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格生物医药:在研与商业化拐点上的挑战与机遇


文 | 港美股小钢炮

派格生物医药(02565.HK)在2025年中期交出了一份亏损而同时迎来核心产品临近上市曙光的财报。如何在「高投入研发」与「即将商业化」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其未来几季的关键课题。

派格生物医药聚焦于慢性病及代谢疾病领域,管线涵盖2型糖尿病(T2DM)、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及罕见病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六款候选药物,其中三款已进入临床阶段。核心产品PB-119是一款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T2DM与肥胖症治疗,目前已进入中国药监局(NMPA)审评的最后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获批上市。

业务与财务表现:亏损收窄,现金流改善

财务数据方面,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录得经营亏损9,213.5万元人民币,净亏损9,367.2万元,同比大幅收窄,去年同期亏损为1.55亿元。亏损收窄主要来自研发支出减少——由于PB-119已进入NDA审评阶段,研发成本由去年的6,400万元降至2,630万元。同时,股份支付开支减少,也进一步降低了管理费用。

资金方面,公司于2025年5月成功完成上市,募集资金令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加至2.65亿元,较去年底的2,839万元显著改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为7,8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06亿元明显下降,资本结构亦更为稳健,资产负债比率由176.6%降至32.3%。这意味着公司短期内具备较为充裕的现金流,为PB-119的商业化推进提供了保障。

行业背景:减肥与糖尿病药物风口

派格所处的代谢疾病赛道,正是全球最炙手可热的药物市场。近年来,以GLP-1为靶点的减重及糖尿病治疗药物带动国际药企市值飞涨。诸如礼来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带动整个GLP-1类药物销售额持续攀升。根据多家行业研究机构预测,GLP-1市场规模有望于2030年突破千亿美元。

中国市场同样潜力巨大。随着肥胖与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长,国内对于长效、安全且价格可及的GLP-1药物需求急升。然而,国际药企的产品在定价与可及性方面存在限制,给予本土创新药厂机会。派格的PB-119若能在定价策略、医保准入及商业化渠道上有效落地,有望在中国开拓可观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赛道热度也意味着竞争激烈。国内已有信达、华东医药等企业布局GLP-1相关产品,而国际药企也不断拓展在华业务。派格能否以「同类首创兼同类最优」(FIC/BIC)的产品定位脱颖而出,将决定其长期竞争力。

未来计划:核心产品上市与国际化布局

展望未来,公司战略聚焦于三大方向。首先,加速PB-119的商业化落地。根据报告,公司已完成生产、定价与市场准入准备,包括建立覆盖医院、药房与线上平台的渠道网络,并启动患者支持计划,以提升产品可及性。同时,针对PB-119,公司计划启动多项III期临床试验,探索与基础胰岛素或SGLT-2抑制剂的联合疗法,以及针对心血管结局和肥胖症的适应症拓展。

其次,公司将推进研发管线。PB-718(长效GLP-1/GCG双受体激动剂)在美国I期临床已展现良好安全性,公司正在中国推进肥胖症临床研究;PB-1902(阿片受体拮抗剂)计划于2025年启动II期临床;PB-722针对罕见病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已获FDA孤儿药资格,预计2026年进入临床试验。这些管线不仅分散风险,也为公司长期增长储备动力。

最后,公司积极探索国际化。除了规划PB-119在中国上市,公司亦开始研究其中东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注册路径,并评估与跨国药企在研发、授权上的合作可能。若能成功建立国际合作网络,不仅有助于分散风险,也能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存在感。

从研发驱动走向市场检验

综合来看,派格生物医药已走过「高投入研发、无收入」的初期阶段,正在迎来首款核心产品上市的转折点。虽然财务上仍是亏损,但亏损收窄与现金流改善显示其运营逐渐稳健。更重要的是,PB-119若能顺利上市,将成为其收入来源的「第一桶金」,并验证其技术平台的价值。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 $银诺医药-B(02591)$$礼来(LLY)$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