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出海,让创新像“涂鸦”一样通达全球
在电影《钢铁侠》里,“贾维斯”是人人幻想拥有的AI管家——它无比聪明,接管生活指令,以接近人类的幽默语气回应主人,更会在危急时刻主动预警、调度资源。你是否想象过,科幻电影中无所不能的AI管家,有一天会真实走进我们的生活?今天,以颠覆性技术为底层引擎的中国新质生产力企业,正快速调动算力与算法,将“贾维斯”落地为现实,更以此为契机加速融入全球产业新格局。
让智能家居“学会思考”
走进涂鸦智能位于杭州的展厅,一个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的50平方米样板间赫然呈现——想象一下,清晨六点半,卧室的窗帘缓缓打开,这并不是你预先的设置,而是床垫里的传感器感受到你比往常早醒,通知智能窗帘:“开始上班了。”“早上好,主人。今天气温18至25摄氏度,晴转多云。已为您调亮浴室灯光,热水器已在15分钟前启动。”智能开关的语音助手回应道。同时,卫生间的灯光自动亮起,家里的洗衣机也尝试与扫地机器人“窃窃私语”:“我的进水温度有点低,你正在充电,能不能分我一点多余的电量?”一切都在安静地诠释:什么才是一个真正“与时俱进的家”。
图片
▲涂鸦智能大楼
对于全球成千上万的智能家居厂商而言,与涂鸦合作的过程就像“逛”电商平台一样简单——所需的大模型技术,只要一键勾选,即可轻松接入。“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赋能开发者。商家原本就有硬件设备,涂鸦则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合作最大程度降低开发门槛。”涂鸦智能技术副总裁柯都敏表示,涂鸦构建的是一个涵盖云平台、互联协议、开发者工具与市场渠道等要素的完整生态系统。通过与涂鸦合作,人工智能不再只是遥远的概念,任何具备创新意识的企业都能够无门槛地轻松接入,并参与未来的智能变革。
西班牙家族企业Imprex的“创三代”Alejandro,曾在亚马逊就职时亲历AI变革,如今,回归家族企业并执掌Imprex旗下智能品牌Garza——这个品牌的灯具在西班牙市场占比率高达21%。尽管传统实力雄厚,Alejandro非常清楚,欧洲的IoT(物联网)市场还相当“复古”。“拿智能灯泡来说,在西班牙的出货占比不到1%。”Alejandro接受采访时感慨道。2018年,Alejandro在一场中国展会上结识了涂鸦智能,并达成合作意向,涂鸦提供的智能设备生态,帮助传统家具学会了“思考”。往后几年,Garza积极布局,并一路高歌猛进,如今,其智能品类已扩展至19个大类。
同样嗅到商机的还有在海外的中国商人。在意大利罗马,戴志广已成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其线下销售网络覆盖意大利超1000个零售渠道。“2019年,我将目光转向人工智能,与涂鸦智能达成合作,并于次年创立智能家居品牌WIBY。”依托涂鸦提供的智能生态,双方共同筛选制造工厂,并借助WIBY在欧洲的渠道资源,让“智能化”落地欧洲。
图片
▲WIBY与涂鸦智能合作推出的产品系列
“我们希望借助这轮AI浪潮,重塑智能设备的交互方式与功能边界,加快推动AI与物理世界的结合,推进AIoT (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普惠化进程。”柯都敏说 。
通达全球的“中国科技”
时间拨回至2014年,当移动互联网浪潮袭来,涂鸦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学集以其敏锐的行业嗅觉捕捉到——也许人类的沟通方式正处于一场全新变革的前夜。于是,他与几位大学同学联合创立涂鸦智能,进军AIoT领域。涂鸦智能创立之初,正迎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风口。2013年,谷歌发布智能眼镜Google Glass,掀起整个行业对可穿戴技术的热切追逐。那时业界普遍相信,智能手环、手表、眼镜与音箱将接棒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个颠覆性终端。涂鸦智能也投身其中。
在不断的试错与思考中,涂鸦找到了清晰的方向,并回归更擅长的赛道——做AIoT的幕后“修路人”。同一时期,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的开发者开始主动涌入涂鸦平台——他们仿佛一张看不见的全球网络,以杭州为原点,悄然铺开。那时起,王学集以及他的团队突然意识到:这件事的背后,是一场蕴藏巨大全球化潜力的智能变革。
今天的涂鸦,凭借在AIoT、AI、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智能化服务,赋能3000+智能品类,输出了覆盖能源、地产、商业、出行等领域的一系列智慧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已实现将全球国际化收入占比提升至82%。”涂鸦智能党总支书记、副总裁张旻说,让设备“开口说话”,让万物互联从概念落地成现实,涂鸦正是以这样一种近乎“隐形”的方式,让中国的先进技术在短短数年间通达全球。
追溯杭州上一轮的创业创新热潮,涂鸦这样的企业大概率会名列其中。以AIoT行业为例,若没有涂鸦推出的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众多中小型企业或许仍徘徊在AIoT的门槛之外,难以完成“从0到1”的突破。事实上,正是这些创新者在技术浪潮中不断突围、持续进化,默默撑起了中国高科技制造从追赶到并跑,直到领跑的关键十年。涂鸦以AIoT赋能千行百业的同一时期,杭州亦涌现出一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硬科技新锐。如今杭州的每座产业园里,几乎都上演着不同的科创故事。
