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500亿压境,美团如何破局即时零售大战?

阿里巴巴500亿巨额补贴投入即时零售领域,美团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89%,美团正通过技术升级、生态协同和差异化竞争策略突破重围。

202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即时零售大战。阿里巴巴宣布投入500亿元巨额补贴,重仓押注即时零售领域,直接冲击美团和京东的核心业务。

面对阿里强势进攻,美团2025年Q2财报显示,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滑89%,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率从25.1%降至5.7%。

在这场关系到未来十年电商格局的竞争中,美团正采取“坚守核心优势、强化生态协同、技术创新驱动、差异化竞争”的组合策略迎接挑战。

------

01 竞争格局:阿里重金压境,美团被迫迎战

阿里巴巴这次500亿补贴不是盲目烧钱,而是有针对性的战略进攻。阿里凭借3700亿元的账面现金优势,远超美团1682亿元的现金储备,在补贴能力上形成压倒性优势。

阿里通过“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形成流量闭环,利用淘宝9亿月活和支付宝10亿用户的“双引擎”进行导流,短期内已经稀释了美团在高频餐饮场景的用户时长。

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瑞银报告显示,美团市场份额从74%下滑至65%,饿了么升至28%,京东占据7%份额。

面对竞争压力,美团不得不加大补贴力度维持市场份额。然而,骑手成本持续上升(单均配送成本已从3.2元升至4.13元),使美团的利润率进一步承压。

王莆中,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坦言:“我们积极应战是为了自保,同时我们也不怕打。我们不想卷,我觉得这样没意义。但是我们等了四五个月,他们的补贴越来越疯狂。”

02 美团的防御策略:巩固核心壁垒

面对阿里和京东的双重夹击,美团正在巩固其三大核心壁垒。

配送网络效率是美团的第一道防线。美团拥有336万骑手的配送网络,这是其最明显的优势。通过进一步投入AI调度系统优化路径规划,美团力争将单均配送成本控制在更具竞争力的水平。

在骑手保障方面,美团已在全国17个省市为全体骑手全额缴纳工伤保险。此外,骑手养老保险补贴2025年底将覆盖全国,预计超过百万骑手受益。

商户生态是美团的第二道防线。面对阿里“零佣金”等政策,美团优化佣金结构,推广更透明的费用清单。

美团官方声称对商家抽佣只有6%-8%,另外7%左右是配送服务费。公司还为商户提供数字化经营工具(如小程序、私域流量引导工具),帮助商家提升复购率。

用户心智是美团的第三道防线。美团拥有5亿月活跃用户,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再创新高。大众点评的核心优势是真实评价与信任,这是其应对高德“扫街榜”的重要武器。

03 技术驱动:AI成为破局关键

美团正在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业务各个环节,作为突破重围的重要手段。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团研发支出达63亿元,同比增长17.2%,占收入比例为6.8%。这些投入重点投向无人配送、智能调度等前沿领域。

美团最新开源的大模型“龙猫”(LongCat)基于海量本地生活垂直场景数据训练而成。该模型在POI(兴趣点)识别准确率上表现优异,超越了Kimi、GLM等同类竞品。

美团AI搜索采用“语义理解-场景建模-动态匹配”的三阶引擎设计。这种技术能够解析用户查询中的显性及隐性需求,结合LBS定位、实时天气和时段特征等因素构建场景化模型。

无人配送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25年6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中国香港、迪拜等6个城市开通64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过60万单。

04 生态协同:打通内部资源

美团正在加强内部生态协同,形成流量闭环,以应对阿里的多入口攻势。

美团进行了年度第四次架构调整,将美团平台、到店事业群、到家事业群和基础研发平台合并成为“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由王莆中出任CEO。

美团会员体系全面升级,以往只覆盖外卖业务的“神会员”,将开始逐步扩展到到店业务等。这种整合旨在改变原本各自为战的业务体系,实现流量互补和畅通。

美团到店、到家业务的融合发展,使其能够实现跨品类推荐联动。例如向购买电影票的用户自动推荐周边餐厅,这类基于闭环生态的体验,是目前抖音等跨界对手短期内难以复制的。

美团正在将美团APP打造成一个本地生活超级APP,除了“吃”,更是“生活服务”的第一入口。这种高频带低频的策略,类似于阿里的“高频打低频”,但发挥的是美团自身优势。

05 差异化竞争:避免单纯价格战

美团管理层强调关注“有价值订单”,指出“30块钱以上订单的份额,我们永远稳稳超过70%”。

王兴明确表示:“美团坚决反对内卷,无论竞争如何激烈,始终专注于做正确的事,即保证优质供给、稳定履约、合理价格,为用户创造良好的体验”。

到店业务方面,美团拥有最广泛的商家和优质的评价数据,从而形成稳固的客户粘性。当抖音等其他互联网巨头切入到店业务,凭借短期的优惠价格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粘性”。

美团正在将补贴从无差别撒钱转向精准补贴高价值用户和提升履约质量上。这种策略旨在避免单纯的价格战,而是通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来保持竞争力。

06 新增长点:开拓增量市场

面对核心市场的激烈竞争,美团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国际化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团旗下国际化外卖品牌Keeta在中国香港市场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在中东市场已覆盖沙特20个城市,并正式登陆卡塔尔。

王兴在电话会上透露,美团对国际市场保持开放态度,正在为进入巴西市场做好准备,目标是在10年内将Keeta的运营GMV提升至1000亿美元。

闪购业务成为美团的核心战略业务之一。在“618”大促期间,美团闪购助力近百万实体店铺服务超1亿用户,手机、白酒、奶粉、大小家电等高客单价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倍。

下沉市场是另一个重点领域。美团利用在地级市、县域的运营经验,进一步渗透。推出“拼好饭”低价套餐,县域订单增长54%。

07 财务策略:精细化资金管理

面对补贴战带来的财务压力,美团正在采取精细化资金管理策略。

美团现金储备1710亿元,虽不及阿里雄厚,但依然可观。公司需要精打细算,确保在“持久战”中有充足的弹药,同时积极寻求提升核心业务自身造血能力。

美团密切关注每单亏损和用户获取成本。虽然短期内难免投入,但要确保投入产出比是可持续的,并且能带来长期用户价值(LTV)。

美团向资本市场清晰传达战略投入的目的和预期回报,管理好市场预期。这种透明沟通有助于维持投资者信心,尤其是在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时期。

新业务板块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了增长质量与规模的平衡,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22.8%,亏损环比收窄至19亿元。这一“高增长+减亏”的组合,标志着新业务经过前期探索后,已进入精细化运营的收获期。

------

这场即时零售大战的本质是供应链效率的竞争,而非单纯的补贴比拼。

美团依托五年积累的超50亿订单数据和3000万商户资源,构建了深厚的数据壁垒。技术投入已见成效,无人机配送累计完成超60万单,AI调度系统优化了路径规划。

美团正在证明自己不仅能“打仗”,更能“建设”一个可持续、共赢的本地生活生态系统。

# 阿里再次大规模融资!美团该如何突破“重围”?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