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而已,激情还在!

周末汇总的消息看,中美都保持了克制。可以说是双方都撤回了狠话,都变成了TACO交易。显然这次中国的策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特朗普破防,说明还是有效的。制裁芯片和制裁稀土,都是威慑而已。最终不会真的执行,更像一种谈判筹码。和上一轮冲突不同,这一轮冲突之前,双方还能打的牌已经不多了。而且全球的关税也基本谈完了,很难因为中美的冲突重新再谈一轮。所以我认为没什么可担心的,大方向上,可能情绪很快就修复了。那么周五是不是白跌了?并不是,因为融资盘本来就在高位,而且周四还创了当日买入新高。所以这轮杀融资盘的动作,是市场的自发行为。这轮杀戮有惯性,所以涨幅巨大的板块,无论中美关系如何,都会有此一跌。尤其是目前高位已经出现了大量减持的公司。所以先给一个结论,高位减持的票,不要心存侥幸。公司联合机构的收割,你现在离开,只是小伤,12月才走,那才重伤。那么什么板块适合抄底。两个模式。如果你没有时间看盘,建议逐步开始切换到红利方向,做防守。化工和有色也是防守方向。这些本来就是10-11月的应季模式,切换到有业绩的方向上。参考各类名字带红利的ETF,自由现金流ETF等等第二种模式,依然是科技方向的。但尽量贴合的是业绩能维持的,还得有时间看盘才考虑。比如服务器,PCB,液冷等,而CPO因为各种减持,慢慢舍弃吧。港股的几个AI巨头们,都在恒生互联网ETF内,也可以逢低寻找机会。还比如T系机器人的核心,量产在即,也是逢低寻找机会。固态,科技半导体这些方向,考虑到三季度报可能卸妆风险,按照双头的目标去做,这轮情绪修复后,逐步止盈切换。当下的操作模式,都是针对11月的机构兑现离场的模式去提前适配的。能跑在机构前面,才能在年底这个阶段保住利润。节前第一天的文章,我文末提醒了,即使10月开门红,但4季度是一年最难做的阶段。降低预期,保住利润才是核心。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了巨震。无论后续选择继续屯科技,还是降低预期做防守。都要清楚我们在赚什么钱?是低利率大背景下的资产荒的钱,这个前提没变,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无论科技板块的业绩如何,天量的钱,总是要找到各行各业的巨头们,蹲下,等涨!你能做的,就是看准这个方向,无论科技还是红利,跟着市场走!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