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科技AI Agent加速落地,致力重构金融服务“平权”图景
撰文|周公子
编辑|周大富
过往,我们谈“普惠”更多停留在金融产品层面,如今,在AI Agent的快速进步下,金融服务也有了更清晰的“平权”图景——原来金融服务也可以更“普惠”。
重塑交互体验,让专业服务不再是少数高净值专属,而是惠及大众日常投资理财、消费支付等金融生活“刚需”,是目前AI Agent被寄予厚望的商用场景。
今年8月底,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最新对外披露的一份数据显示,2024年初到今年6月底,中国日均Token需求量已经从千亿暴涨到了30万亿。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增长超300倍。
众所周知,Token是大模型应用的关键指标,而智能体AI Agent则被认为是AI大模型落地的关键——AI Agent 能将把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翻译”为简单、贴身、个性化的体验。对于高度数字化的金融行业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和迅速。
就在9月25日的2025JDD京东 $京东集团-SW(09618)$ 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供应链金融分论坛上,京东金融宣布了多项产品发布和新升级,尤其是AI财富管家“京小贝”、购物智能体JoyGlance、金融风控智能体三款智能体产品,其背后的一致的理念——重塑金融服务“普惠”体验,让专业服务变得更平等可获。
三大金融智能体重塑服务“普惠”体验
实际上,从互联网时代到AI大模型时代,本身便是一个技术平权不断加深的进程。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在扩大服务的边界,而当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开启一场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变革。
而从京东 $京东集团-SW(09618)$ 科技本次大会首次披露的三大金融服务相关的AI大模型看,所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目标:技术进步推动金融服务的“平权”与“普惠”。
先来看日常投资理财场景相关的AI财富管家“京小贝”。
此次,“京小贝”进行了人格化的升级,一改过去一问一答的被动式响应,转向提供更为主动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服务。此次更新后,京小贝能够基于全新的“用户记忆系统”记住用户的需求,实现“全周期上下文关联”,在投资机会洞察、投研策略分析以及全周期陪伴式服务等方面提供更优质的体验与服务。
京东科技透露,未来还将基于京小贝全面建设AI金融管家,将交互界面从单一信息入口转型为生活缴费、消费记账、投资理财等多场景智能服务的中枢节点。
再看与日常消费最密切的购物场景,京东科技此次发布了全新的智能体产品JoyGlance。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行业首个支持跨协议、多穿戴设备的购物智能体。与此同时,JoyGlance商用版还将登陆多款主流智能眼镜品牌,也支持例如智能冰箱、智能电视、智能手表、甚至机器人等多种智能终端。而与其他智能体的不同之处在于,京东JoyGlance开启了“所见即购买”的全新购物入口:只需要语音指令,即可结合你的购物习惯挑选最贴合你偏好的产品。
此外,购物中经常遇到的金融安全问题也被考虑在内,JoyGlance采用“语言识别+声纹识别”的金融级安全支付方案,安全等级优于传统密码和指纹支付。
而这,不仅是激活了智能可佩戴终端与生活场景的交互潜力,更是让客户获得了“目光所及、皆可购买”的沉浸式服务——这对于不擅长复杂电子产品操作的老年人、残障人士来说,可以说是既便捷又安全的消费体验“升级”。
除了个人用户场景,产业金融场景中的金融服务体验也在朝更“普惠”方向迈进。
众所周知,在京东庞大的电商生态上,有海量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由于缺乏抵押或其他资产证明而面临“融资贵”和“融资难”两大困境,京东科技此次发布的“金融风控智能体”正是为针对性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
通过解析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大幅提升风险指标覆盖的范围,让此前较难获得信用评级的企业也可以被覆盖。
比如,针对动产融资押品受限的问题,京东科技的动产融资智能体能够智能识别和评估各类动产抵押品价值,扩大可接受的押货品类范围,为传统难以评估的商品提供标准化估值服务、为中小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供新渠道。
基于“金融风控智能体”的有效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可服务的小微企业数量增长了15%,平均贷款额度提升5%。
当然,此次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的看点还有很多,但从上述颇具代表性的三个Agent可以看出,在AI的交互体验、商业应用层面,京东科技都致力于“重塑服务体验”,推动金融服务朝“更普惠”、“更平等”的理念发力。
技术进步下的金融服务“平权”图景
虽然,市面上尚未有金融机构接入AI Agent后商用的具体情况,但从公开信息依然可窥见金融机构的一些行动轨迹:
四大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地方农商行如青海省农商银行均宣布智能体相关举措和招标项目。具体到应用范畴,金融机构大都集中在营销服务、金融风控、客服等范畴,也在用户体验、产业服务上发力。
《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报告》的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60%的银行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完成风控、反洗钱、智能客服等任务。
而此次,京东 $京东集团-SW(09618)$ 科技一口公布了上述3大智能体的进展和成效,不仅覆盖产业需求,更关注大众客群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可以说是在商用场景的方向上迈出了更确定性、更具体的“一大步”。
在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变革的当下,这与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蓝图可谓同频共振。
“京东一直在探索大模型技术和金融业务的结合点。”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实践,京东科技已经从技术验证走向了场景深耕,覆盖场景从用户交互、体验创新,到智能风控、智能决策,再到人员效率的提升。
正如大会在演讲中提到,科技是手段,普惠才是目的。
从“工具”到“伙伴”,AI重构服务体验,重要的是在陪伴用户过程中建立“信任”,是让专业服务更平等可获的价值图景得以落地。
图片
*以上观点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