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创业做出黑马品牌,马孔多创始人的十年创业样本

马孔多创始人艾国永新作《创业三十六记》发布,一位创业者十年奋斗的真实记录。

作者 | 张冰冰

2019年5月的一天,马孔多创始人艾国永接到了北京市延庆区体育局领导的一通电话:如果马孔多可以承办第五届北京百里山水画廊森林马拉松,将得到以前三倍以上的扶持资金。

马孔多是前4届北京百里山水画廊森林马拉松的主办方,熟悉的模式和更高的资金收入,从企业经营角度,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但这一年,在马孔多创立的第4年,艾国永正站在一个发展方向的三岔路口:是深挖熟悉的马拉松办赛之路,还是跨界陌生的跑步鞋服之路,抑或投入新理念的体育民宿之路?

这通电话似乎也在追问:怎么选?1秒迟疑后,艾国永婉言谢绝。2019年,马孔多背水一战,将跑步装备作为其唯一主营业务。

现在回望,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马孔多营收从2019年的404万元,一路增长至2023年突破2亿元,在巨头竞争激烈的跑圈品牌中,成为了国产品牌的黑马。

但站在当初,无人能预知未来,艾国永和马孔多面临的是一位普通跨界创业者从零起步,求活与发展的10年。

2025年9月27日,艾国永撰写的《创业三十六记》在北京图书大厦“全国新书首发平台”举办新书发布会。在《创业三十六记》中,艾国永用36篇文章记录了这10年的创业经历,全书共分为热身阶段、投身阶段、分身阶段三部分,逻辑清晰地呈现出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历程。

这是一位创业者10年奋斗的真实记录,似乎也能回答:跨界做跑步装备品牌,马孔多为什么能成功?

十年发展五次转型,创业的“生死时刻”

创业往往不是一眼看得到终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不断寻路、探路的越野赛。

2015年2月,艾国永离开工作了近十年的《新京报》,在灵魂深处创业之梦的驱使下,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创立了马孔多——名字来自《百年孤独》,是书中所有故事发生的地方——专注于体育领域。

艾国永在书中回忆,创业以来,自己和马孔多,一共经历了五次转型:体育公关、跑步赛事、跑步装备、跑步品牌、中价格跑步品牌。从线上传播到线下赛事,从赛事筹办到鞋服品牌,每一次大跨度转型的背后都是生存的命题和巨大的挑战。

2019年三岔路口的转型,让马孔多经历了第一次“生死时刻”。当时,马孔多已经举办过多次规模中等、口碑良好的马拉松比赛,但赛事筹办的天花板逐渐浮现,扎根体育圈多年的艾国永看到了千亿级跑步装备的市场潜力。

艾国永考虑了过渡方案,保留马拉松赛事,逐步进军跑步装备市场,但或主动或被动,这一方案最终被否决。艾国永在书中写道:“我读过的很多商业书籍都一再地提醒我,小公司没有那么多资源、时间和财力,在业务上,一定要聚焦、聚焦、再聚焦。”这一年开始,马孔多全身心押注跑步装备赛道。

跨界创业的风险是显见的,尤其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主营收入接近百分百切换,任何一次产品和决策上的失误都可能让公司现金流承压,甚至难以挽回。

2019年,马孔多以跑步内裤品类为切入点开启转型之路,由于缺乏供应链管控经验,第一批货就给艾国永上了现实的一课。代工厂货物质量不过关,对方拒绝返工与失联,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在此之后,第一代支撑裤产品也收到了消费者反馈质量不过关,退款和换货的资金损失让公司经营雪上加霜。艾国永抵押房产贷款为公司续命。

当时,艾国永测算过,马孔多要活下来,需要在年底实现450万营收,但到当年的10月份,只完成了不到50%。双11是最后的机会。

马孔多在双11的主推产品是一款微创新的短裤,在后腰设计了防泼水面料的手机兜,出汗或遇到小雨,手机不会因为浸水影响使用。孤注一掷,艾国永给工厂下了6000件,而平时其他产品的订单量通常是数百件。

