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在最灿烂的时候离开
昨天泡泡披露了三季报业绩,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上涨245%,环比继续加速,单季度净利润超过40亿。这个业绩是远超过市场的预期的,比市场普遍预期超了20%,可以说是一份100分的业绩答卷。
但今天我们要暂停泡泡这个持续做了近两年的项目,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泡泡北美的高频数据从7月份见顶之后,8、9月份一直环比降速,10月份仍然没有看到起色。
北美的高频销售数据7月份见顶之后,8月和9月环比是下降的,9月底发布了万圣节系列新产品,但北美的数据还是在放缓,这不是好的信号。
北美市场极为重要。一方面这是空间最大的市场,我们一直认为北美有机会超过国内,另一方面labubu在全球爆火跟北美明星效应直接相关,北美熄火对全球都会有影响。
北美市场的问题还包括产品过于依赖labubu,其他的系列几乎没有声量,也就是还没有形成IP矩阵(这一点欧洲也是一样的)。
我觉得有可能是公司的销售政策希望控制labubu占比(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因此造成了一方面北美labubu断货,另一方面北美销售月度环比一直无法超越7月份高点。
二,泡泡的货品安排极为奇怪,等了3个月没看到变化
8月北美数据不好,我们觉得可能是因为供应链产能的问题,从泡泡给工厂下单到交货大约需要2个月时间,而公司的产能是从7月份开始快速增加的。
到了9月北美数据还不好,我们觉得可能是货品调配的问题,我们能看到欧洲和东南亚货品是非常充足的,甚至labubu都是摆在柜台上卖了,而北美确实labubu是断货的,很多人想买但是买不到。
但到了10月份,在万圣节系列发售之后,北美的高频数据还是没起来。
我们已经给了公司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产能和物流都不能成为借口了。现在泡泡的货品在东南亚和欧洲基本是摆在店里随时买都有存货,国内、美国和澳洲则相反,labubu基本都是断货的。
但如果没有其他IP顶上形成产品矩阵,光靠labubu是无法支持明年继续高速增长的。
我们担心如果接下来把澳洲、美国的labubu缺货的问题解决,要么会形成labubu占比过高的问题,违背了公司控制labubu系列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的目标,要么就也会跟东南亚和欧洲一样,货品摆在店里卖形成库存。
三,升级传统营销方式需要时间
泡泡的基因是零售和产品,但在营销手段上非常单一,主要就是靠labubu和明星同框形成话题进行传播。全球顶流给labubu背书,形成了现象级的ip和产品。
但公司过于依赖这种自来水的营销方式,在事件营销和内容营销上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不够。明星同框的边际效用在递减,但没有新的内容营销顶上来,社媒热度在7月份见顶之后,泡泡的销售都是对之前流量的变现。
如果后期还在等待明星的自发街拍带货,其实是有不确定性的。
公司的营销是短板,之前全球顶流带货labubu也是天时地利,运气而已,是无法复制的。后期公司必须在线上线下做好内容营销,维护社媒的热度才能支持明年继续30%以上的增长。
王宁一直强调产品,这没错。但labubu从7月份开始两款产品其实效果都一般。
minilabubu在国外反响一般,在国内疯狂放货,最近两次补货,淘宝已经可以在补货的几个小时内随时可以买到,已经不是以前labubu补货就秒光的情景了。
万圣节系列产品做得非常好,但货品数量极少,而且海外发货时间非常晚,大部分人没法在万圣节拿到货,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运营的问题还是很大的。
四,三季报之后到圣诞节之前,是空头完美的做空窗口
泡泡从半年报披露之后达到了330的高点,之后遇到了业绩真空期,虽然期间有minilabubu和万圣节两款预期很高的产品,但做空力量还是把股价从330打到了250。
从现在到11月底圣诞节前,暂时看不到围绕labubu的任何新的产品,同时又是业绩真空期,缺少了新品和业绩催化的这段时间,又给了空头完美的做空机会。
如果10月份接下来两三周北美的高频数据仍然无法恢复上涨,10月份月度销售收入仍然无法超越7月份,我对股价后期走势是悲观的。
五,科技是唯一主线
我在之前的择时笔记里讲过,以前我觉得是科技和消费是跷跷板,但其实我错了。这个市场的主线只有科技,泡泡和老铺这样的优秀消费品公司,走势向上的绝大部分都是业绩驱动的,情绪也就是估值其实没提升多少。
市场把所有的情绪都给了科技,因为对科技的未来更加乐观。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MY打架”之前我们还有所谓的扩大内需,重视民生消费的政策,但“MY打架”之后,随着AI景气度提升,国内和漂亮国的政策就都回归科技了。
因此,科技是唯一主线。未来还是应该在科技领域寻找捡钱的机会。
7月以来,泡泡的空头非常活跃,虽然期间走势也有大的回升,但让我们这些对基本面有信仰的人非常难做,因此每个月都会拖累我们的净值。
未来我们会持续关注这个公司,我们会持续观察北美的高频数据,看看什么时候能够恢复上涨,超过7月份高点,到时候可以再进行讨论。
风险提示:本文发布的所有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