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引爆3000亿美元算力需求,AI基础设施全产业链迎来爆发

甲骨文一份300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合同,不仅让其股价单日暴涨36%,市值逼近万亿美元,更揭示了全球AI算力需求正从预期走向现实的全产业机遇。

当地时间9月10日,甲骨文股价收盘大涨35.95%,盘中一度触及345.46美元的历史高位,市值一夜暴增2500亿美元至9222.2亿美元。

这场资本狂欢的源头是甲骨文与OpenAI签署的3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万亿元)算力采购合同,以及公司披露的剩余履约义务(RPO)暴增至4550亿美元,同比大增359%。

------

01 甲骨文业绩暴增,揭开算力大爆发序幕

甲骨文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云基础设施(IaaS)业务营收达到33亿美元,同比猛增54%,远超市场预期。

但最令人震惊的是其RPO(剩余履约义务)指标。RPO衡量的是已签约但尚未确认的收入,甲骨文这一指标飙升至4550亿美元,同比暴增359%。

甲骨文首席执行官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在第一财季与三家不同客户签署了四笔价值分别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合同。她预计未来几个月RPO极有可能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这一数据表明,全球AI算力需求已经从概念阶段进入大规模落地阶段。甲骨文凭借其在企业数据库领域的领导地位,成功打造了“私有数据+大模型”的安全推理解决方案,赢得了OpenAI、xAI、Meta等全球AI领军企业的巨额订单。

02 四大核心环节,AI算力产业链全面受益

一、AI服务器: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

AI服务器是执行AI计算任务的核心设备,其价值远高于传统通用服务器。

工业富联(601138.SH)作为全球AI服务器代工绝对龙头,是英伟达HGX AI服务器芯片基板核心供应商,深度绑定英伟达。2025年上半年,工业富联实现营收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归母净利润为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

浪潮信息(000977.SZ)作为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第一的AI服务器龙头厂商,为国内主流云厂商和AI公司供货。公司发布的全新一代G7算力平台,在人工智能服务器领域市占率居全球第一,中国市场份额连续五年超50%。

二、光模块:数据中心的“信息高速公路”

在AI集群中,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量巨大。光模块作为光电信号转换的关键器件,负责实现设备间的高速数据传输。

中际旭创(300308.SZ)是全球数通光模块绝对龙头,800G/1.6T产品技术与产能领先,深度绑定英伟达、谷歌、亚马逊等北美云巨头。9月11日,中际旭创股价涨13.98%,资金净流入达13.97亿元。

新易盛(300502.SZ)作为高速光模块市场领先者,800G产品已批量出货,LPO技术布局领先,客户覆盖Meta、微软等。9月11日,新易盛资金净流入超过10亿元。

三、液冷散热:应对“算力热浪”的必然选择

高端AI芯片的功耗已突破1000W大关,整个AI服务器功耗可达10-15kW。传统的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如此高的散热要求。

英维克(002837.SZ)是精密温控龙头,提供冷板、浸没式等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已批量应用于数据中心和储能。

曙光数创(872808.BJ)脱胎于中科曙光,是数据中心浸没相变液冷技术龙头,技术壁垒高,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四、算力芯片:AI算力的绝对引擎

GPU是AI算力的核心引擎。围绕GPU的设计、制造、封装和应用,形成了一条庞大且至关重要的产业链。

寒武纪(688256.SH)作为国内稀缺的AI算力芯片企业,提供系列化智能芯片及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海光信息在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关口,期末合同负债较年初激增2.4倍,反映出国内高端芯片市场旺盛的需求。

03 国内市场爆发,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中国算力产业正迎来政策、技术与市场三重共振。

政策方面,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实现AI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工信部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杭州等地设立亿元级算力券,支持本土智算中心建设。

技术方面,**CloudMatrix384超节点验证国产超大规模集群商用能力;阿里云倚天710、寒武纪思元系列芯片性能持续迭代,支撑“一云多芯”战略落地。

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国家数据局统计,中国日均Token处理量从2024年初的1000亿飙升至2025年6月的30万亿,一年半增长超300倍。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 EFLOPS,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2%。

04 资本涌入,算力板块迎来历史性机遇

在甲骨文股价大涨带动下,9月11日A股市场多个AI算力硬件板块股和甲骨文相关股票大涨。

包括芯片、光模块、PCB等AI算力硬件股集体爆发。算力硬件板块全天走强,工业富联实现2连板、创历史新高。半导体芯片股全线大涨,海光信息涨停,寒武纪大涨8.96%。

资金流向方面,9月10日工业富联特大单净流入47.37亿元,中际旭创流入13.97亿元,东山精密流入13.57亿元,新易盛、胜宏科技均流入超10亿元。

科创板芯片企业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第二季度科创板芯片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在已披露半年报的58家科创板半导体企业中,有40家利润同比转正,17家净利润增速超过100%。

05 未来展望:全球算力军备竞赛加速

甲骨文的崛起并非孤例,而是全球科技巨头密集加码AI基础设施的缩影。

微软计划2026财年资本开支超300亿美元,谷歌与Meta也分别将2025年Capex上调至850亿和660亿美元以上。这场“算力军备竞赛”正持续推高对高端芯片、服务器、光模块、存储等核心硬件的需求。

据IDC预测,2028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32%。根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的预测,从现在到2029年,全球数据中心支出将逼近3万亿美元。

伯恩斯坦数据显示,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正从2024年的66%骤降至2025年的54%,而国产芯片自给率预计2027年将达55%。

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增至1530亿元。

------

全球算力竞争格局正在重塑。甲骨文与OpenAI的3000亿美元合同,标志着算力已从基础资源升级为与石油和芯片同等级的战略资产。

随着AI推理、多Agent系统普及,算力需求或将呈10–100倍增长。在这场变革中,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在AI落地方面优势凸显。

国产基础软硬件正在加速发展。从****芯片到寒武纪思元系列,从工业富联的服务器制造到中际旭创的光模块,中国算力产业链各环节正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未来几年,算力领域将呈现需求爆炸、供给集中、地缘割裂的特点。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算力+芯片+能源)构建技术壁垒,中国算力产业则在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合作双轮驱动下迎来历史性机遇。

# 算力大爆发!甲骨文财报后,现在你看好谁?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