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反转超越理想,新势力王座易主的背后
一场突如其来的销量逆转,让中国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再度生变。蔚来凭借多品牌战略和务实定价,实现了对理想的首次反超。
2025年9月初,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传来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蔚来8月销量达31305台,而理想仅为28529台。这是自2022年11月以来,蔚来首次在月度销量上反超理想。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反转来得如此迅速而彻底。就在一年前,理想还是新势力中的绝对王者,而蔚来CEO李斌则被网友们调侃为“最惨的男人”。
------
01 市场表现,销量逆转与资本反应
2025年新势力格局经历剧烈重构。零跑汽车以22.17万辆的半年交付量问鼎销冠,同比增长155.7%,成为最大黑马。
理想汽车则陷入“失速”状态,上半年累计交付20.38万辆,同比增长仅7.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第二季度营收302亿元,同比下降4.5%,是理想自2021年上市以来中期营收首次下降。
蔚来汽车呈现出强劲复苏势头,二季度交付新车72,056台,同比增长25.6%,环比大幅增长71.2%。营收190.1亿元,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57.9%。
资本市场反应敏锐。过去一个月,蔚来和小鹏在港股市场均累计上涨约25%,而理想则累计下跌约25%。这种极端分化反映了投资者对三家企业前景的重新评估。
02 技术路线,纯电与增程的路线之争
这场较量的背后,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路线的大分化。2025年上半年纯电车增速达到46.2%,而增程车增速仅为16.5%。
增程技术曾经是理想的制胜法宝,但现在却面临价值悖论。理想车主在高速服务区与纯电车主争抢充电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为充电成本仅为加油的一半。
以理想L8为例,500公里高速路程,充电费用约147元,而加油则需要320元。面对如此明显的成本差异,增程器从优势变成了累赘。
蔚来则坚持换电路线,截至8月31日,已建成3539座换电站,4755座充电站,27146根充电桩,拥有全球最大的换电网络。当纯电车续航普遍突破600公里,快充时间缩短至18分钟时,蔚来的“电区房”成了稀缺资源。
03 产品策略,多品牌与单车聚焦的对比
蔚来通过多品牌战略实现了市场分层覆盖。主品牌蔚来定位高端,乐道品牌主打性价比,萤火虫品牌面向入门市场。
乐道L90的成功尤为关键:起售价仅17.98万元,比理想i8便宜15万元,全系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上市当天销售系统被挤爆,首月交付破万。
理想则聚焦单品策略。李想表示未来会减少SKU数量,“把每款车的一个配置打造到极致,提供最强的产品力和性价比”。但理想的纯电转型之路并不顺畅,MEGA遭遇市场冷遇,i8上市后争议不断。
04 财务状况,盈利与亏损的分化
财务表现方面,三家企业呈现出不同态势:
财务指标 理想汽车 蔚来汽车 小鹏汽车
2025 Q2营收 302亿元↓ 190.1亿元↑ 未披露
2025 Q2净利润 11亿元→ 亏损约50亿元↓ 亏损收窄
现金储备 1069亿元 272亿元 近500亿元
毛利率 20.1% 10.0%↑ 16.5%
理想仍保持盈利能力,但增速明显放缓。蔚来虽然仍在亏损,但经营亏损环比大幅收窄超30%,其他销售毛利率首次转正达到8.2%。
小鹏汽车处于中间状态,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1.4亿元,同比收窄56%,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
05 未来战略,不同路径的竞争展望
面对未来,三大新势力选择了不同的战略路径:
蔚来目标是四季度实现月交付5万台和盈亏平衡。李斌透露,蔚来品牌计划在明年推出三款全新大SUV车型,包括ES9、大五座SUV ES7以及乐道L80。
理想则全力推进纯电转型,2025年被定义为“纯电SUV市场元年”,设定了在高端纯电赛道实现“保五争三”的战略目标。i6车型成为理想纯电战略的关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小鹏押注高端化与全球化,何小鹏表示:“2026和2027两年是小鹏全新产品发布的两个大年,多款30万级以上的全新车型会出现”。
06 深层原因,企业基因与组织效率
从更深层次看,理想与蔚来的此番较量,也是两种企业基因的碰撞。
理想的基因是效率至上。李想善于在既定框架内做到极致,增程技术如此,“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逻辑亦如此。但当外部环境发生剧变时,这种基因往往成为包袱。
蔚来的基因是创新驱动。李斌更愿意在不确定中寻找机会,换电模式是如此,服务体系亦如此。虽然试错成本更高,但一旦走通,护城河也更深。
组织效率方面,蔚来推行“基本经营单元”机制,将业务划分为12个核心经营单元,实现独立核算与快速决策。在4-5月一线销售人员减少40%的情况下,销量同比仍实现增长。
理想也进行了销服组织升级,构建以门店为核心的用户运营能力,全面提升销售效率和服务体验。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已告别初期的“PPT造车”和概念炒作,进入了拼核心技术、拼战略定力、拼运营效率的下半场。
蔚来凭借多品牌战略和务实定价实现了短期逆转,但要真正巩固优势,还需要在四季度证明其盈利能力。理想虽然暂时落后,但手握1069亿元现金储备,技术积累深厚,仍有翻盘机会。
李斌曾说:“活下去是最重要的”。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瞬息万变的赛道上,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永远的变化。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法则,更是商业铁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