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基本面多空持续交织,低位的原油还能抄底吗?

9月以来,随着美国夏季出游旺季结束,汽油消费走弱带动国际原油价格下行,NYMEX WTI 10月合约跌破65美元/桶,较6月23日高点74.25美元/桶显著回调;ICE Brent 11月合约一度逼近65美元/桶附近,反映出市场对后续供需再平衡的担忧加深。

从供需结构来看,国际原油在未来阶段存在明显累库风险,这将强化过剩压力。核心驱动在于:一方面,OPEC+与非OPEC产油国同步进入增产周期;另一方面,需求端出现放缓迹象,美国呈现的“类滞胀”特征使美国原油需求走弱,从而抵消了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恢复性需求改善。同时,地缘政治与产油国成本曲线将约束未来产量释放的边际增量,使得过剩幅度存在不确定性;而滞胀环境下的投资型需求对油价亦可能形成一定支撑。

供给:增产更趋明确

进入2025年,全球原油供给进入增产周期,OPEC+与非OPEC产油国均在恢复与扩张产量。过去五个月内,OPEC+加速恢复前期停产产能;若延续每月约13.7万桶/日的节奏,理论上可在一年内完全撤销此前合计166万桶/日的减产措施,为市场提供连续的供给增量路径。

9月7日,OPEC+“原则上同意”自10月再次增产,标志着政策取向从“捍卫价格”转向“争夺市场份额”。据成员国代表披露,以沙特与俄罗斯为核心的联盟将在周日视频会议上批准日增产约13.7万桶,启动下一轮停产产能的解除。这一安排与“逐步退出减产安排”的路径相呼应,意味着联盟将以温和、可持续的节奏推动产量回归,以巩固份额。

供给:执行与弹性存在不确定

尽管名义增产节奏明确,历史观察显示,实际增量仍受制于剩余闲置产能、地缘政治与生产成本等约束,边际释放的“可达量”存在显著不确定性,且可能不及外界预期。

执行层面呈现分化。2025年4—8月,OPEC+成员国累计增产约116万桶/日,对应计划的执行率约为61%。其间,沙特累计增产约65万桶/日,执行率达84%,在主要成员中推进较为积极;科威特此前减产执行较好,本轮增产基本全额完成;阿联酋、伊拉克与哈萨克斯坦等处于“超产状态”的成员,实际增量低于计划;俄罗斯对产量释放保持相对谨慎,增产执行率约为53%。该结构体现出“核心产油国加力推进、部分成员受制约而低于目标、个别大国保持克制”的组合态势,指向“名义配额”与“实际产量”之间的持续偏差。

地缘政治扰动亦在侵蚀产量稳定性。OPEC月报显示,委内瑞拉7月原油产量为91.4万桶/日,较上月下滑0.4万桶/日。此前美国对委内瑞拉石油与天然气征收二级关税,伴随4月、5月、6月、7月产量连续四个月回落,显示制裁与政策摩擦对脆弱产能的影响相对敏感。

非OPEC供给方面,据EIA月度报告,6月在油价反弹驱动下,美国原油日产量升至1358万桶/日,刷新历史纪录,且较初步周度估算高约15万桶/日。该数据强化了美国供给的韧性与弹性:当价格上行与利润激励回归,增量能迅速兑现,对冲OPEC+增产节奏中的不确定性。综合判断,2025年全球供给增长路径“方向确定、幅度存疑”,总量上行大概率延续,但结构弹性与实际执行仍需观察。

需求:走弱成为大概率

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走弱信号增多。二季度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1.1%放缓至0.7%,边际动能减弱的同时,库存端出现持续累积。6月全球石油库存连续第五个月增长,环比增加2810万桶,总库存规模至783.6亿桶,创46个月来新高;二季度全球石油库存日均增加150万桶/日,其中美国液态烃日均增加约90万桶/日,海上浮仓原油库存亦明显上行。与之同时,经合组织(OECD)工业石油库存6月减少2880万桶至275.8亿桶,较上年同期减少8800万桶,结构性差异提示“地区间库存切换”与“品类结构调整”的可能共存。

需求的分化背后,宏观环境是关键变量。美国“类滞胀”特征使原油需求承压,叠加夏季出游旺季结束后的汽油需求季节性回落,对原油与轻质成品油形成阶段性拖累。相对地,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恢复性需求提供一定对冲,但尚不足以逆转全球层面的放缓趋势,这使“全球净需求动能偏弱”的判断更趋稳固。

价格:阶段性下行与中期博弈

在供给恢复与需求放缓的共同作用下,油价出现阶段性下行,前述WTI与Brent双双回落至65美元/桶一线。若随后的供给扩张兑现且需求未见改善,累库可能推动市场进入“过剩强化—价格承压—波动上升”的循环。然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与产油国的成本曲线将限制边际增量的释放速度与幅度,从而对“过剩的绝对程度”构成抑制,减少价格无序下探的风险窗口。

展望:供给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并存

综合供需两端,全球原油市场的主线可以概括为“产出增长确定、边际增量不确定;需求走弱大概率、区域修复存对冲”。供给端的确定性来自OPEC+与非OPEC共同的增产周期与既定节奏安排,不确定性来自闲置产能可用性、地缘政治扰动与成本曲线差异对实际产量兑现的影响。需求端的弱化是大概率事件,美国需求的走弱构成主压,尽管新兴市场的恢复提供一定缓冲,但难以改变全球合成后的放缓方向。

在这样的组合下,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配置需要兼顾基本面与风险项的双变量变化。若OPEC+按节奏持续释放产能且非OPEC供给保持韧性,而需求侧未出现超预期改善,累库将倾向延续并加深过剩预期。反之,一旦出现地缘风险触发的供应扰动、或个别高成本产能受价格回落压制导致的非线性收缩,过剩幅度与持续时间可能低于预期,使价格中枢的下移幅度受限。

$NQ100指数主连 2509(NQmain)$ $SP500指数主连 2509(ESmain)$ $道琼斯指数主连 2509(YMmain)$ $黄金主连 2512(GCmain)$ $WTI原油主连 2510(CLmain)$

# 期货达人俱乐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
  • cc爱中分
    ·09-11 15:50
    看起来短期反弹的机会不大,要谨慎选择进场时机
    回复
    举报
  • 关注供需变化⚠️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