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资本局中的赢家和输家-金鹰国际低价清仓,腾讯犹豫错失投资

上篇文章详细梳理了泡泡玛特历史上所有的融资细节,今天这篇梳理梳理泡泡玛特IPO前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相对于上篇的融资统计,本篇的统计难度要大不少。因为泡泡玛特几轮增发融资都比较清晰,简单,而增发之外的老股买卖要复杂的多,算上通过老股买卖持有的投资人,泡泡玛特上市前股东超过20个。

鉴于复杂性、准确性考虑,有少部分投资者的统计未纳入。

先发数据说结论:

从上图看,上面11家投资者,都在泡泡玛特上赚到了不错的收益,这个角度看,上述股东都是泡泡玛特资本局中的赢家。

如果说谁是最大的赢家,那毫无争议肯定是麦刚,麦刚作为泡泡玛特的第一位投资人,如果以12年第一笔200万投资来计算,IPO前麦刚这笔投资赚了大概1000倍,如果以当前的股价计算,则赚了至少5000倍。

虽然所有投资人都赚到了钱,但很明显也有失意的,比如金鹰国际大概率是非常失意,或者懊悔。

金鹰国际在2014年泡泡玛特B轮融资中,就以1亿估值,投资2000万获得了20%的股份;2015年C轮,以3.36亿估值,继续投资1000万,持股比例接近21%。

除此之外,金鹰国际还跟泡泡玛特成立了合营公司,在江苏等省开了一二十家泡泡玛特官方店。

按理说,一个做线下百货商场的投资者,不仅投入重资成为泡泡玛特第二大股东,而且还和泡泡玛特合作经营了一二十家线下店,对泡泡玛特应该是深度看好,应该能拿住很久才对。

然后戏剧性的是,2017年,金鹰国际便以4.3亿估值,减持了接近一半的股份,套现3500万;2019年,也就是泡泡玛特上市前一年,以10亿估值清仓了剩余股份,套现9500万。

最高21%的股份,如果拿到IPO,大概持股2亿股,市值大约70亿人民币,回报也会接近70亿,回报率超过200倍。可惜最终提前低价清仓,回报只有1亿人民币,回报率只有3.3倍。

如果再看看如今泡泡玛特的成长和估值,说金鹰国际错过泡泡玛特,跟当年李泽楷错过腾讯一样,一点都不夸张。

据网络说法,当年投资泡泡玛特的是金鹰国际的职业经理人苏凯,金鹰国际实控人实际没那么懂泡泡玛特,清仓退出的决策也是金鹰国际实控人做出的。想必金鹰国际现在也为这笔投资退出懊悔终生。

另外还有一家未投资泡泡玛特的,不能说失意,但至少是很遗憾的,那就是腾讯。泡泡玛特上市前那一轮,本来腾讯已经跟泡泡玛特基本敲定了投资份额。最后因为腾讯希望拿到一票否决权,王宁没同意,腾讯犹豫之际,红杉资本、华兴资本和正心谷火速入局敲定投资,之后就没腾讯啥事了。。。

按腾讯的风格,看好的企业,一般投资的份额不会太小,持有的时间会很长,如果腾讯进入,大概率这个案子腾讯的回报会在数百亿量级,可惜。。。挺遗憾。

汇总完数据和结果,再详细说说各家机构的投资和退出历程。

先说泡泡玛特增发融资进入的机构:

1、麦刚:

麦刚是泡泡玛特投资人中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凭借泡泡玛特的一次投资,奠定了自己在创投圈的江湖地位。麦刚在2012年泡泡玛特第一轮融资中,以1250万的估值,投资200万人民币,占16%的股份。

