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中的量子科技股
量子科技源自量子力学原理,描述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所遵循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与我们日常直觉截然不同,譬如叠加」(一个粒子可处于多种状态)与纠缠」(粒子间可以瞬间相互影响)等概念,为新世代科技开辟了前所未见的可能。
当中最核心的应用,是 量子运算(Quantum computing)。与传统二进位(0 或 1)的位元」(bit)不同,量子运算的基本单位量子位元」(qubit)可同时处于 0 和 1 的叠加状态,因此可在极短时间内并行计算」庞大资料,理论上可解决传统电脑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例如精准模拟分子结构以加速药物研发、模拟新材料性能、破译传统加密演算法等,而在加密币圈之中,也有传言比特币算法将来可能被量子运算所破解。
量子科技不仅局限于运算,还涵盖 量子感测(如提升 GPS 定位精度或探测大气变化)、量子通讯(利用量子纠缠实现理论上无法窃听的通信管道)、甚至 量子网路(通过纠缠节点实现超高速资料传输)等领域,未来有潜力彻底颠覆金融风控、智慧城市、国防安全等多重场景。
美股中的量子科技明星—三家最受注目公司
在快速演进的量子领域中,若论美股市场上的关键玩家,不得不提以下三家领先企业。
$IONQ Inc.(IONQ)$ $D-Wave Quantum Inc.(QBTS)$ $Rigetti Computing(RGTI)$
IonQ(NYSE: IONQ): IonQ 以「陷阱离子」技术闻名,透过捕捉电荷的离子做 qubit,具备极长的相干时间与高精准度,是通用量子电脑的有力候选。
2025 年以来,IonQ 积极透过并购加速扩张——收购了 ID Quantique(量子安全通信技术)、Oxford Ionics(英国离子陷阱技术新创,交易金额约 11 亿美元),以及 Lightsynq(光子互连与量子记忆技术),并且完成对卫星遥测业者 Capella 的并入,扩大涉足太空中量子密钥分配网络。
同时,IonQ 的市场预期颇佳,分析师对其评价普遍为」Strong Buy」,预期公司在量子运算与网络结合上将具备核心竞争力。([TipRanks][12])
D-Wave Quantum(NYSE: QBTS): D-Wave 是世界上第一家商业化量子电脑供应商,其采用的技术路径称为量子退火」,虽不属于通用量子运算但在某些优化问题上具备优势,2025 年第二季,D-Wave 营收与毛利皆同比增长 42%,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超过 8.19 亿美元),并推出多种开发工具以促进量子 AI 应用开发。
此外,D-Wave 也持续加强硬体封装与冷却能力,以支援更高效能量子处理器的研发。
Rigetti Computing(NASDAQ: RGTI): 成立于 2013 年的 Rigetti,采用超导量子电路且拥有自己的量子云平台 Forest,支援开发者撰写并测试量子演算法,也是早期投入通用量子计算的主要公司之一。
2025 年,Rigetti 成功研发出可减半双量子位元门错误率、精度达 99.5% 的 36-qubit 多晶片系统,并与印度顶级研发组织进行合作,加速产品与技术开发。([Investors.com][14])
资本追逐 技术路径各不同
近来的资本投入正加速量子科技成型,像 PsiQuantum 融资 10 亿美金、估值达到 70 亿美元;Quantinuum 融资也推升估值至 100 亿美元级别,令人见识到全球对量子科技的高度期待。
这些公司的技术路径各不同——光子型(PsiQuantum)、陷阱离子(IonQ)、超导(Rigetti)、量子退火(D-Wave)——尚未出现一条明确赢家的速道。技术成熟度、量子位元的规模化、生态整合、实际应用案例,都将是决定胜负的要素。
同时,量子科技也是国安与金融等敏感行业的核心支持,已成中美科技竞赛的重要战场。尤其在加密破解、先进材料开发以及 AI 辅助运算领域,谁能率先商用布署,就可能掌握未来科技主导权。
量子科技之于当代,就如当年互联网之于 1990 年代。它不是瞬间革命,但势必是下一个十年的基础设施战场,涵盖计算、通信、安全、模拟的大爆炸转变。在美股市场选择量子科技公司时,IonQ 依托多重并购与政府合约,构筑量子运算与通讯生态;D-Wave 则专注商用退火解法,在 NISQ(即停用量子阶段)实用路径上领先;Rigetti 采超导整合平台与开发者工具,布局云端量子服务。
(撰文:美股上市公司iO3(NASDAQ:IOTR)投资者关系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