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超20亿元引进的胃药获批:花高价闯进拥挤赛道,值不值?
扬子江药业又有一款新药要上市了。
根据近段时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韩国大熊制药株式会社研发、扬子江引进的盐酸菲优拉生片获批上市。
对该款产品,扬子江药业押注力度不小。
2021 年 3 月,扬子江药业旗下海尼药业以 3800 亿韩元(约合当年22亿元人民币) 的价格,获得了盐酸菲优拉生片在国内的权益。而后在2023年6月,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了盐酸菲优拉生片上市申请。再到今年9月份,盐酸菲优拉生片终于获批。整体耗时还是比较长的。
在新药上市之际,我们也来谈谈扬子江药业这笔超20亿元巨款究竟花得值不值。
新药瞄准怎样的市场?
作为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盐酸菲优拉生片主要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算是潜力比较突出的品种。
此前,北京协和医院与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联合发布的一项覆盖2.7万成年人的全国调查显示,我国18-64岁成年人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高达10.5%,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1人患病。
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上,目前临床上已将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作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药物。据了解,相比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等传统质子泵抑制剂(PPI),P-CAB抑酸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且服药时间自由,受进食影响较小。
由于作用机制优势突出,这类药物的应用前景也较为广阔。国元证券研报显示,我国P-CAB抑制剂市场有望超过200亿元。
不过,市场需求大应该只是扬子江药业斥巨资引进P-CAB类药物的一层原因,还有一层在于,随着药品集采等政策深化实施,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仿制药行业正在加速出清,天花板肉眼可见,公司需要靠创新引领发展。
老牌药企“冒险”押注?
扬子江药业所处的大赛道是有一定承压表现的。
根据WIND数据、太平洋证券整理,2024年仿制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648.77亿元,同比下降0.55%,归母净利润297.85亿元,同比下降5.97%。2025年一季度,仿制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98.43亿元,同比下降4.78%,归母净利润102.74亿元,同比下降1.08%。
此外,据米内网最新数据,2025年Q1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市场大跌近15%,13个大类仅1个有正增长。
诚然,作为老牌药企,扬子江药业发展步伐相对稳健。
米内网数据显示,该公司拥有300余个药品(不含非制剂产品)的生产批文,其中53个为公司独家品种(含独家剂型),有一定市场影响力;核心产品苏黄止咳胶囊2024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超过29亿元。
在2025年8月17日的西普会上,扬子江药业董事长、总裁徐浩宇也指出,公司当前可供应的产品多达数百个,其中不乏销售规模逾10亿元的单品。
但行业调整期,扬子江药业也很难没有危机感,尤其是创新壁垒不深厚的情况下,亟需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徐浩宇曾多次强调。
根据米内网数据,含引进的产品在内,目前扬子江药业有25款新药(不含已上市新药及拓展新适应症)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包括16款化学药、8款中成药及1款生物药,其中1类新药占比超八成。
再回到盐酸菲优拉生片这款产品上,扬子江药业愿意大手笔拿下其商业化权益,也反映出较高的商业预期。但是,一些问题还是不可忽视。
比如市场竞争。据悉,目前国内已获批上市的P-CAB药物还有武田的伏诺拉生、罗欣药业的替戈拉生、柯菲平医药的凯普拉生,这三款药物均已进入医保。
此外,新时代药业、科伦药业等仿制药企业已布局伏诺拉生首仿,2026年伏诺拉生原研药专利到期后,P-CAB市场竞争局势或会更加激烈。
这样来看,扬子江药业也是在冒险押注,能否收获理想的商业回报,有很大不确定性。
来源:医药研究社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