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60港股IPO,VIE的尾流再不上可咋整?背负资源也得挺着
一、基本面(C)
健康160主打医药健康用品批发商及领先数字医疗综合服务提供商,业务涵盖医药健康用品批发零售、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及线上线下综合服务。
健康160的业务分为两大板块:
医药健康用品销售:以toB批发模式为主(面向企业客户,如医药贸易公司、医疗机构),辅以toc零售模式(面向个人用户)。批发代销是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收入占比近70%。毛利率极低24年1.4%;
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通过平台提供在线挂号、问诊、医疗资讯等服务。该业务毛利率较高(72%-76%),收入占比大概三成左右。
关注点1:同质化严重意味竞争激烈
在挂号预约领域,微医、好大夫在线、地方的挂号平台、医院的自建平台,目前用户找医院挂号大多通过优先选择医院然后再选择挂号平台,这部分没什么壁垒。在线问诊领域医药零售,面临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平台竞争,对于流量巨头平台被打的一无是处。
关注点2:用户增量?留存?
平均月活跃用户数(MAU)却从2021年的390万降至2024年的300万,大多用户就直接当做挂号工具和买药渠道,全面健康管理还如那些慢性病的管理平台,完成特定需求用户就流失了,医院也开始自建线上平台了。早期大概率深圳政府推广,160才起的比较快。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5.26亿元、6.29亿元、6.21亿元。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20亿元、1.06亿元、1.08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4.6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每年都是流出的状态。账面0.68亿。
基本面这块这公司就没啥好看的了,代销医药健康用品支撑主要收入,毛利率低的可怜。其他的主要就是依靠原来的流量底子来做变现。概念一般,找盈利的商业模式太难了,之前听过想给公立医院搭建平台收SAAS费,也不是什么好的叙事。
二、发行情况及认购倍数(C+)
健康160全球发售3364.55万股,发行比例10%,发行市值在40-50亿港币,招股价区间11.89-14.86hkd,每手股数250,入场费3752.47港元。
发行机制选择B,公开10%,国际配售90%。公司基本面这样能这么发大概率就是老板资源的问题,老板背景还算不错国防科工毕业,05年创业就开始做医疗信息化的事情,深圳zf推广也合理,互联网+概念火的时候是有红利的。基于这些也仅是臆测,大概率有zf作为部分anchor只是没做基石而已,以及新规情况下自由流通量是有要求的,总共发行10%如果基石来了,可能就不够了。
估值情况就不做过多赘述了,贵和便宜又如何?交给市场的只有10%,港股在这种互联网医疗平台上的估值可参考的就是那些头部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哪怕多个平安好医生。如果要跟其他的小型比,健康之路、梅斯健康、医脉通、方舟健客、智云健康等等估值没发看,作妖的和一级斩仓的比比皆是。
认购倍数
截至撰稿,认购倍数127.40倍,明天早上就截止了。看到承销商里这么多中小型券商大概就有数了。再者,很多写分析的都提到申万和清科保荐的事情,清科就是一级股东公司让进来给个支持而已,清科在保荐上压根没啥能力。
图片
结论:基本面不行,概念不行,估值不用做太多参考。也不用从保荐的过往入手。机制B10发行,zf+老板圈层既然能够发的出B10,话语权就在他们手里。所以这确实是个博弈的票,但是没什么蛛丝马迹需要一定要下注的,还是决定放弃申购,只要能接受就算成妖也不后悔就行。做个大胆预测,高开低走吧,高开的是货少,走的是对一级长期持有的不信任,再不上就上不了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