2013年泡泡玛特第二轮融资中,麦刚按1亿估值,出售了4%的股份给墨池山创投,套现400万人民币。

2018年,麦刚以10亿估值,减持泡泡玛特股份,套现1017万人民币;另外在当年麦刚作为管理人的未来新创以8亿估值,买入泡泡玛特1187万人民币老股。

2019年麦刚套现440万;2020年3月,麦刚以23.6亿美金估值,出售老股给嘉御基金,套现1000万美元。

综上,麦刚连带麦刚管理的未来新创,一共投资泡泡玛特1387万人民币,IPO前累计套现8000万人民币左右,IPO前仍持有6269万股泡泡玛特,按38.5港币的发行价计算,持股市值24.1亿港币。

累计投资1387万人民币,套现+剩余股份价值22.5亿人民币左右,IPO时,麦刚回报率160倍。

2、启赋资本:

启赋资本也是泡泡玛特投资者中比较关键的一家,也是继麦刚之后,泡泡玛特的第二家投资人,当时负责启赋资本这个案子的屠铮,18年离开启赋资本后,创办蜂巧资本,并投资泡泡玛特。

2013年A轮融资,启赋资本以8000万人民币估值,投资泡泡玛特600万人民币,持股7.5%。

2014年B轮融资,启赋资本以1亿人民币估值,从麦刚和王宁手中购买5.6%的股份,耗资560万人民币。

2015年C轮融资,启赋资本以3.36亿人民币估值,投资泡泡玛特500万人民币,持股11.85%。

2017年,启赋资本出售老股套现1758万人民币,估值5亿。

2019年,启赋资本出售老股套现3118万人民币,估值10亿。

2019年,启赋资本以75亿人民币估值,出售老股给红杉,套现1500万人民币。

综上,启赋资本累计投资泡泡玛特1660万人民币,IPO前套现6376万人民币,IPO前持股3703万股,按发行价38.5港币计算,大约12.8亿人民币。

累计投资1660万人民币,套现+剩余股份价值13.5亿人民币左右,IPO时,启赋资本回报率80倍左右。

备注:泡泡玛特的投资人墨池山创投早期的管理合伙人是启赋资本,后续好像脱离了关系,这里把墨池山和启赋资本的投资和收益,统一合并计算。

3、金鹰国际

金鹰国际在江苏有很多商场,不仅是泡泡玛特早期最大的外部投资人,也跟泡泡玛特成立过合营公司,负责江苏等几个省的线下业务。当时负责投资泡泡玛特的是金鹰国际的CEO苏凯,后来苏凯离开金鹰国际,加入红杉,促成了红杉对泡泡玛特的投资

