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科技引入中东资本,光伏行业要变天了?
最近光伏圈的大新闻,硅料龙头协鑫科技搞了笔大融资——引入中东主权基金背景的无极资本,一口气募了54.46亿港元(约50亿元人民币)。这事儿不光关乎一家公司,更可能成为行业走出“内卷”的标志性事件。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协鑫这波操作到底图啥?
逆周期融资,中东资本为何此时出手?
先说背景。今年光伏行业啥情况?用一句话总结:卷到极致,亏到肉疼。硅料价格跌穿成本线,大部分企业都在硬扛亏损。协鑫科技上半年营收57.35亿元,同比跌了35.3%,净亏17.76亿元。行业老大都这业绩,其他家的日子可想而知。
但偏偏在这种时候,中东资本出手了。无极资本什么来头?双总部设在阿布扎比和香港,背后有中东主权基金撑腰,近几年在中国没少撒钱——投过商汤、第四范式、优必选,光是给优必选就开了10亿美元的融资授信额度。这次它用每股1.15港元的价格认购协鑫科技47.36亿股,锁定期六个月,明显是长线看好。
中东资本为啥这时候冲进来?表面看是抄底,深层逻辑其实是绑定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沙特搞“2030愿景”,急着转型绿色能源,而中国光伏占全球90%以上的产能,协鑫又是硅料龙头,颗粒硅技术全球领先,成本已经压到25.31元/公斤。这种时候入股,既是财务投资,更是战略卡位。
钱往哪儿花?三件事很关键!
协鑫在公告里说了,募来的钱主要干三件事:一是推产能结构调整,二是强化硅烷气第二增长曲线,三是优化资本结构。听着有点抽象?咱们拆开细看。
第一件事,供给侧改革。说白了就是清理落后产能。行业现在恶性竞争,低价乱战,谁都赚不到钱。协鑫打算联合无极资本搞个产业基金,专门收购、重组那些低效产能。这招挺高明——既响应了政策号召,又能主动优化行业格局。以后硅料价格能不能稳住,这事关键。
第二件事,猛攻硅烷气。硅烷气(SiH₄)这名字听着陌生,但半导体、光伏电池、固态电池都离不开它,纯度要求高达99.9999%以上。协鑫现在是全球硅烷气产能老大,想靠这个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毕竟光伏卷成这样,多一条腿走路总是稳当点。
第三件事,优化资本结构。这次引入无极资本,使得股权结构更稳了。中东资本长期耐心足,能扛周期波动,对协鑫来说是颗定心丸。
隐藏的惊喜:钙钛矿技术
除了明面上的规划,还有个值得关注的亮点。那就是钙钛矿技术。虽然公告没重点提,但还是有消息透露,部分资金会用于钙钛矿商业化落地。这技术被业内看作“下一代光伏神器”,转换效率理论极限远超现在的主流电池。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30年中国钙钛矿产能能冲到161GW。协鑫如果能抢先量产,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行业拐点要来了?或许真没那么悲观
虽然眼下行业还在寒冬,但协鑫这轮融资释放了几个积极信号。
一是头部企业开始主动整合。产业基金模式如果跑通,低效产能逐步出清,价格战有望缓解。协鑫科技CFO杨文忠8月底说过,硅料收储方案“还在推进”,现在看资金已在到位。
二是国际资本用真金白银投票。中东主权基金不是傻钱,他们重仓中国光伏,看的是未来5-10年的能源转型红利。协鑫的颗粒硅技术碳排放比传统工艺低70%,这种环保优势在国际市场很吃香。
三是技术升级加速。协鑫一边压颗粒硅成本,一边推硅烷气和钙钛矿,技术护城河越挖越深。半年报里提过,二季度颗粒硅成本又降了6.5%,这种迭代速度对手很难跟。
写在最后:光伏行业可能需要重新估值了
协鑫这次融资,短期看是补血过冬,长期看可能是行业价值重估的起点。当恶性竞争转向高质量整合,当中国技术绑定全球资本,光伏的逻辑或许真的变了。
对投资者来说,眼下行业低点布局,盯住技术领先、资本充足的龙头,也许是个机会。毕竟碳中和是未来30年的大趋势,光伏的故事远没讲完。
最后插个数据:协鑫公告后第一天股价涨了3.97%,收盘报1.31港元。市场显然读懂了这份公告的潜台词——最坏的时期正在过去,新的增长剧本已经写好了封面。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