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拉锯反转,这次TikTok成为房东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认为“TikTok保不住”的人,其实是被外媒带节奏了。有国家撑腰,现在TikTok命运更加明朗了。

TikTok在美国的生存之战,远不止是一场商业较量,更是一面折射地缘政治、技术主权与数字时代话语权争夺的棱镜。从特朗普政府的强势封杀到拜登时代的步步紧逼,TikTok一度跌入谷底。

其背后,是选票政治的现实考量,更是TikTok凭借“委任运营”的智慧策略与国家后盾的坚实支撑,成功守住了核心算法生命线。这场一波三折的博弈,不仅为TikTok赢得了继续运营的空间,更为所有面临类似困境的中国出海企业,写下了一份可供借鉴的“生存样本”。

TikTok被当成政治武器

TikTok在海外一直命途多舛。作为中国成功出海企业大的代表,TikTok一直被当作政客上任的手段和商人攻击的对象。

早在2020年,特朗普在任时就开始了对TikTok的首次封杀尝试。封禁TikTok成为特朗普为搏上任的政治手段之一。

当时字节跳动刚被曝出,2019年的营收超过170亿美元,净利润超过30亿美元。这家成立时长只有Meta一半的公司,营收规模已达到对方的五分之一。TikTok在海外还在高速成长,但是Meta、Instagram等社媒已经有内卷的趋势。

特朗普开始联合商业巨头恐吓要收购TikTok,扬言“我不在乎是微软买或是谁买,只要是一家大公司,一家安全的公司,一家非常美国的公司买下来就行,而且买整件东西可比只买其中30%要容易。”

8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美国业务,否则禁止其在美国运营。甚至扬言,“这就像房东和房客。我们不出租(地方),房客就不会有价值。”

随后拜登上台后,在TikTok上又延续了特朗普的立场,继续施压。

TikTok也选择了积极适应,在2022年推出“德州计划”(Project Texas),将美国用户数据存储于甲骨文位于得州的服务器,并接受甲骨文审核算法和内容推荐模型,但未打消美国政府顾虑。

2023年2月,拜登政府禁止政府工作人员设备安装TikTok;3月,TikTok CEO周受资参加众议院听证会,一战成名,否认TikTok受母公司控制,但未改变美方立场。

进入2024年,TikTok又遭遇了更严峻的封杀。3月,众议院以352票支持、65票反对通过《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法》,要求字节跳动在165天内剥离TikTok美国业务,否则禁用。9月,蒙大拿州试图全面禁止TikTok,但被州法官宣布无效。

今年1月10日,参议院举行听证会,支持禁令;1月18日深夜,TikTok主动停止服务,向1.7亿美国用户关闭应用程序。TikTok跌入谷底。

此时特朗普的态度大转弯,进行了四次延期。

1月特朗普在上任当天签署行政令,延缓了禁令的执行;4月将截止日期延长了约75天至6月19日;6月再次延长90天;最近一次延期发生在9月16日,特朗普将宽限期延长了3个月,至2025年12月16日。这次延期的背景是中美经贸团队在9月14日至15日于马德里举行了会谈,并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和五年前不同,对特朗普而言,TikTok已从“潜在威胁”转变为直接触达年轻选民的“扩音器”。特朗普入驻TikTok后,成为“顶流博主”。账号内容以政治动员为主。大选临近,私域流量池成为其竞选团队的核心资产,封禁TikTok等同于主动放弃关键选民群体。

同时TikTok还能带动就业,提供税收。TikTok不仅在美国拥有数万名员工,还有内容创作者、广告商等上下游产业链。特朗普多次强调“禁了多可惜”,暗指封禁将导致失业潮,违背其“美国优先”的就业承诺。

这场由特朗普挑起的对TikTok的封杀行动,又被本人化解了。

“委任运营”破局,房屋和租客模式

高举高打,最终也没能阻止TikTok在海外的继续运营。美国不愿意直面自己的失败,所以很多海外媒体都在发布“美国已经胜利”、“TikTok要保不住了”的消息。

事实上,不管是核心的算法还是知识产权,都始终牢牢地掌握在字节跳动的手中,也都在中国的监管下。

根据消息显示,现在的TikTok有两大关键的实体,一个是TikTok美国数据安全公司(简称USDS),也就是之前得州项目产生的公司,另一个就是字节TikTok美国公司。

其实就是把数据和商业化单独分开了。USDS更像是为了适应地缘政治,消除美国对数据安全的担心专门设立的子公司。后续会引进美国本土的投资公司,但是字节跳动还会保持自己单一大股东的地位。接受监管,但不会完全丧失控制权。

核心的商业化、广告运营,还是放在第二家公司里面。核心算法和知识产权归字节跳动,以授权的方式给usds使用。

相当于字节跳动是房子的所有者,美国子公司只是租了这间房子,每年还要支付租金,也就是授权费。也是相当反转了,字节跳动成为了核心算法的房东。

整个租赁的过程也在中国商务部的监管之下,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个模式很像是苹果iCloud“云上贵州”方案。为了适应中国的法律法规,避免中国数据向海外泄露。苹果iCloud和中国本土的云上贵州合作。苹果授权云上贵州公司作为中国大陆运营iCloud服务的唯一合作伙伴,负责数据中心运营。苹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的都是,把一些当地运营市场担心的数据存储在当地,适应监管。苹果icloud为了保证自己的运营,TikTok也避免了下架的命运。

地缘政治下的中国企业出海样本

祖国永远是撑腰的后盾。

在特朗普首次对TikTok发难的2020年,国家就出台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里面清晰的把算法“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列为了限制出口的范畴。所以TikTok才能多次进行谈判协商。

本地化运营,核心主权掌握在出海企业和国家手中。理想上来看,“委托运营模式”既解决了数据安全的问题,也不会丧失企业自主经营权。

毕竟美国也是出海最大的市场之一。TikTok后续真的可以在一个新环境下发展,也会有不少企业重新评估并加大TikTok投入。将在美国TikTok上积累的运营方法论,复制到东南亚、中东等高增长的新兴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

尽管前景乐观,但还是要保持谨慎。目前达成的是“基本框架共识”,具体的实施细节仍需双方进一步磋商,并完成各自国内的批准程序。这意味着后续推进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参考资料:

1.沈逸老师:谈谈未得到的关于TikTok方案的真实细节和权威信息

2.智谷趋势Trend:TikTok美国协议里的"委托运营",是怎么回事?

3.星海情报局:美国打劫失败,TikTok、算法都不会卖

4.东针:TikTok:有国家撑腰真好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