予这类创新供给特殊的补贴和资源,帮助其快速起量,最终实现消费者、商家和平台三方共赢。
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深入到农产区和产业带,真正了解商家的痛点。我们相信,只要能持续成功打造出这样具体的、可复制的商家扶持案例,我们就有信心与商家一起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这就是我们当前应对竞争的核心思路。
Q:考虑到上半年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请问公司对全球化业务的未来发展有何新的战略思考?未来的业务模式可能会有哪些新的演化方向?未来的业务模式可能会有哪些新的演化方向?
A:关于全球化业务,我们承认外部环境(如全球贸易结构、各国政策)变化快,这可能导致不同地区出现短期业绩波动。但核心驱动力是稳健的:我们观察到全球消费者的需求依然稳健,并且他们对平台的信任在逐步加深。这是我们信心的来源。我们的全球化业务已度过最初的探索阶段,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消费者的积极反馈,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业务仍处于起步期,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我们未来的战略重心将回归初心和基本功,围绕以下三个核心能力进行更深入的投入,为下一阶段发展打好基础:首先,核心是加强本地化运营,我们将与更多本地商家合作,以丰富商品供给、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和提升物流时效。其次,是优化履约体验,我们将持续深化与物流伙伴的协作模式,并全面夯实团队的服务能力,以满足全球消费者更高的期望。最后是提高合规能力,做到快速适应,我们将积极顺应并快速调整,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政策和市场需求。
总而言之,我们目前提供的服务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对未来的展望不是设定具体的增速目标,而是专注于日复一日地提升服务品质和核心能力,相信通过扎实的努力,自然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选择。
Q:关于 “千亿扶持” 计划, 该计划自推出以来,在业务运营上带来了哪些具体的改变或初步成效? 本季度的财务数据中,具体是哪些指标受到了该计划的影响?从中长期看,这一战略将如何影响公司的变现率(Take Rate)和费用投放结构?
A:面对加剧的行业竞争和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决定将商家扶持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今年推出的 “千亿扶持” 计划,是我们下一阶段的核心战略,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将主动牺牲部分利润,投入大量资源去建设一个长期健康的平台生态。这个计划的含义非常广泛,核心原则是:商家需要什么支持,我们就在哪里加大投入。
过去一个季度,计划的效用已开始释放,体现在几个方面:
农业领域: 通过 “多多好特产” 等专项行动,我们深入了数百个农产区,不仅是帮扶商家,更是帮助他们探索新模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产业带转型: 我们的专项团队已进入上百个产业带,帮助中小 “新质” 商家完成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带整体升级。
降低经营成本: 比如通过 “电商西进” 计划,我们为商家减免了发往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这既为商家拓宽了销路,也激活了偏远地区的消费潜力。
从财务角度看:我们围绕上述举措投入的 “真金白银”,直接导致了本季度收入增速的放缓和利润的同比下降。这正是我们扶持商家的直接体现。
我们将继续深入了解商家的痛点,在 “千亿扶持” 框架下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并持续加大投入。因此,我们再次强调:不认为本季度的利润具有可持续性,未来的财务波动依旧会比较大。我们的目标是为商家创造发展空间,构建一个更健康的长期生态。
Q:我们观察到主要竞争对手已从部分市场退出,行业格局正在变化。请问公司未来对 “多多买菜” 这一业务板块有何新的战略规划?
A:我们承认 “多多买菜” 是一个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的 “苦业务”。虽然竞争对手选择退出,但对我们而言,这恰恰是需要用 “钉钉子” 精神,进一步加大投入的时刻,以应对竞争冲击。我们做这个业务的出发点始终是 “能否创造独特价值”。我们将其视为电商业务的自然延伸,旨在解决传统电商无法满足的生鲜品类需求痛点。
经过近五年的投入,我们已取得显著成效,为生态创造了多重价值:
对消费者: 通过覆盖全国超 70% 行政村的提货点,解决了 “最后一公里” 配送难题,满足了用户对物美价廉生鲜商品的需求。
对产业链: 构建了一张高效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将本地农户、中小商家与本地消费者精准对接。
对社会: 在 “千亿扶持” 计划支持下,我们向偏远地区倾斜资源,不仅丰富了当地供给、满足了消费升级需求,还创造了大量本地就业机会。
我们认为这项业务非常有意义,因此将继续加大投入。尽管这是一项重投入的业务,但我们的决心不会动摇。未来,我们将脚踏实地,在产品品类、服务质量和履约时效等方面做更多长期的、扎实的投入,持续为消费者和产业链的参与者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Q:管理层曾在上季度指出,投入与回报周期的错配是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本季度数据看,公司的费用率和利润率似乎有企稳迹象。但您刚才又提到投入将是长期的。请问,这是否意味着公司的投入规模和周期已经趋于稳定?我们应如何理解公司在短期和长期的利润率趋势?
A:我们第二季度的利润增长得益于电商季节性因素,所以不应作为未来业绩的参考。尽管收入增速放缓至 7%,但运营利润增长了 21%。这主要是因为,为了帮助商家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我们加大了投资和扶持力度。我们会继续这项投资,因此未来的盈利可能会有波动。我们的目标是构建健康的长期商家生态,而非追求短期利润。
Q:我们从一些行业指标中观察到了消费需求改善的初步迹象。请问公司平台是否也观察到了类似的新趋势或变化可以分享?管理层如何看待今年三、四季度宏观消费需求的整体走势?
A:我们对中国消费市场的长期潜力和韧性抱有信心,观察到零售大盘在政策推动下平稳增长,线上渗透率也在提升。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行业结构的变化:竞争正在持续加剧,消费者在平台间的切换变得异常便捷,这意味着现有的竞争格局存在被重塑的风险。 在这种环境下,平台必须主动作为,而这必然需要加大投入。
我们在二季度 “618” 期间的策略就是这种主动投入的体现,核心是在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发力。
供给侧:参与 “百亿补贴” 的农户和 “新质” 商家数量实现了同比翻倍增长。美妆、母婴等多个品类的中小商家也获得了新突破。 “多多好特产” 项目深入数百个农产区(如广东茂名荔枝,销量破 10 万斤),扶持团队也进入了晋江鞋服、澄海玩具等上百个产业带,帮助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
需求侧:我们投入了海量的 “真金白银” 进行直接补贴,并配合超额消费券,为消费者提供了切实的优惠。
我们主动的投入策略已获得商家和消费者的积极反馈。因此,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我们将持续在供需两侧加码投入,并愿意牺牲部分短期利润,以换取一个更健康、更有活力的平台生态。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为中小商家降本增效,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