2014年B轮,金鹰国际以1亿人民币估值,投资泡泡玛特1990万,持股19.9%。

2015年C轮,金鹰国际以3.36亿人民币估值,再次加码投资1000万,持股20.74%。

2017年,金鹰国际以4.3亿人民币估值,将8%左右的股份卖给了王宁和泡泡玛特管理层,套现3536万人民币。

2019年,金鹰国际以10亿人民币估值,将剩下股份全部卖出,套现9459万人民币。

综上,金鹰国际总投资成本2990万,累计套现1.3亿人民币,回报率3.4倍。

4、金慧丰

2015年C轮,以3.36亿估值,投资800万,持股2.38%。

2016年D轮,以4亿估值,投资500万,持股3.25%。

2019年,以10亿估值,套现153万。

2019年,以13.3亿美金估值,套现1404万美金。

2020年,以23.6亿美金估值,套现1250万美金。

综上,金慧丰累计投资泡泡玛特1300万人民币,IPO前套现接近1.9亿人民币,IPO前持股1545万股,按发行价38.5港币计算,大约5.4亿人民币。

累计投资1300万人民币,套现+剩余股份价值7.3亿人民币左右,IPO时,金慧丰回报率55倍。

5、华强投资

据36kr之前文章报道,华强投资是启赋资本的LP,泡泡玛特融资艰难的时候,启赋资本介绍了华强投资入股泡泡玛特。

2016年D轮,华强投资以4亿估值,投资泡泡玛特1000万,持股2.5%。

2017年,华强投资以5亿估值,耗资915万买入泡泡玛特老股,持股4.14%。

2018年E轮,华强投资以7.4亿估值,投资4000万认购泡泡玛特新股,持股9.32%。

2019年,华强投资以10亿估值,卖出部分股份套现466万。

2019年,华强投资以20亿美金估值,卖出部分老股给红杉资本,套现8000万美元。

综上,华强投资累计投资泡泡玛特5915万人民币,IPO前套现大约5.6亿人民币,IPO前持股5609万股,按发行价38.5港币计算,大约19.4亿亿人民币。

累计投资5915万人民币,套现+剩余股份价值25亿人民币左右,IPO时,华强投资回报率大约40倍。

6、中赢投资

2016年D轮,中赢投资以4亿估值,投资泡泡玛特1000万,持股2.5%。

2019年,以10亿估值,卖出部分老股套现109万。

2019年,以13亿美金估值,卖出部分老股给王宁,套现1334万美元。

综上,中赢投资累计投资泡泡玛特1000万人民币,IPO前套现大约9500万人民币,IPO前持股1245万股,按发行价38.5港币计算,大约4.3亿人民币。

累计投资1000万人民币,套现+剩余股份价值5.3亿人民币左右,IPO时,华强投资回报率大约52倍。

以上几家机构为投资泡泡玛特新股进入的股东。

接下来几家是通过老股交易进入的股东:

1、红杉资本

金鹰国际原CEO苏凯离职后,加入红杉资本,促成沈南鹏跟王宁会面,在上市前一年果断高价买入老股,成为仅次于王宁的第二大股东。

2019年,红杉资本以20亿美元估值,从华强投资购买8000万美元老股。

2019年,红杉资本以75亿人民币估值,从其他几家机构购买9400万人民币老股。

IPO前,红杉持股6061万股,持股比例4.87%,是仅次于王宁的第二大股东,按发行价38.5港币计算,持股价值大约21亿人民币。总投资成本6.5亿人民币左右,投资回报率2.2倍。

2、正心谷

2020年,正心谷以23.6亿美元估值买入泡泡玛特新股和老股,总耗资8750万美元,持股比例3.43%。

上市前持有4275万股,以发行价38.5港币计算,持股市值大约15亿人民币,投资总成本大约6亿人民币,投资回报率1.5倍。

3、华兴资本

2020年,华兴资本以23.63亿美元估值买入泡泡玛特老股,总耗资4950万美元,持股比例1.94%。

上市前持有2418万股,以发行价38.5港币计算,持股市值大约8.4亿人民币,投资总成本大约3.5亿人民币,投资回报率1.4倍。

4、蜂巧资本

2018年,屠铮离开启赋资本,创办蜂巧资本,并投资泡泡玛特。

2019年,蜂巧资本以10亿人民币估值,耗资2850万人民币购买老股,持股比例2.85%。

IPO前,蜂巧资本持股3291万股,按38.5港币发行价计算,持股市值大约11.4亿人民币,总投资成本2850万人民币,投资回报率大约40倍。

5、黑蚁资本

2018年E轮,黑蚁资本以8亿人民币估值,耗资1200万人民币购买老股,持股比例1.5%。

另外黑蚁资本还参与了泡泡玛特管理层的持股合伙企业天津葩趣,但这部分投资成本没有精确数据,估计在几百万级别(这里按500算大概估算)。

2019年,黑蚁资本以75亿人民币的估值,出售老股给红杉资本,套现2250万人民币。

IPO前,黑蚁资本持股2163万股,按38.5港币发行价计算,持股市值大约8.3亿人民币,加上套现的2250万人民币,一共8.5亿人民币左右,总投资成本大约1700万人民币,投资回报率大约50倍。

以上就是泡泡玛特IPO前核心股东的投资经理和回报数据,当然还有几家重要股东,但由于老股交易过于复杂,以及单一股东内部频繁的变动,导致数据统计比较麻烦,这里就不统计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