图片
▲涂鸦智能AI桌面机器人
位于余杭的“小派科技”,在国内低调得几乎“鲜有人知”,然而就是这家企业,在2025年1月的美国CES展上,带着全球最高清晰度的8KVR头显Crystal super,用接近3000万的像素数值,“秒杀”了只有2300万像素的苹果Vision Pro;在滨江区的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其100%自研的高性能TPU架构AI芯片“刹那”在AI计算场景下,以算力性能超越近1.5倍的优势,“秒杀”国际知名GPU芯片;机器人领域,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地形轮足机器人“山猫”雪地空翻360°、5米/秒疾速越野的视频,在国内外平台引发超亿次播放热度;AI视觉领域, 海康威视自研的AI视觉大平台,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身处不同技术阶段、不同产业赛道,它们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崭露头角,共同构筑起杭州多元融合、接续创新的新质生产力界域。
打造“高质量出海”的杭州样本
当中国新质生产力涌入世界经济的“洪流”,杭企出海不再是浅滩的试水,而是迈向深水区的势在必行。杭州的爆发并非偶然。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头十年,“卖全球”成为杭州企业的主旋律,“中国制造”借势扬帆,大步迈向国际市场,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2008年之后,潮汐转向,杭企不再甘于仅参与全球竞争,它们将目光投向海外顶尖的技术、人才与管理经验,积极吸纳创新能量。这一阶段,杭州大力推动信息经济与智慧应用,率先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迅猛增长。
2018年至今,企业全球化进入下一阶段,“走出去”不再只是买卖产品、迁移工厂,更意味着构建品牌、整合资源,赢得尊重与持续竞争力。2021年,《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头雁城市;2024年3月,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进一步明确,要拿到开启杭州发展下一个“黄金二十年”的入场券。这一时期的杭州,持续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不断完善数据安全体系,屹立于科技发展的时代潮头。
图片
▲2024年3月,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两万亿元,增加值630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28.8%。另一份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杭州实现进出口总额4923.21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出口达3541.26亿元,增长12.4%。“尤其引人关注的是,2025年1至7月,杭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6.11亿元,增幅达11.6%。”杭州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数字背后,是杭企深耕技术前沿、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斐然成果。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越来越拥有话语权的中国企业。2023年8月,涂鸦智能与亚马逊云科技共同成立了“联合安全实验室”,重点探索隐私计算,凭借专业安全团队、独立数据中心以及国际第三方安全认证等,涂鸦作为网络安全最佳实践案例被收录进《2022全球物联网安全白皮书》中;同年,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的2项科技和管理创新成果先后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为国际标准,成为我国在相关领域提出并获得发布的首批国际标准。
图片
▲2023年8月,涂鸦智能与亚马逊云科技共同成立“联合安全实验室”
短短十余年间,从产品、服务的提供者,成为理念、标准的输出者,杭州企业瞄准时代风口,正酝酿着无声的“惊雷”。“标准制度型开放,是中国科技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张晓刚认为,未来,谁能主导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标准,谁就将掌控下一个十年的产业命脉。
“未来早已到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如今的全球格局就像科幻作家凯文・凯利所形容的那样,一座城市的新质生产力阈值,将成为影响其综合实力分布的重要力量。以技术与创新融合的新姿态再次站上国际舞台,谁与争锋,且看未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