另一手准备是完全调动起手里的流量,从自营的马拉松助手公众号,到马孔多大掌柜微信号通讯录,精准推送这款微创新短裤的促销信息。

万事俱备,艾国永在书中记录了那个“等待老天宣判”的时刻:“11月10日晚,与电商部同事们一起,吃过味同嚼蜡的盒饭,守在办公室,守候双11的到来。电脑屏幕不断地在马孔多京东店和马孔多淘宝店之间来回切换。屏住呼吸静静地看销售的数字,一直在往上蹦、往上蹦……最终,马孔多双11的销售流水是168万元,一个月干出了整个上半年两倍的业绩。”

叠加后续12月的促销,马孔多全年拿下了404万元的销售,救命之战,打赢了。

一手流量一手商品,做原创的中国品牌

这不是一次侥幸的胜利,在马孔多创立之初,获胜的密码就隐藏在基因里。

艾国永在创业之初就利用媒体经验同步创立了马拉松助手公众号,经过多年深耕,成为跑步圈的头部账号,并建立起跑圈自媒体矩阵。艾国永观察,在趋势中获得飞速发展的同类企业,都有一个共同路径:左手做媒体流量,右手做关联产品。

趋势方面,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跑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不断普及,有效带动了体育装备制造、赛事运营服务等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艾媒咨询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已跃升至4926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5989亿元。

流量方面,2019年-2023年,马孔多踩中了各个阶段的时代红利。2019-2021年公众号推文和今日头条推文的红利,电商平台的初始流量从这里生根发芽;2021年入局直播电商,直播带货、达播带货,纯靠自然流量就能涌入大量消费者,为马孔多的快速增长插上翅膀。

然而,流量的尽头终究是产品。在经历代工与贴牌商品的切肤之痛后,让艾国永更加明确了马孔多的产品理念:专业、科技、原创。“专业,就是我们所有跑步产品都是紧密围绕跑步这项运动去研发的,跑者的关节与肌肉、出汗与防寒,所有关联跑步的部分,在我们的产品上都有针对性的体现;科技,就是马孔多自研7大科技平台,用科技的力量去解决跑友跑步的痛点;原创,就是兼收并蓄、自主研发,以原创灵感、原创设计、原创版型等对外展现中国品牌、中国设计师的才华与智慧。”

一方面,艾国永跑遍供应链各个合作厂商,严格管控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引入顶端级设计师,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产品。消费者用订单给出了反馈,2025年上半年,马孔多的多款单品销量超过10万件,其中速干短袖T恤销量超过50万件,冰丝系列跑步裤超过100万件。

与此同时,决心打造品牌的马孔多,开始挣脱“极致性价比”的标签。在步入跑步装备赛道的初期,极致性价比曾经是马孔多的经营哲学,前文提到的双11微创新短裤,售价只有99元。但随着转型的深入,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困境开始显现,公司利润没有办法支撑更多原创产品研发,品牌更无从谈起;供应链企业生存空间压缩,一家深度合作成衣厂的12条流水线计划砍掉50%,整个链条陷入不健康的内卷。

2024年,马孔多定位价格从100-300元上移至200-700元,追求更高的质价比。价格转型必然带来内外部的阵痛,据测算,马孔多转型损失了60%的原消费者,但也补充了60%的新用户。最终,马孔多2024年营收依然保持在2亿元以上。

在艾国永的期许中,马孔多未来的理想是以全球为市场,做出出色的产品、做出品牌的调性,这必然是一场更长距离的马拉松。

实现营收破亿的马孔多,也才刚刚跑过马拉松的3公里。未来真正的挑战,并非仅仅是42.195公里的终点,也是在这漫长赛道中,一次次考验意志与耐力的“极点”。马孔多也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在中国体育产业中,持续深耕、跑完全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