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期权战绩】巧用日历价差,精准布局英伟达财报周,12天斩获37%收益!

2025年8月13日,在英伟达(NVDA)财报公布前,精准利用日历价差(Calendar Spread)策略,在短短12天内获得了37%的账面浮盈!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他的盈利秘籍,并深入解析这一精妙的期权策略。

交易复盘:财报前的精准伏击

一切都源于对2025年8月27日NVDA财报的预期。我们并没有去赌财报后股价的涨跌,而是选择在财报前稳稳地赚取市场的“预期差”。

  • 建仓时机:2025年8月13日。

  • 核心策略:构建NVDA的看跌期权日历价差 (Put Calendar Spread)。

  • 具体操作卖出一张行权价为185美元、2025年8月29日到期的看跌期权 (Sell 2025/8/29 185 Put)。同时买入一张行权价同样为185美元、但到期日更远的2025年9月19日的看跌期权 (Buy 2025/9/19 185 Put)。

  • 建仓成本:整个策略的净投入为1.58美元(即每手158美元)。

  • 平仓离场:在2025年8月25日,即财报发布前两天,以2.17美元的价格平仓。

  • 通过这次操作,在12天内实现了 (2.17 - 1.58) / 1.58 ≈ 37.34% 的投资回报率。

    盈利秘籍:钱从哪里来?

    这次成功的交易,盈利并非来自预测股价的单边走势,而是同时赚取了两部分的钱:时间价值的衰减 (Θ)引申波动力 (IV) 的上升

  • 赚时间衰减的钱 (Positive Theta, Θ > 0)期权的核心价值之一是时间价值,它会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不断流失。日历价差策略的精髓就在于,我们卖出的近期期权(8月29日到期)其时间价值的衰减速度,要远远快于我们买入的远期期权(9月19日到期)。这就像我们卖出了一块正在快速融化的冰块,同时买入了一块融化得很慢的冰块。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两者之间的价值差会自然扩大,为我们贡献利润。

  • 赚波动率的钱 (Positive Vega, υ > 0)通常在财报等重大事件公布前,市场的不确定性会急剧增加,导致期权的引申波动力(Implied Volatility, IV)持续攀升。由于远期期权对波动率的变化更敏感(即拥有更高的Vega, υ),当IV上涨时,我们持有的远期期权(9月合约)的价值增长会超过我们卖出的近期期权(8月合约)的价值增长。因此,整个价差组合的价值也会随之提升,进一步增厚了我们的利润。

  • 最关键的一步是,我们在财报公布前就果断获利了结。这成功规避了财报公布后,因不确定性消除而导致的引申波动力骤降(俗称“IV Crush”),将浮动盈利稳稳地锁入囊中。

    策略科普:什么是日历价差 (Calendar Spread)?

    日历价差是一种风险有限、收益有限的期权策略,非常适合在预期股价盘整或引申波动力即将上升时使用。

  • 策略构成:买入一手远月(到期日较远)的期权,同时卖出一手相同行权价、相同类型(同为看涨或看跌)的近月(到期日较近)期权。

  • 核心逻辑:主要依靠近月期权比远月期权更快的时间价值(Θ)衰减来获利。

  • 最大盈利情景:当股价在近月合约到期日当天,恰好收在行权价的位置。此时,卖出的近月期权价值归零,而买入的远月期权仍保有大量剩余价值。

  • 适用场景:预期标的资产价格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或小幅波动。预期引申波动力(IV)将会上升,例如财报发布前、公司重要会议前等。

  • 主要风险:标的股价在短期内出现大幅上涨或下跌,超出策略的盈亏平衡点。引申波动力意外下降,导致策略价值缩水。

  • 总而言之,我们对NVDA的日历价差操作,是一次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精彩案例。它充分利用了期权的多维度定价特性,在不预测股价方向的情况下,通过赚取时间流逝和市场情绪的钱实现了稳健收益。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4

  • 推荐
  • 最新
  • 笑猫日记
    ·09-12 22:56
    希望英伟达不要回补缺口,要呈现强势股的走势,重现牛气冲天火车头的气概。
    回复
    举报
  • 水到渠成180
    ·09-12 22:51
    纳斯达克指数的火车头现在只有英伟达
    回复
    举报
  • 港乜嘢吖
    ·09-11 17:01
    学到了,感谢分享呀
    回复
    举报
  • Ryan_Z0528
    ·09-11 19:10
    谢谢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