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OpenAI 背后的算力版图。
一个小背景是,OpenAI 估值在这两天达到5000 亿美元——超越 SpaceX的4000亿以及字节的3300亿,正式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之一。
看完图你大概会发现:真正推动 AI 前进的,不是某一家独角兽,而是一整条由芯片、云和资本交织成的供应链。从下到上来数数:
1. 最底层:台积电 & 英伟达
台积电(TSMC)负责造出最先进的芯片,英伟达把它们打造成 GPU。
OpenAI 训练模型所需的“肌肉”,几乎全靠英伟达的显卡。没有台积电的产能保障,英伟达也没法源源不断供货。
2. 中间层:云计算巨头
微软是 OpenAI 最大的算力提供者,Azure 云几乎绑定了 OpenAI 的所有核心业务。
甲骨文(Oracle)也参与其中,通过“Stargate”星际之门项目提供大规模算力。
CoreWeave 作为新兴 GPU 云厂商,承接了 OpenAI 的“溢出需求”,neocloud,就像备用发电机。
3. 资本层:金主与绑定
微软早早砸下数百亿美元,直接拿走了股权和独家算力协议。
软银(SoftBank)近期也出手,2.2B 美元融资,换来与 OpenAI 的合作。钱从资本流向 OpenAI,再流向英伟达和云厂商,形成循环。
4. OpenAI 的位置
别被 OpenAI 的5000亿估值迷惑,在这条算力版图里,它就像是这条算力链的“中枢站”:一头接资本输血,一头消耗 GPU 和云资源。
真正的“血液和大脑”,掌握在台积电和英伟达手里。
所以,OpenAI 的成功其实是整个产业联盟的胜利。
AI 大航海时代,看似是 OpenAI 在领航,其实掌舵的,很可能是掌握底层算力的玩家。
你觉得未来的最大赢家,是 OpenAI 这样的模型公司,还是英伟达这样的算力霸主?
$微软(MSFT)$ $美国超微公司(AMD)$ $英伟达(NVDA)$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2

  • 推荐
  • 最新
  • 我觉得最终赢家还是算力霸主,技术和资源整合才是关键
    回复
    举报
  • 未来看英伟达👍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