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点)

1. ASML 与台积电的 2025 年第三季业绩均超市场预期,显示高端晶圆与制程设备需求由“潜在预订”转为“可见订单”。 

2. 台积电营收与净利本季度实现显著跳升(年增近四成),并上调营收指引;其产能扩张与海外建厂动作体现客户为未来算力扩容提前锁定产能。 

3. 设备端:ASML Q3 交付与订单水平强劲,EUV 订单占比和出货金额显著,设备景气对产业上游形成确认性拉动。 

4. 行业判断:当前涨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三大变量——(A)数据中心/算力投资节奏与长期配置、(B)设备与晶圆厂供给节奏(包括投产节拍)、(C)宏观与地缘政治风险(制裁、补贴与在地化政策)。 

一、事实与证据链(核心资料)

• ASML(设备端):公司公布 2025 Q3 净销售约 €7.5bn,毛利率约 ≈51.6%,单季净利润约 €2.1bn;Q3 净接单约 €5.4bn,其中 EUV 订单约 €3.6bn。公司对 2025 全年营收增长约 15% 的指引以及对 2026 营收下限不低于 2025 的表态,体现设备需求的延续性与供给计划的可见性。 

• 台积电(代工端):2025 Q3 净利同比跳升 ≈39.1%,创纪录;公司据此上调营收预期并强调 AI/高效能运算相关制程的强烈拉货。台积电同时在美、日投建/扩产以分散地缘风险并满足客户在地化需求。 

• 需求侧证据:大型云与加速器厂商加速扩建与在地化(例如在美落地的高阶晶圆代工与先进芯片代工),显示算力/数据中心端的资本支出对高阶制程与设备形成实质推动。新闻亦披露重要客户与晶圆厂在美合力制造高阶芯片的进展。 

• 设备景气与行业资料:SEMI 与行业调研机构报告显示,半导体设备出货与账面(bookings)在 2025 年持续改善,设备账单与出货的三月均线(book-to-bill)与各地区厂商的 billings 指标趋于复苏。咨询机构对 2025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与设备支出普遍给出正向展望。 

(以上为本文后续逻辑推导的关键依据;下文在此基础上给出判断与策略建议。)

二、为何本轮涨势有“结构性”依据(正面论据)

1. 算力(Data center)拉货为核心驱动力:以高性能计算(HPC)与大规模模型推理/训练为代表的算力扩张,对先进制程(N5/N3/2nm 等)与相关高端设备(EUV)产生刚性需求;台积电与 ASML 的业绩跳升正是这类需求兑现的直接体现。 

2. 从“订单—出货—营收”链条已见回流:设备厂商订单(bookings)与交付(shipments)回升,减少了“仅有意向但未下单”的不确定性;ASML 的高额净接单反映客户已下定重大资本支出单。 

3. 在地化/供给侧扩产加速:台积电在美、日扩产、客户(如 Nvidia)与代工厂在美合作,既是供给侧投资的加速,也降低了部分地缘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资本市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定价。 

三、需谨慎的反向/风险因素(为什么涨势可能被重新定价)

1. 内生周期性:存储与传统终端需求仍具波动

• 虽然 AI/数据中心推动逻辑鲜明,但 DRAM 与 NAND 的周期仍会影响整体半导体销售波动,若传统终端(PC、智能手机)需求继续疲软,整体营收修正风险仍在。行业报告提示 2025 年虽看好 AI 驱动,但其他终端需求不一。 

2. 产能投放节奏与供给过剩风险

• 若厂商在对未来扩张过度乐观并集中投产,短期内可能出现产能相对充裕,从而压制价格与毛利;设备端虽然订单强劲,但交付与安装的节奏影响最终晶圆产能落地速度。 

3.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

• 技术与设备出口管制、补贴政策调整、在地化要求等均可能改变全球供应链布局,进而影响既有合同与扩产计划。 

4. 估值弹性与市场情绪风险

• 半导体板块在消息与预期驱动下存在显著波动;短期内若业绩兑现速度放缓或市场对增长节奏重定价,股价回调风险不可忽视。

四、中性判断(可持续性结论)

• 总体判断(6–12 个月视角):以当前可见的订单、交付与客户在地化投资为依据,半导体上游(设备)与先进制程代工的景气具有“延续性”;但能否转换为普遍的板块持续牛市,还须看存储市场回稳、产能投放节奏与宏观/政策风险的交互结果。换言之——本轮上涨具备结构性支撑,但仍非不受回撤的“无风险行情”。 

五、投资与配置建议(研报式建议)

以下为结合“行业位置—商业模式—信息透明度”后的分层建议,供机构/中长期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买卖指令)。

1) 质押“核心资产”(防守 + 成长)

• 台积电(TSMC):代表先进制程代工龙头,受益于算力扩容与客户粘性。建议将其作为“行业核心仓位”——适合中长期配置。注意点:跟踪资本支出节奏与代工出货结构(高端 vs. 中低端)。 

2) 押注“设备端杠杆”(高弹性收益)

• ASML(EUV):若确认设备订单与出货的连续性,可在设备周期上获得放大收益。设备股通常随资本支出周期放大涨幅,但也需防范订单兑现期延后导致的短期波动。 

3) 战术性增持(策略性博弈)

• 产业链中段与替代路径:关注 KLA、Lam Research、Applied Materials(设备与检测)、以及具有差异化工艺或封测能 力的厂商。对高波动承受力强的资金,可以在消息面确立之后分批布局。 

4) 风险对冲与回避(若寻求保守)

• 对于记忆体(Micron、Samsung 等)与手机/PC 终端厂商,建议采取防守或减配姿态,直到库存周期明确回落且价格回稳。行业报告已指示,非 AI 端的需求仍有分化。 

六、监测指标(短期触发点)

1. ASML、Applied、Lam 等设备厂商的 bookings 与 ship-to ratios(每季)——若连续两季维持高位,设备景气确认。 

2. 台积电营收构成(先进制程比重、客户集中度变化)与产能出货率——观察代工毛利率与高阶制程营收占比。 

3. SEMI 的 book-to-bill 与北美/全球设备 billings 月度/季报——领先指标,能提示资本支出节奏是否持续回暖。 

4. 关键客户(大型云与加速器厂商)资本支出公告与数据中心建设进度——直接反映未来 12–24 个月的算力需求。 

七、结语:机会与谨慎并存

ASML 与台积电最新业绩验证了“以算力扩容为核心”的需求假设,并为半导体产业上游带来了实质订单与可见收入。就中期机会而言,先进制程与高端设备的逻辑明确,但市场能否从“结构性机会”转为“普遍持续性行情”,仍取决于存储周期的回稳、产能投放的节奏以及地缘政治与政策变量的走向。投资者应把握核心/卫星配置框架:以台积电、ASML 类型的核心资产为基石,适度在设备与中游差异化标的中寻找杠杆机会,同时严控由估值回调或需求突变带来的风险。


# SMCI、高通、Arm财报来袭!哪家有吃肉机会?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