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新基本面 & 业务动态
1. 营收与利润增长情况
• 在最新披露的第一财季(2026财年Q1)中,阿里营收约 2 476 亿元人民币(约合 346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ADS)约为 2.06 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 
• 其中其云智能事业群(Cloud & AI)收入增长较快,约 26% 年增,同比增长至约 334 亿元人民币。 
• 而其传统电商业务(例如淘宝/天猫)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速较缓,且面临竞争压力。 
2. 战略方向 &投资动态
• 阿里明确将 AI 与云计算作为未来增长主引擎,其宣布未来三年拟投入约 380 0 亿元人民币(约 530 亿美元)用于数字基础设施、云与 AI 领域。 
• 最近还发行了约 32 亿美元的零息可转债,用于支持其国际化云业务与数据中心扩张。 
• 海外扩张也在推进,如在中东迪拜新设数据中心。 
3. 外部环境/风险因素
• 虽然云/AI 业务在提速,但核心电商板块的增速放缓、竞争激烈是现实。 
• 在估值方面,阿里过去一年股价已有大涨(如“年初至今几乎翻倍”的说法被多家分析提及”)。 
• 中美关系、监管政策、出口限制、国内消费疲软等外部变量仍然存在。
⸻
二、近期反弹的“驱动因素”分析
为何阿里近期能够反弹?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 市场对其云/AI 转型给出了较积极反馈。云收入增速 26% 在当前环境下算是亮点。
• 投资者对中国科技板块风险溢价有所回落,中美贸易/科技摩擦暂见缓解迹象。比如曾报道中国企业在中东扩展数据中心的动作。 
• 市场情绪修复,也就是“技术派+结构性偏好”回归。分析师指出:阿里这一波涨幅里“AI+云”预期占比较大。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反弹并不意味着“完全翻身”或“风险消失”。
⸻
三、估值与风险:当前反弹后的隐忧
• 在涨幅已较大的情况下,预期已被部分提前。正如 Trefis 指出:阿股年初至今接近翻倍,股价已含大量“成长预期”。 
• 虽然云/AI 很受关注,但其对整体利润的贡献、投资回报率、竞争格局尚未完全明朗。也有人指出其 AI 投入巨大,回收周期可能较长。 
• 如果核心电商板块继续承压,或宏观/监管环境恶化,估值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 从技术层面讲,反弹也可能是“修复性上涨”而非“趋势反转”,故若未有新实质性突破,回撤风险不可忽视。
⸻
四、我的判断:能否企稳?以及操作建议
判断总结
从我个人来看,阿里目前确有“企稳回升”的潜力,但不是“确定性回升”。关键在于“双核心”:云/AI 承诺 + 电商基盘稳定。如果两者同步改善,回升有可能稳固;反之,则反弹可能只是阶段性。
换句话说:中期(6–12 月)有看点,短期(数周至数月)仍需谨慎。
操作建议(适用于愿意承担科技板块波动的投资者)
• 若你看好云/AI方向且能承受波动,可以考虑小仓分批进入,但不要追顶。可以等待股价或市场情绪稍回落为佳。
• 若你偏保守,则宜等待“阿里电商业务的拐点或管理层给出明确盈利改善信号”后再建仓。
• 不管入场与否,需设定明确止损(例如设定某一支撑位下破退出)与风险控制(仓位控制、分批建仓)。
• 留意两大触发点:①云/AI 营收及利润改善超预期;②监管或中美关系出现实质性利好。若缺这些,风险仍在。
⸻
五、结语
阿里巴巴的反弹值得关注,它不再仅是“电商第一”、而是在“云+AI”新赛道中抢位。但需要强调的是:提前反映预期的反弹,若执行不能配合,则容易“高位震荡或回落”。 如果你准备参与,建议以“分批、控制风险”为原则,不要把反弹当成“安心反转”的信号。未来半年到一年,会是检验阿里是否真正转型成功的关键期。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投资自由·10-21云AI前景不错,但电商压力大,别追高了点赞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