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求亟待回归,大宗商品的大行情要启动了?
2025年三季度整体来看,大宗商品呈现区间震荡走势,较二季度的重心明显抬升,但市场内部表现分化明显。贵金属板块表现抢眼,黄金价格再创新高,成为市场“明星”;基本金属整体保持震荡偏强态势,其中铜价维持高位;而能源类商品则表现相对疲弱,主要因供应过剩所致。
面向四季度市场,最核心的支撑因素在于美国经济未见明显衰退迹象的背景下,美联储启动了被市场称为“风险管理式降息”的货币政策调整。这种预防式的降息策略有望为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提供有利环境。与此同时,欧美地区财政政策趋向扩张,有利于总需求的扩大。虽说中国国内经济复苏动力相对偏弱,但政策空间尚存,有望成为未来需求释放的潜在推手。目前商品市场处于新一轮去库存周期,因需求偏弱导致涨势尚未启动,一旦中国需求明显改善,商品价格有望迅速启动上涨行情。
关于美联储的降息策略,2025年9月17日美联储如期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目标区间调整至4.00%至4.25%。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此次降息为风险管理型预防降息,其目的在于防范经济下行风险,非基于经济衰退的必然反应。美国经济虽有所放缓,但8月零售数据连续第三个月环比增长0.6%,明显超预期,显示经济虽减速但远未进入衰退阶段。
回顾1982年以来,美联储共经历过7个主要降息周期,分为预防式和衰退式两类。每次降息通常伴随着失业率的攀升,且对于通胀的制约作用较弱。从历史经验看,预防式降息利好贵金属和美股,黄金表现为“先涨后跌”;衰退式降息则对美股不利,但对黄金利好。铜和原油价格则受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体表现影响较大。无论降息类型,只要中国经济和商品需求表现良好,铜和原油通常呈上涨趋势,反之则下跌。
当前美国经济环境呈现“滞胀”特征,这在于美联储重启降息与较高通胀水平并存,通胀压力高于历史降息时的平均水平,经济表现出放缓“滞”的一面,且高利率环境持续抑制地产和制造业发展。尽管美联储点阵图中仍暗示未来一年以内有2次降息可能性,但其不连续性和通胀预期上调,使降息力度和节奏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值得关注的是,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人事安排影响美联储决策,可能加大降息力度,进一步加剧通胀反扑风险。此种货币政策的“先降后升”调整,可能重演上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的滞胀时代,伴随着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
国内方面,尽管8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供需双弱,A股及商品市场走势未出现持续下跌,A股维持抗跌态势,反映内需的黑色建材商品反而上涨,国际性大宗商品如有色金属和能源价格保持震荡,铜价表现尤为坚挺,显示市场对未来需求仍持谨慎乐观态度。
具体数据指出,国内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放缓至5.2%,主要因出**货值同比首次转负(-0.4%),但这负增长存在明显季节性因素可能。同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仍保持9.3%的较高增速,新能源汽车、发电设备、太阳能电池、金属切削机床及工业机器人产量上升,显示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明确,但房地产、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持续疲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扩大至-6.3%,其中制造业单月投资同比-1.3%,显示设备更新动力减弱。
综合来看,全球宏观环境可能步入一个新的货币宽松与财政扩张携手并进的“蜜月期”,只要经济不深陷衰退,这将利好大宗商品价格。与以往宽松周期不同的是,当前背景下通胀高企,且中国政策偏向产能控制,减轻供应端压力,有助于缓解需求疲软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因供应扩张及特定贸易政策影响,原油和农产品表现可能相对逊色,但总体宽松政策环境将限制这些品类跌幅。大家可利用期货市场策略,如近月合约卖出、远月合约买入操作,以管控价格波动风险。
$COMEX铜主连 2512(HGmain)$ $WTI原油主连 2511(CLmain)$ $SP500指数主连 2512(ESmain)$ $NQ100指数主连 2512(NQmain)$ $黄金主连 2512(GCmain)$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快到碗里来pjm·09-25中国需求恢复后, commodities行情值得关注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