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六巨头”新高,降息+回购行情看涨至Q3财报季?
美联储9月17日如期降息25bp,板块轮动瞬间点燃金融股:
$摩根大通(JPM)$ +0.83% 盘中刷新历史高点 312.91美元,YTD2025 +29.9%
$花旗(C)$ +1.11% 突破 102.21 美元,YTD2025 +45.5%
$美国银行(BAC)$ +1.46%,最高报51.63美元,YTD2025 +16.05%
$高盛(GS)$ +1.11%, 刷新年内新高798.57美元,YTD2025+38.13%
$摩根士丹利(MS)$ +1.03% 逼近前高158.48美元,YTD 2025 +26.15%
$万事达(MA)$ +2.08% 收598.63美元,距601.77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YTD2025 +14.59%
数据截至9月18日
$PHLX / KBW银行指数(BKX)$收涨1.27%,创出历史新高:
除前文已提及的 JPM、C、BAC、GS、MS、MA 外,以下银行股或也将成为“降息+回购”共振下的新增“新高俱乐部”成员:
$富国银行(WFC)$ 受益于存款成本下降与消费信贷增速回暖;
$PNC金融(PNC)$ 资产敏感型利差模型重估,Q3 NII 指引上调 3%;
$美国合众银行(USB)$ 财富管理 AUM 破 $1 trn,交叉销售费率提升;
$Truist Financial Corp(TFC)$ 成本节约计划提前完成,2025 年 ROTCE 目标 >14%;
$第一资本(COF)$ 信用卡拖欠率环比持平,降息降低融资成本,2025 回购收益率或超 8%;
$嘉信理财(SCHW)$ 客户资金净流入连续三月超 $200 bn,利率敏感度反转;
上涨核心驱动:降息只是“点火器”,四条暗线同步发力
利差预期见底:虽然短端下调,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仅微降至4.06%,期限利差重新走阔,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滑速度低于负债端成本下降,净息差(NIM)预期不再下修。
巨额回购加码: $摩根大通(JPM)$ 新批200亿美元回购、 $美国银行(BAC)$ 宣布2025Q4前回购250亿美元、 $花旗(C)$ 重申全年至少40亿美元,直接带来2-3%的EPS稀释效应。
资产质量优于预期:Q2财报信用卡净冲销率(NCO)环比持平,商业地产(CRE)拨备峰值或已过去,市场对“衰退-坏账”叙事明显降温。
资本充足:资本充足率>13%,远高于监管底线,为持续高分红与回购打开空间。
宏观前瞻:什么情况下行情终结?
通胀——10月核心PCE若>3.5%,市场重新计价“二次加息”,金融股Beta最大,回吐可能10-15%。
长端利率——10-yr快速跌破3.5%或升穿4.8%,都会破坏“曲线陡峭”逻辑;最佳区间3.8-4.3%。
信用——信用卡拖欠率单月跳升>20bp,或CRE空置率再升200bp,拨备重新加速。
风险:若核心通胀反弹迫使美联储放慢降息,板块涨幅可能迅速回吐;此外消费信贷增速若跌破3%,信用卡业务量或低于预期。
理论上的策略结论
估值:板块仍低于10年均值1.2标准差,ROE却回到14-16%(十年高位),性价比优于大盘。
机会: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维持4%附近+贷款需求回暖,2025Q3银行盈利有望上修。
回报:2025E综合现金回报6-10%,在“降息+回购”双周期里属高可见度红利。
节奏:历史规律显示,首次降息后6个月BKX平均+12%,本轮刚过去1天,时间差>空间差。
配置:
核心仓: $摩根大通(JPM)$ 、 $美国银行(BAC)$ (高回购+β稳)
进攻仓: $花旗(C)$ 、 $第一资本(COF)$ (高现金回报+估值修复弹性)
质量仓: $万事达(MA)$ 、 $摩根士丹利(MS)$ ( fee-based,轻资产)
结论:银行股或正在从“衰退交易”切换为“现金牛+利差修复”双重叙事,估值与股东返还的剪刀差尚处早段,持有并逢低加码优于观望,行情有望延续至Q3财报季(10月中)。
(以上行情与数据均来自2025年9月17-18日公开资讯,仅供研究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